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百工竞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太子的开挂人生》最新章节。
春雨淅沥,将作监的大院里蒸腾着热气。李承乾站在廊下,望着工匠们围着一台新式水车忙碌。水车通体由精铁打造,齿轮咬合处泛着铜光,随着水流转动发出沉稳的声响。
"殿下请看,此水车一日可磨麦百石。"将作监大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脸上满是自豪,"比旧式效率提高了三倍不止。"
工部尚书段纶捋着胡须惊叹:"若推广至全国,百姓磨面将省去多少辛劳!"
"段卿所言极是。"李承乾颔首,转向一旁的户部尚书唐俭,"唐卿以为,该如何推广此物?"
唐俭沉吟片刻:"臣以为可分三步:先在京畿州县设官营磨坊,使百姓见其利;再以平价租与富户经营;最后放开民间仿制。如此既保工匠之利,又惠及百姓。"
"善!"李承乾满意地点头,却见御史大夫杜淹眉头紧锁,"杜卿有何高见?"
杜淹肃然出列:"殿下,臣恐此物推广,会使数以万计靠磨面为生的百姓失业..."
院内顿时一静。李承乾环视众臣,目光最终落在角落里一个衣衫朴素的老工匠身上:"王师傅,你在将作监磨面三十载,以为此物如何?"
老工匠没想到太子会问自己,局促地搓着手:"回...回殿下,小老儿起初也怕。但细想之下,磨面快了,就能做更多糕点,开更多食肆..."他眼睛渐渐发亮,"我那儿子,正可去学做蒸饼!"
众臣闻言,皆露恍然之色。李承乾笑道:"杜卿所虑不无道理。传令:各州设立'百工学堂',免费教授新技艺,助百姓转业。"
正说着,一阵清脆的铃声传来。晋阳公主撑伞而来,身后跟着几位太医署的医师。"大哥!孙爷爷改良了制药碾子,效率提高了五倍!"她兴奋地拉着李承乾的袖子,"说是用水车带动,能同时碾十种药材!"
段纶忍不住感叹:"公主殿下心系民生,实乃大唐之福。"
"段尚书过奖了。"小公主盈盈一礼,"儿臣只是想着,药碾快了,就能救更多人。"
众臣告退后,兵部尚书侯君集匆匆赶来:"殿下,军器监新制连弩已成,请殿下过目。"
校场上,新式连弩在雨中闪着寒光。弩身较传统制式更为轻便,箭匣可容二十支箭,射程却丝毫不减。
"好!"李承乾试射后赞叹,"侯卿,立即装备边军。"
侯君集却面有难色:"军器监奏称,精铁不足,月产不过百具..."
"此事易耳。"李承乾早有准备,"传令:民间铁坊按标准打造部件,军器监统一组装。每合格一件,赏钱一贯。"
侯君集眼前一亮:"殿下圣明!如此一来,产量可增十倍!"
雨势渐大,众人移步议事厅。侍中宇文士及呈上奏章:"殿下,近日五姓七望频频聚会,恐有异动。"
李承乾不慌不忙地展开一幅图纸:"宇文卿可知这是何物?"
宇文士及细看片刻:"似是...织机?"
"不错。"李承乾指向图上的精巧构造,"此乃新式织机,效率是旧式的五倍。本宫准备在陇西、河北设官营织坊,专产优质丝绸。"
唐俭恍然大悟:"殿下是要以利破势!世家把持丝绸贸易多年,若官营质优价廉..."
"不止于此。"李承乾目光深远,"更要在各州设'织工学堂',免费传授技艺。待百姓皆能自织自售,世家垄断自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