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冷库争夺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七零,我要帮父亲鸣冤昭雪》最新章节。

夜风微凉,陈砚站在办公室窗前,目光沉稳如水。

那块原本志在必得的城西地块,如今被县供销社征用,说是要建农副产品集散中心。

消息传来时,苏昭正在整理冷链项目的技术参数,闻言眉头一皱:“他们这是故意卡你。”

陈砚却只是轻笑一声,眼神里没有一丝怒意,反而多了几分冷静和算计。

“既然正面攻不下,那就绕道。”他淡淡说道。

两天后,清晨。

县医院门口,一辆旧三轮车缓缓停下。

车上跳下来两个年轻人,一个穿着中山装,神情严肃;另一个是女学生模样,戴着一副圆框眼镜,气质清冷。

他们是陈砚和苏昭。

两人走进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大夫的办公室。

张大夫年过五十,头发花白,是县里有名的营养专家,平时为人严谨低调。

“陈老板,听说你在搞什么冷库?”张大夫一边翻阅资料一边问。

“是冷链仓储项目。”陈砚点头,“我计划引进先进的低温储运技术,提升肉类、果蔬的新鲜度,减少食品损耗,保障老百姓餐桌安全。”

张大夫听后略感惊讶,抬头看了他一眼:“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现在的储存方式大多还是常温露天,你的想法太超前了。”

“正因为超前,才值得做。”陈砚语气坚定,“我希望您能帮忙录制一段科普视频,讲讲冷链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想让全县人都明白,这不是我在做生意,是在为百姓谋福祉。”

张大夫沉默片刻,最终点了点头。

一周后,傍晚。

县电视台新闻栏目结束后,忽然插播了一段特别节目:

镜头中,张大夫身着白大褂,语重心长地讲解:“生鲜肉类若长期暴露在高温环境下,极易滋生细菌……冷链运输可以将温度控制在0-4之间,大大降低食物中毒风险……”

短短五分钟的视频,言简意赅,却直击人心。

当晚,县城里不少家庭饭桌上都在议论这事。

“咱家买的肉,放一天就发臭,要是有冷库保管,肯定更放心。”

“听说陈老板要建冷库,那可真是做了件大好事。”

舆论悄然转变。

又三日后,县府会议厅。

一场名为“食品产业升级座谈会”的会议正在进行。

参会者包括县领导、农业局、商业局、食品公司等多方代表。

陈砚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当众提交了一份《本县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与建议》报告。

这份报告是他和苏昭连夜赶制而成,内容详实,数据支撑有力,不仅列举了当前本地肉类、果蔬流通中的问题,还提出了可行性强的解决方案,并附带一份详细的冷链基建投资回报分析。

报告一出,全场哗然。

主管工业的副县长拿起报告翻了几页,抬眼看向陈砚:“小陈啊,你是做什么的?”

“我是砚记加工厂的负责人,目前主要经营干货副食加工,但我希望能在冷链领域做出一些突破。”

副县长点点头,把报告递给了身旁的秘书:“好好研究一下,这种前瞻性的建议,我们不能忽视。”

会后,几个部门负责人主动找上门来了解情况。

形势开始微妙变化。

几天后,晚上。

陈砚回到加工厂,推开门,发现苏昭已经等在客厅。

“怎么样?”她问。

“有点进展。”陈砚放下包,“县里开始重视冷链这件事,但城西的地……暂时没戏。”

苏昭叹了口气:“背后有人搞事,想硬拼很难。”

陈砚点点头,随即一笑:“那就别只争一块地。”

“什么意思?”

“你看这幅地图。”陈砚从桌底抽出一张老旧的地图摊开,“这是我前几天跑遍整个县城画出来的。我发现了一个地方——废弃农机修理厂,位置不错,交通便利,而且租金低廉。”

苏昭眼前一亮:“你想租那儿?”

“嗯。”陈砚点头,“虽然厂房破旧,但改造成本比新建低得多。我们可以先在那里搭建小型冷库,边运营边申请政策支持,等时机成熟再扩张。”

“可这样一来,审批流程会不会拖慢进度?”

“不会。”陈砚胸有成竹,“我已经托人联系了县工业局的老关系,只要能证明我们在实际运营,就有机会拿到部分专项资金补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