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督造军械,实权入手(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成少帝后我靠物理登基》最新章节。

蓟城深秋的风已带起铁腥气,刮过幽州牧府飞翘的檐角。议事厅内,炭盆噼啪作响,却暖不透长史王韬眼中的冰碴。

“军械司丞?”他枯瘦的手指捻着帛书,像掂量一块腐肉,“刘使君莫不是忘了,军器制造乃国之重务,向由工曹统一调度。此子年不过弱冠,更无功名在身,岂可骤掌武库?”

刘虞端坐上首,苍老的指节抚过案上木牍——那是我呈上的水车图样与屯田增产的数目。“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他声音不高,却压得满堂寂静,“蓟城武库弓弩甲胄,自今日起由你督造。然则,”他目光转向我,带着上位者天然的制衡,“凡所造军器形制、工料耗费,需悉数报于王长史核验。”

王韬嘴角终于扯出一点弧度,那是猎犬咬住猎物气管前的冷笑。我迎着他的视线,在满堂文武注视中躬身:“诺。然则杀敌利刃,恐非旧法可铸。请使君允我于城外另设‘格物匠坊’,专研破敌新器。所费钱粮,”我刻意停顿,字字清晰,“皆从属下所辖屯田岁入支取,不动州府分毫。”

厅内响起压抑的私语。王韬的冷笑僵在脸上。以屯田收益换研发独立,这是刘虞无法拒绝的价码——幽州缺粮甚于缺铁。

“黄口竖子,安知军器凶险?”王韬须发戟张,指节叩得案几砰砰作响,“武备关乎将士性命!若因你造次损了军资,当以军法论处!”

“若新器无功,甘当军法。”我直视他,声音斩进满堂死寂。刘虞浑浊的目光在我与王韬之间逡巡片刻,终于缓缓颔首。

**权谋的第一块骨牌,已无声推倒。**

---

蓟城武库深藏瓮城之内,踏入的刹那,一股混杂着铁锈、霉朽与陈年血腥的气息扑面而来。库吏佝偻着背,引我穿行于堆积如山的军械间,眼神空洞如蒙尘的甲片。

“司丞请看,”他踢开脚边一个渗水的麻袋,露出里面发黑的弓胎,“去岁新制的角弓,开春便返潮脱胶,十张里能有三张拉开便是万幸。”他指向另一侧,几柄环首刀随意插在木架上,刃口布满蛛网般的细微裂纹。“百炼钢?嘿,火候差一点便是废铁!上月演武,一什长挥刀劈木盾,刀断,反被断刃插穿了脖子!”

我拾起一柄断刀。冰冷的触感下,是粗粝不平的断面,杂质如丑陋的星点密布其中。汉末的冶铁如同赌命,全靠匠人经验在烈焰与淬火间走钢丝。而弓弩的制造更是灾难——没有统一度量,箭矢长短粗细全凭匠人眼力;弓臂强弱,仅靠几个老匠轮流拉扯估摸。

**这不是武库,是一座巨大的、缓慢腐烂的坟墓,埋葬着战士本可鲜活的生命。**

“取炭来!生炉!”我的声音在空旷的库房里激起回响。匠人们茫然抬头。很快,几筐黑黢黢的木炭堆在炉前,火焰舔舐着坩埚底部。

我蹲下身,用一根长铁钎在沙地上划出纵横交错的方格。“以此为准!”我指着地上的网格,声音不容置疑,“凡制箭杆者,以此格度量长度,误差不得超出半格!凡制弓臂者——”我指向库房角落废弃的轱辘和水桶,“以此物改制测力!”

几个匠人面面相觑。一个胆大的老匠嘟囔:“祖宗传下的法子…”

“祖宗的法子让刀断在自己人脖子上!”我厉声截断他,“即刻改制!今日所出箭矢弓臂,凡不合此规者,一律重造,工钱减半!”

匠棚里响起一片压抑的抽气声。权柄第一次以如此粗暴直接的方式砸进这潭死水。

---

城西的乱石滩上,蜂巢窑粗糙的泥胚在秋阳下干裂。烟煤是从西山新开的矿坑运来,黑得发亮。几十个征召来的泥瓦匠和烧炭工围着七座一人高的圆窑,眼神里满是怀疑。

“点火!”我下令。

浓黑的烟柱裹挟着刺鼻的硫磺味冲天而起。工匠们捂着口鼻连连后退,几个老炭工更是面如土色:“使不得啊大人!这煤烟有毒!窑要毁!人要亡啊!”

王韬安插的监工趁机鼓噪:“妖术!此人定是用了妖法祸乱工坊!”人群骚动起来。

我抓起一把湿泥拍在脸上,只露双眼,夺过一支长铁钩。“开窑门!”吼声压过喧嚣。亲卫死死拦住躁动的人群。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我眯着眼,铁钩猛地捅进窑门内壁预留的孔洞,用力一撬!

“轰——!”

大块烧得通红的窑泥崩塌,一股难以形容的炽热洪流奔涌而出,瞬间蒸干了空气中的水汽。没有预想的毒烟,只有近乎透明的热浪扭曲着视线。窑膛深处,幽蓝的火焰无声跳跃,包裹着一块块棱角分明的银灰色固体。

我忍着灼痛,用铁钳夹出一块尚在暗红的焦炭,丢进旁边备好的水槽。

“滋啦——”白气蒸腾。

待烟气稍散,我捞出那块冷却的焦炭。它比木炭更坚硬,更致密,棱角如刀劈斧凿。我将其举过头顶,银灰色的表面在阳光下反射着金属般的光泽。

“此乃焦炭!”我的声音穿透死寂,“燃热胜木炭三倍!杂质尽去,可熔精铁!”我将焦炭狠狠砸向地上一块废弃的铁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铛!”金石交击,火星四溅。铁锭被砸出一个凹坑,焦炭却只崩掉一点棱角。

匠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那凹坑,又看向我手中那乌黑发亮的石头。几个老炭工颤抖着伸出手,触摸焦炭冰凉的表面,浑浊的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王韬的监工张着嘴,一个字也吐不出来。

**物理的法则第一次如此蛮横地碾碎了经验的桎梏。**

---

“格物匠坊”的匾额在秋风中高悬。匠坊深处,护城河水被引入高高的木槽,咆哮着冲下,驱动巨大的立轮。立轮通过一根碗口粗的硬木凸轮轴,将旋转之力转化为沉重而规律的垂直捶打。

“咚!咚!咚!”

锻锤每一次砸下,地面都随之震颤。通红的铁胚在锤头下像面团般延展变形,火星如瀑布般溅落在湿沙地上。十名赤膊的学徒,两人一组,在锻锤的间隙用长钳翻动铁胚,动作整齐划一。

“甲片!百炼甲片!”一个学徒用长钳夹起一片冷却的黑色甲叶,声音因激动而变调。那甲片薄厚均匀,边缘平整,弧度流畅。

棚外,几个从旧武库调来的老铁匠死死扒着门框,浑浊的老泪顺着沟壑纵横的脸颊淌下。他们看着那台咆哮的、无情的铁兽,看着学徒们机械而高效的动作,看着那堆积如山的、一模一样的甲片。

“祖宗的手艺…亡了…”一个老匠喃喃自语,声音淹没在锻锤的轰鸣里。他毕生引以为傲的腕力、眼力、对火候玄之又玄的感应,在这铁锤的规律重击下,碎得一文不值。

匠坊另一角,气氛截然不同。墨家出身的匠师墨衡,正屏息凝神,将一枚打磨得锃亮的青铜机括嵌入木弩身。弩身比寻常臂张弩粗壮一倍,顶部是一个可拆卸的扁平木匣。

“机括复位,弩匣入槽!”墨衡低喝。学徒小心翼翼将箭匣卡入弩身上方的凹槽。

“咔哒。”一声轻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