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海天辽阔(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四弟从何处听闻此事?"
李泰似乎意识到失言,连忙解释:"上月宴请将作监几位属官,他们酒后失言..."
"原来如此。"李承乾拍拍弟弟肩膀,"以后少与这些口风不严的人来往。对了,我正想请你主持编撰《海国图志》,收集各国风物地理,你可愿意?"
李泰眼睛一亮:"求之不得!"
看着弟弟兴高采烈离去的背影,李承乾目光渐冷。回宫后,他立即召见百骑司统领,秘密部署了对将作监的肃清行动。
夏去秋来,大唐海军捷报频传。刘仁轨的探索船队不仅建立了琉球中转站,还继续向南到达了吕宋群岛,带回了大量热带作物种子。北上的分舰队则成功袭扰高丽沿海,烧毁敌船三十余艘。
九月初九重阳节,李承乾在曲江池畔设宴犒赏海军将士。酒过三巡,刘仁轨呈上一个密封的铜筒。
"殿下,这是探索船队绘制的东海至南海海图,包括洋流、季风规律和沿途淡水补给点。"
李承乾如获至宝,当即命人展开。这幅长达三丈的海图引起满座惊叹,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岛屿、暗礁和航线。
"好!有此神图,我大唐海军如虎添翼!"李承乾高举酒杯,"诸君,今日不只要登高望远,更要望向大海彼方!"
宴席散去时,马周带来一个意外消息:"殿下,波斯萨珊王朝遣使求援,说大食人已经攻陷了泰西封。"
李承乾眉头一皱。这个时间比他记忆中提前了至少十年。历史的轨迹正在因大唐的崛起而改变。
"使者何在?"
"在鸿胪寺。他们希望大唐能提供火药和弩箭技术,对抗大食。"
"绝不可能。"李承乾断然道,"但可以卖给他们改良过的横刀和铠甲。告诉使者,大唐愿意开通陆上丝绸之路的特别商队,每月输送一批军械。"
马周迟疑道:"这会不会养虎为患?"
"两虎相争,必有一伤。"李承乾冷笑,"等他们打得精疲力竭,就是我大唐商队长驱直入之时。"
深秋的寒风掠过长安时,李承乾收到李世民从九成宫送来的家书。信中除了询问朝政,还提到一个私人请求:希望太子能安排高阳公主与房遗爱的婚事。
"房玄龄多次暗示,想与皇室结亲。"李世民写道,"高阳性子烈,需找个稳重驸马。"
李承乾握着信纸的手微微发抖。在原本的历史中,这场婚姻引发了着名的房遗爱谋反案。但现在,一切都已改变——高阳没有恃宠而骄,房遗爱也在海军中历练,早已不是历史上那个纨绔子弟。
"或许,这会是一桩好姻缘。"他自言自语,提笔回信表示赞同。
处理完政务,李承乾信步来到东宫后苑。秋菊正艳,他却在一株不起眼的植物前驻足——那是从林邑带回的番薯,已经成功在长安温室中结出了块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殿下,试验田的番薯亩产达到二十五石!"负责农事的属官兴奋地报告,"比稻麦高出五倍不止!"
李承乾挖出一块沾着泥土的番薯,思绪飘远。这种作物在原本的历史上要几百年后才传入中国,现在却将提前改变无数百姓的命运。
"明年在关中各州县推广种植。记住,先教百姓食用方法,免得暴殄天物。"
冬日第一场雪落下时,李承乾在显德殿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与会者只有五人:马周、刘仁轨、将作监大匠、太医署首席和百骑司统领。
"诸位,今天要讨论的是'灯塔计划'。"李承乾展开一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未来十年,我们要在沿海建立三十座灯塔,指引远航船只。"
刘仁轨眼睛一亮:"如此一来,夜航和雾航就安全多了!"
"不仅如此。"李承乾指向地图上的关键节点,"广州、泉州、明州、登州四大港口要扩建,每个港口都要配备船坞、仓库和补给站。同时,我们要在琉球、占城、狮子国建立永久性商站。"
太医署首席提出疑问:"热带疾病如何防治?前次船队有三成人患上怪病..."
"这正是我要说的第二点。"李承乾取出一个药箱,"这是太医署研制的远航医药包,包括防疟药、止泻药和解毒剂。今后每条船必须配备两名医官。"
会议持续到深夜,制定了详尽的海洋发展战略。散会时,李承乾单独留下百骑司统领。
"加强对各国使节的监视,特别是大食和拜占庭的。还有..."他压低声音,"查查魏王最近与哪些朝臣来往密切。"
腊月祭天仪式后,李承乾难得有半日清闲。他换上便服,带着晋阳公主微服出宫,来到西市新开的"万国商铺"。
商铺里琳琅满目:波斯的琉璃、天竺的香料、大秦的玻璃器...小公主看得眼花缭乱。李承乾却对角落里不起眼的几包种子产生了兴趣。
"这是何物?"
胡商恭敬地回答:"回贵人,此乃极西之地的'黄金果',煮熟后绵软香甜。"
李承乾仔细查看,心中狂喜——这分明是马铃薯!又一个改变中国农业的神器。
"我全要了。另外,你可有见过这种植物?"他蘸水在桌上画出玉米的形状。
胡商摇头,但表示会通知家乡的商队留意。交易达成后,李承乾又买了一面拜占庭银镜送给晋阳公主。
"大哥怎么认识那么多稀奇东西?"小公主抱着镜子爱不释手。
"书里看的。"李承乾笑着指向前方的书局,"走,带你去买新出的《算术启蒙》。"
书局掌柜见到贵客临门,连忙捧出珍藏的善本。李承乾却对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产生了兴趣——《海客谈瀛洲》。
"这是..."
"回贵人,这是往来海商口述的海外奇谈,最近在士子中颇为流行。"
李承乾翻阅片刻,发现里面记载了许多真实的地理知识,只是被夸张成了神话。他当即买下十本,准备让人重新编纂成实用的航海指南。
回宫路上,晋阳公主突然指着天空:"大哥快看!"
一只巨大的纸鸢正乘风翱翔,形如大鸟,在夕阳下投下长长的影子。李承乾仰头望去,心中一动——或许,是时候启动"飞天计划"了...
除夕之夜,长安城灯火辉煌。李承乾站在大明宫高台上,望着满城烟火。马周悄然来到身侧,递上一份密报。
"殿下,百骑司查明,魏王确实在暗中结交将作监和军器监的属官。更麻烦的是..."他压低声音,"有人泄露了火药配方给吐谷浑商人。"
李承乾眼中寒光一闪:"证据确凿?"
"人赃并获。那商人其实是吐蕃密探。"
"好。"李承乾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先不要打草惊蛇。正月初三的围猎,我亲自会会这位好弟弟。"
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李承乾独自来到太庙。这一次,他没有跪拜,而是挺直腰背站在列祖列宗牌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