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风云际会(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乞巧节这日,长安城张灯结彩。李承乾特意邀请五姓七望的家主入宫赴宴。酒过三巡,他突然拍手,一队金吾卫押着五花大绑的王氏子弟进入大殿。

"诸公可认得此人?"李承乾声音不怒自威。

满座哗然。太原王氏族长王珪面如土色:"这...这逆子做了什么?"

"私贩火药,通敌吐蕃。"李承乾一字一顿,"按律当诛九族。"

众家主汗如雨下,纷纷跪地求情。李承乾见火候已到,这才话锋一转:"但念在王氏世代忠良,只诛首恶,其余流放岭南。"

这一手恩威并施,让世家大族彻底胆寒。宴会散后,李世民将儿子叫到两仪殿:"处置得当。但切记,世家树大根深,不可操之过急。"

"儿臣明白。"李承乾恭敬道,"所以儿臣准备了这个。"

他呈上一份奏折,详细列出了"科举扩招计划":未来三年,将进士科录取名额从三十人增至百人,并增设明算、明法等专科。

"妙!"李世民拍案叫绝,"用寒门子弟逐步取代世家子弟,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八月秋高气爽,大唐海军在琉球群岛建立了第一个海外补给站。李承乾特意带着晋阳公主来到昆明池,观看新下水的战舰模型。

"大哥,这船能开多远?"小公主仰着脸问。

"能开到天涯海角。"李承乾笑着将她举到肩上,"等兕子长大了,大哥造一艘更大的船带你去航海好不好?"

"拉钩!"小公主兴奋地伸出小指,又突然压低声音,"大哥,我告诉你个秘密...我在观文殿发现崔家的小郎君偷偷抄录兵书..."

李承乾眼神一凝,随即恢复笑容:"兕子真细心。不过这事不要告诉别人,大哥会处理的。"

重阳节这天,皇室登高望远。站在长安城外的终南山上,李世民突然问道:"承乾,你看到了什么?"

李承乾极目远眺:"儿臣看到了万里江山,看到了大唐的未来。"

"朕问的是眼前。"李世民指着山下的阡陌纵横,"那些田里的农夫,道上的商旅,才是大唐的根本。"

"儿臣受教。"李承乾郑重应道,"所以儿臣准备在各州设立'劝农司',推广新式农具和作物。"

李世民满意地点头,又看向李泰:"泰儿,你看到了什么?"

李泰沉思片刻:"儿臣看到了蜿蜒的渭水,想到了如何改进漕运,让江南的粮食更快运到长安。"

"好!"老皇帝开怀大笑,"你们兄弟齐心,朕心甚慰!"

腊月祭灶前夕,李承乾接到岭南急报:发现特大铜矿,可铸钱百万贯。他立即召集心腹商议。

"此乃天赐良机。"马周兴奋道,"有了这些铜钱,就能逐步替换劣钱,打击世家私铸。"

"不止如此。"李承乾目光炯炯,"我准备推行'纸币试点',先在长安、洛阳试行代金券,逐步取代铜钱。"

这一大胆设想让在场众人都倒吸凉气。李泰迟疑道:"大哥,这是不是太冒险了?"

"所以要先试点。"李承乾胸有成竹,"四弟,你负责在洛阳筹备此事。记住,首批代金券只用于大宗海上贸易结算。"

除夕守岁,皇室其乐融融。晋阳公主献上自己绣的"四海升平"锦旗,李世民高兴得合不拢嘴。当新年的钟声响起时,李承乾站在殿外,望着满天星斗。

"殿下在想什么?"马周轻声问。

"想一个没有世家掣肘的大唐。"李承乾目光深远,"想一个百姓富足、四海宾服的大唐。"

马周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长安城的万家灯火与天上繁星交相辉映,仿佛预示着这个宏伟愿景终将实现。

贞观二十五年的元日大朝会上,李承乾代表皇帝宣布了三项新政:

一、 在各道设立"劝农司",推广新作物;

二、 扩大科举取士,增设专科;

三、 试行"海上贸易代金券"制度。

朝野震动,但无人敢公开反对。曾经不可一世的五姓七望,此刻都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下朝后,李承乾与李泰并肩走在宫道上。"大哥,听说崔家主动提出要将嫡女许配给寒门出身的马周?"李泰笑道。

"是啊,世道变了。"李承乾仰望苍穹,"但这只是个开始。四弟,我们的路还长着呢。"

"弟愿永远追随大哥。"李泰郑重拱手。

春风拂过太极宫,吹动了兄弟二人的袍袖。在这贞观盛世的开端,一个辉煌的时代正在徐徐展开。而这一次,不再有兄弟阋墙的悲剧,只有同心协力的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