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 大明天子与关云长(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开局火种协定,但我能无限召唤》最新章节。
正统十四年八月,土木堡的风裹着沙砾割人脸。朱祁镇缩在行军帐里,听着帐外瓦剌人的欢呼——五十万明军成了瓮中之鳖,王振的"帅旗"早被砍倒,那些喊着"御驾亲征"的官员,此刻正跪在也先马前啃草根。
"陛下,您醒了?"
内官喜宁的声音像根细针。朱祁镇摸着额角的血,记忆突然乱作一团:三日前他还在紫禁城批折子,案头摆着于谦的《边备疏》,墨迹未干;可转瞬间,他成了那个在土木堡啃窝窝头的小皇帝,身边围着哭嚎的宦官,远处飘着瓦剌人的胡笳声。
"把朕的冕旒拿来。"他听见自己开口,声音里带着不属于从前的沉稳。喜宁愣了愣,从怀里摸出顶褪色的乌纱——这是三天前从京营士兵头上抢来的,原主朱祁镇哪见过这等阵仗?
帐帘突然被风掀开,裹进一股铁锈味。朱祁镇抬头,看见帐外站着个红脸长须的武将,身披绿锦战袍,手提八十二斤青龙偃月刀。月光从云隙漏下来,照得刀身泛着幽蓝的光,竟不像人间凡铁。
"丞相?"他脱口而出。
关羽的刀"当啷"落地。他盯着朱祁镇的脸,眼尾的丹凤纹微微发颤:"云长...怎会在此?"
朱祁镇忽然想起,昨夜他在御书房翻《三国志》时,烛火突然烧穿了书页,映出关羽的影子。后来他昏过去,再睁眼就成了朱祁镇。原来不是他穿成了朱祁镇,是关羽的魂,附在了他的命盘上。
"汉贼不两立。"关羽弯腰拾起刀,刀鞘上的"义"字还沾着新血,"当年丞相在五丈原托我,若有来日汉家山河蒙尘,当助后主重光。今日见陛下被囚,云长岂能坐视?"
帐外传来瓦剌人的吆喝:"大明皇帝,出来献玺!"
朱祁镇站起身,冕旒在风中摇晃。他望着帐外攒动的人头,忽然想起曹操在官渡烧乌巢时的决断——那时他二十七岁,站在敌楼上看火光,也是这样的风,卷着焦土味灌进衣领。
"喜宁。"他转身,目光像淬了冰的剑,"你去告诉也先,朕要见他。"
喜宁扑通跪下:"陛下使不得!也先那厮狼子野心......"
"朕是天子。"朱祁镇抽出腰间的玉圭——这是关羽刚才塞给他的,说是"当年丞相赠给云长的定汉玉","去,就说朕要与他论英雄。"
也先的中军帐飘着羊肉膻味。朱祁镇进去时,看见这蒙古可汗正啃羊腿,身边站着个戴银盔的年轻人,腰间挂着明朝的飞鱼纹玉佩——那是被俘的驸马井源。
"大明皇帝?"也先抹了把嘴,"听说你躲在草堆里发抖,怎么,现在敢来见我?"
朱祁镇扫了眼井源,发现他眼眶红肿,显然被吓破了胆。他想起曹操在宛城之战中安抚降卒的手段,便笑了笑:"可汗可知,当年我在洛阳当皇太孙时,学过骑射?"
也先挑眉:"你?"
"你可知,我朝有个常胜将军,叫关羽?"朱祁镇抽出关羽的刀,刀锋挑起案上的羊骨,"他说,今日要替我斩了你的狼头。"
帐外突然响起马嘶。三百玄甲骑兵破帐而入,为首的将官正是关羽——他不知何时换了身明甲,偃月刀挑着也先的帅旗,旗角还沾着瓦剌人的血。
"末将关羽,参见陛下!"
三百骑兵齐声呐喊,刀枪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也先的护卫刚要拔刀,就被关羽的刀风扫倒一片。井源缩在角落,看着这个红脸将军一刀劈开也先的帐篷柱子,震得整座中军帐嗡嗡作响。
"你...你是神仙?"也先瘫坐在地。
"我是关云长。"关羽甩了甩刀上的血,"当年在许都,我替汉相斩颜良诛文丑;今日在土木堡,我替大明天子斩你首级。"
朱祁镇望着关羽的背影,忽然明白为何自己会与这古将产生共鸣——曹操爱才如命,关羽忠义无双,他们的魂魄里都烧着同一团火:要让天下人知道,汉家的旗帜,绝不会在异族的马蹄下倒下。
"陛下,北京急报。"
随军的夜不收浑身是血,从怀里掏出个蜡丸。朱祁镇捏碎蜡丸,展开密信——于谦在京城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正在调集各地勤王军。信末还有于谦的批注:"陛下若存,当速归;若不幸,臣当以颈血溅王振。"
"烧了。"朱祁镇将信投入火盆,火星子噼啪作响,"传朕令,全军向北京进发。关将军为先锋,喜宁为向导——若他敢耍花样,就割了他的舌头。"
关羽的刀指向东方,那里有北京的灯火,有于谦的战鼓,有百万百姓的目光。他转头对朱祁镇笑道:"陛下可知,当年丞相北伐时,总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日云长跟着陛下,也要学这八个字。"
朱祁镇摸着冕旒上的玉珠,忽然笑了。他终于明白,为何自己会穿越到这里——不是因为他是什么"天选之子",而是因为这个时代,需要一个像曹操那样敢赌敢拼的帝王,更需要一个像关羽那样忠义无双的将军。
"起兵。"他翻身上马,玄色龙袍在风里猎猎作响,"告诉天下人,大明朝的天子,回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