第243章 迭代升级7(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以饕餮镇诸天》最新章节。
薛逸辰站在孤狼军团地下指挥中心的全息沙盘前,指尖悬在华夏疆域的三维模型上方。沙盘里,数百架五代战机的光点正沿着领空航线缓缓移动,像一群守护巢穴的鹰。他身后的工程师们屏着呼吸,看着他的手最终落在沙盘中央的红色按钮上——那是“全域升级指令”的触发键。
“五代机的升级方案,分三阶段执行。”薛逸辰的声音透过循环系统传遍指挥中心,每个字都带着金属般的质感,“第一阶段,所有现役五代机将完成六代机改造。”他的手指在沙盘上一划,一架歼-20的模型突然分解重组,机翼下的导弹巢被替换成电磁脉冲发射器,驾驶舱的位置亮起淡蓝色的微光。
“六代机将实现完全无人化。”系统的全息投影在沙盘旁展开,展示着战机的内部结构:原本的驾驶舱被量子芯片占据,芯片上的电路纹路像极了人脑的神经元,“取消座舱盖后,机身气动效率提升37%,最大过载可达35G——这是人类飞行员无法承受的极限,但对机器而言,只是一组需要校准的参数。”
工程师小张突然举手,手指指向模型的能源舱:“Boss,六代机的冷核反应堆小型化还存在0.3%的故障率,要不要再进行一轮测试?”薛逸辰的手指点在能源舱的位置,调出实时测试数据:“上周在东域靶场的极限测试,连续过载48小时未出现异常。0.3%的冗余度,是留给战场环境的缓冲空间。”沙盘上的五代机光点开始逐个闪烁,变成代表六代机的银灰色。
当最后一个光点完成变色时,薛逸辰转身走向指挥中心深处。那里的墙壁是整块的铅合金,门扉开启时发出沉闷的气压声,露出一台占据整个地下三层的巨型设备——量子计算机“原初”。它的主机箱像一块嵌在岩层里的黑色水晶,表面流淌着二进制代码组成的光河。
“原初,接入六代机集群控制系统。”薛逸辰的手指按在主机旁的识别屏上,屏面亮起红光,扫描过他的指节纹路。“接入完成。”原初的电子音比实验室系统更低沉,带着某种古老的厚重感,“已建立量子纠缠链路,延迟≤1纳秒。”
屏幕上突然弹出数百个分镜,每个分镜都是一架六代机的第一视角。薛逸辰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切换着视角:有的战机正在穿越雷雨云,电磁护盾将闪电引向机翼末端;有的正在进行编队演练,数十架战机组成的菱形阵形在云端移动,误差不超过0.5米。“东域的防空识别区,让它们去熟悉一下。”他的手指停在东域的地图上,那里的战机光点立刻调转方向,像一群收到指令的鱼群。
“原初的算力冗余度还有多少?”薛逸辰问。“当前占用率12%,可同时控制1200架六代机执行复杂任务。”原初的屏幕上跳出一组三维图表,“预留的72%算力,将用于七代机的协同控制。”薛逸辰的手指在图表上敲了敲:“启动七代机改造方案,把六代机的生产线全部转换为星舰标准。”
指挥中心的沙盘突然升起第二层,展示出七代机的模型:那已经不能被称为“战机”了——流线型机身覆盖着AA材料制成的反光甲,尾部的离子引擎喷口呈莲花状展开,机翼下悬挂的不再是导弹,而是微型戴森环的缩比模型。“七代机,定位为跨行星作战星舰。”薛逸辰的手指划过模型的驾驶舱,那里坐着两个虚拟飞行员的影像,“保留双人值守模式,但核心操控权仍归原初。”
东域基地的通讯突然接入,画面里的飞行员小李敬了个礼,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Boss,刚收到原初的指令,我们的六代机编队已经在同步轨道完成了首次太空巡航!要不要试试让它们跟七代机的原型机进行协同演练?”薛逸辰的手指在通讯屏上轻点:“告诉所有人,七代机的第一批次将优先部署东域。三天后,我要看到它们在月球背面的环形山起降。”
屏幕上,六代机的银灰色光点正朝着同步轨道攀升,而沙盘深处,代表七代机的金色光点已经开始闪烁。原初的主机箱突然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表面的光河流速加快,像在为即将到来的星辰大海预热。薛逸辰的手指离开识别屏时,指腹上还残留着设备运行时的微热——那温度,与戴森环反光带的温度惊人地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