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长安风动,吏部侍郎的“烦恼”(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我李承乾,绝不被废》最新章节。

吏部侍郎张行成,最近很烦恼。

烦恼的根源,来自于他的顶头上司,也是他最大的靠山——当朝司空、吏部尚书、赵国公长孙无忌,交给他的一项,极其棘手的任务。

——为刚刚“复出”,即将南下总管“经济与改革总司”的太子殿下,遴选一批“得力”的辅官。

这差事,听起来风光。

但张行成,这位在官场沉浮了二十余年,早已修成了人精的老狐狸,嗅到了其中,浓烈的危险气息。

这哪里是去遴选辅官?

分明是,被架在两头猛虎之间去递刀子!

递得好了,皆大欢喜。

递得不好,自己恐怕就要成为,第一个被撕碎的祭品。

“得力”二字,说来简单,可其中的分寸,却太难拿捏了。

派去的人若是太“得力”,是真正一心为公的能臣,那岂非是,真心实意地,去帮助太子,建功立业?这,不符合赵国公和晋王殿下的利益。

可若是,派去的人,太“不中用”,都是些只会阿谀奉承,或者处处掣肘的庸才,那也同样不行。

一来,糊弄不过那位,眼神毒辣的太子殿下。

二来,若是江南的差事,真的办砸了,陛下怪罪下来,他这个负责“遴选官员”的吏部侍郎,也同样难辞其咎。

张行成,在自己的书房里,踱了整整一夜,将吏部所有在册官员的名单,翻来覆去地看了十几遍,头发都愁白了好几根。

最终,在第二日,他还是硬着头皮,拿着一份由他和赵国公共同“商议”出来的“完美”名单,前往吏部公廨,准备开始他的“遴选”工作。

吏部公廨之内,气氛也同样诡异。

张行成,先是找到了户部的同僚。

“张侍郎,您可真是……给我出了个难题啊。”户部的一位侍郎,苦着脸说道,“太子殿下,点名要的人,是戴胄戴尚书。可如今,戴尚书,正负责西征大军的粮草总调拨,实在是,分身乏术啊。”

这是,最典型的官场“太极推手”。

谁都知道,戴胄是寒门出身的铁面尚书,更是太子“新政”的坚定支持者。让他跟着太子去江南,那简直是如虎添翼。

长孙无忌,又岂会轻易放行?

张行成心中冷笑,面上却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唉,本官也知道,戴尚书劳苦功高。但,太子殿下,亲自点名我等,也不好驳了殿下的面子。这样吧,你我各退一步。”

张行成说道:“戴尚书,就不必南下了。但,户部必须派出一位,精通财计,且在江南,有些人脉的员外郎,作为副手,辅佐殿下。如何?”

他这是在,用一个“员外郎”,换一个“尚书”。

看似是吃了大亏,实则,是将户部最关键的人,留在了长安。

户部侍郎,心领神会,立刻满口答应。

接着,张行成,又去了工部。

工部尚书段纶,对太子的“格物之学”,推崇备至,早已是半个“太子党”。

张行成知道,强行阻拦,是行不通的。

于是,便换了一副嘴脸。

“段尚书!您,可是咱们这‘总司’的定海神针啊!”张行成一见面,便送上了一顶高帽,“太子殿下说了,这江南的改制,千头万绪,但最根本的,还是‘水利’与‘农具’!这两样,离了您段尚书,那可是万万不行!”

“所以,殿下的意思是想请您,坐镇长安!亲自,督办‘曲辕犁’和‘筒车’的量产工作!务必,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打造出足够的‘神器’,以备殿下在江南推行新政!”

他将一个“无法拒绝”的,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段纶,让他名正言顺地无法南下。

段纶,果然上当。他一听,要自己负责量产那些“神器”,立刻觉得,责任重大,当仁不让地,答应了下来。

搞定了两位尚书。

剩下的便是那些,需要被“填充”进总司的,中低层官员了。

这,才是张行成,真正表演的舞台。

他拿着那份名单,在吏部、户部、工部之间,来回穿梭。

他推荐的人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履历光鲜,出身名门,能言善辩,但……就是从没干过一件,真正的实事。

说白了,就是一群,只会夸夸其谈,最擅长推诿扯皮的……官场混子和世家眼线。

他相信,将这样一群“精英”,塞给太子。

足以让太子殿下,在江南,寸步难行,深陷于无穷无尽的内部消耗之中。

做完这一切,张行成,自以为天衣无缝。

他带着这份,经过他“精心”遴选的,由二十余名“青年才俊”组成的辅官名单,信心满满地,前往东宫别业,向太子殿下,复命。

……

东宫别业,茅屋之内。

李承乾,看着张行成,呈上的那份名单。

脸上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平静。

只是,一个一个地,念着上面的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