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商业街落成(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重生八零:我靠预知发家了》最新章节。
她想起上辈子为了钱和房子吃的那些苦,如今这个男人却轻轻松松把全部家当交到她手里。
“谢谢。”她轻声说,把存折和钥匙仔细收好。
晚饭后,叶妍帮着收拾碗筷,小凯团子在外面放鞭炮。
叶昭泡了一壶茉莉花茶,给沈秀兰倒了一杯。
“新的一年有什么打算?”他问。
沈秀兰捧着温暖的茶杯,望着窗外绽放的烟花。
“火锅店要开去天津和沈阳。”她说,“北方的市场很大,不能只守着燕京这一亩三分地。”
叶昭点头:“需要我做什么?”
“兰竹服饰要成为全国知名的女装品牌。”沈秀兰继续说,“秀竹在深圳看到很多新面料和新款式,咱们不能落后。”
叶妍收拾完厨房进来,听到这句话眼睛一亮:“妈,我们老师都说兰竹的衣服好看呢。”
最后,沈秀兰放下茶杯,目光坚定:“兴兰公司要拿下第一个住宅小区项目。棚改工程只是开始,我要建真正的住宅小区,带花园和学校的那种。”
叶昭静静听着,直到她说完,才伸手握住她的手。
他的手掌温暖而粗糙,指腹有常年握枪留下的茧。
“我陪你。”他低声说,三个字说得沉稳有力。
窗外鞭炮声阵阵,屋里茶香袅袅。叶妍靠在沈秀兰肩头打瞌睡,小凯团子玩累了跑进来,脸蛋冻得通红。
沈秀兰看着身边的家人,想起前世孤苦伶仃的除夕夜。
那时她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连顿热乎饺子都吃不上。
“都会实现的。”她轻声说,不知道是在对家人说,还是在对自己说。
叶昭给她续上热茶,灯光下他的眼神专注而温柔。
正月十五的早晨,院子里还残留着鞭炮的红纸屑。
沈秀兰系着围裙在厨房熬粥,小米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香气弥漫了整个灶间。
叶昭穿着警服坐在院子里擦皮鞋,刷子有节奏地敲打着鞋面。
邮递员的自行车铃在胡同口响起,一封厚厚的挂号信送到沈秀兰手里。
沈秀兰用围裙擦擦手,小心地拆开信封。
信纸有五六页,秀竹的字迹有些潦草,能看出写信人的急切。
沈秀兰靠在厨房门框上,一页页仔细读着。
“姐,你绝对想不到深圳现在变成什么样了!”
秀竹在信里写道,“到处都是工地,到处都在盖高楼。国贸大厦已经建到三十多层了,听说要建到五十三层,会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沈秀兰的眉头微微蹙起。信纸在她指尖轻轻颤动,秀竹的描述让她想起前世在电视上看到的深圳,但文字带来的冲击远比影像强烈。
“这里的服装厂日夜不停工,女工们一个月能拿两百多块工资,布料市场大得惊人,从香港过来的最新面料,当天就能上架。我去了蛇口工业区,看到好多外资服装厂,他们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技术都比我们先进太多。”
粥锅噗噗地响,沈秀兰连忙转身关火。叶昭走进来拿碗筷,看到她专注的神情,放轻了动作。
“怎么了?”他问。
沈秀兰把信递给他看:“秀竹在深圳的见闻。”
叶昭接过信纸,一页页翻看。
“确实比我们这里高。”他简单评价道。
沈秀兰盛好粥,两人在院里的石桌旁坐下。早春的阳光暖融融地照在身上,她却感觉心跳有些快。
秀竹在信的最后几页写了最重要的内容:“姐,我觉得兰竹服饰应该来深圳发展。这里离香港近,信息灵通,面料供应商多,人工虽然贵但效率高。如果我们能在深圳设一个设计室和生产车间,一定能抓住最新的流行趋势。”
沈秀兰放下碗筷,粥也顾不上喝了。她拿起信纸又看了一遍。
“你怎么想?”叶昭问。他吃完最后一口粥,碗筷摆放得整整齐齐。
沈秀兰站起身在院子里踱步。正月里的风还带着寒意,她却觉得浑身发热。
秀竹的信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她记忆里关于南方发展的所有片段。
她想起前世1992年南巡讲话后深圳的腾飞,想起那些抓住机遇成为时代弄潮儿的企业家。
这一世,她有机会站在潮头。
“我得去一趟深圳。”她说,声音不大但很坚定。
叶昭抬头看她:“什么时候?”
“越快越好。”沈秀兰卷起袖子开始收拾碗筷,“正月过完就去。”
她动作利落地洗碗,心里已经在盘算行程。二月初八是个好日子,适合出门。
得先去单位开介绍信,然后买火车票。听说现在去深圳的票难买,得提前托人。
叶昭在一旁擦桌子,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去多久?”
“起码半个月。”沈秀兰计算着,“要考察市场,看厂房,见供应商,时间紧得很。”
水龙头哗哗地流,她关掉水,转身看向叶昭:“你同意吗?”
叶昭把抹布挂好,警服袖子挽到手肘,露出结实的小臂。
他点点头:“该去。”
沈秀兰松一口气,嘴角弯起来。她擦干手,从屋里拿出地图册,在石桌上摊开。
中国地图的右下角,广东那个位置已经有些磨损。
沈秀兰的手指从BJ一路向南,划过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最后停在广东。
“两千多公里。”她轻声说。
叶昭站在她身后看地图,呼吸轻轻拂过她的发梢。
他的手指点在BJ到广州的铁路上:“得坐两天两夜火车。”
“秀竹说广州到深圳还在修路,有时候得坐汽车。”
沈秀兰补充道,“她上次去,路上花了三个多小时。”
院子里静下来,只有风吹过晾衣绳的细微声响。
沈秀兰的手指在地图上慢慢移动,仿佛在丈量梦想与现实的距离。
“第一站去罗湖的布料市场,秀竹说那里最大,供应商最多。”
叶昭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看她写字。阳光照在纸页上,钢笔尖划过纸张,发出沙沙的声响。
“第二站是蛇口工业区,看服装厂的生产线。”
“第三站……”
她写了整整两页,字迹工整有力。
写完计划,她放下笔,长长舒一口气。抬头看见叶昭正看着她,眼神专注。
“我会照顾好家里。”他说。
沈秀兰心里一暖。
“谢谢。”她轻声说。
叶昭摇摇头,起身去厨房泡茶。他泡的是她最爱喝的茉莉花茶,香气飘满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