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万卷岩壁与道韵共鸣(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不合格的修仙界》最新章节。
黑色玉佩触手温润,其上的“守”字古朴自然,仿佛与周遭天地融为一体。佩戴上身的瞬间,沈流石便感觉周身那因初成秩序元丹而自然散发的独特道韵波动,被一层无形的力量悄然掩盖、抚平,变得与寻常金丹初期的厚土宗弟子一般无二。
“墨长老……”沈流石心中感激,这位神秘的长老又一次在他危难之际伸出援手,并点明了前路的凶险与格局。归墟暗潮,蚀渊……这些词汇如同沉重的山岳,压在他的心头,却也让他前行的目标更加清晰。
他收敛心神,不再多想。当务之急,是巩固修为,熟悉金丹期的力量,并把握住即将到来的“万卷岩壁”参悟机会。
接下来的数日,沈流石足不出户,全心沉浸在巩固修为之中。
金丹期与筑基期,乃是云泥之别。不仅灵力总量与精纯度有了质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对天地规则的感知与运用。神识范围暴涨,可覆盖方圆数十里,纤毫毕现。御空飞行不再需要借助法器,心念一动,便可引动天地灵气托举自身,虽不及专精遁术者迅捷,却也自在如意。
他尝试运转秩序元丹,暗混沌色的元丹缓缓旋转,心念微动,一道凝练的土黄色灵光便自指尖射出,轻易洞穿了洞府内测试用的坚硬青岗岩。这并非什么高深法术,仅仅是灵力外放的基础运用,但其威力与控制力,已远超筑基时期。
更重要的是对秩序道韵的运用。踏入金丹,神识与灵力产生质变,他对秩序之力的掌控也变得更加精细、深入。不再局限于被动的梳理与防御,而是能够更主动地“定义”小范围内的规则,甚至尝试以秩序之力模拟、增幅其他属性的法术效果。
“若能结合万卷岩壁的感悟,或许能让我的秩序之道更进一步,衍生出更适合战斗与探索的神通。”沈流石心中期待。
三日后,宗门执事前来通传,万卷岩壁已为他开启。
万卷岩壁位于厚土宗后山禁地,并非一面简单的石壁,而是一片高达千丈、绵延数里的巨大悬崖。悬崖表面光滑如镜,却并非天然形成,而是被厚土宗历代先贤以大法力打磨、烙印,其上布满了无数或深或浅、或清晰或模糊的刻痕、图案、符文。
这些,便是先贤们留下的道韵痕迹与神通感悟!
有的刻痕如斧劈刀凿,蕴含着开山裂石的磅礴力量;有的纹路如流水蜿蜒,阐述着地脉流转的生生不息;有的符文复杂玄奥,似乎封印着某种强大的术法;有的则只是简单的几笔勾勒,却仿佛蕴含着“厚德载物”的无上意境。
尚未靠近,一股浩瀚、沧桑、凝聚了无数智慧与岁月的道韵气息便扑面而来,令人心生敬畏。
沈流石在一位值守长老的引领下,来到岩壁前指定的一处区域。此地相对开阔,正对着岩壁上几道颇为清晰、蕴含着“稳固”、“承载”意境的深刻刻痕。
“三日时间,好生感悟,莫要辜负宗门厚望。”值守长老交代一句,便退至远处守护。
沈流石盘膝坐下,并未急于将神识探向那些最醒目的刻痕。他闭上双眼,先是以秩序道韵调整自身状态,使心神沉静如水,与这片承载了无数道韵的古老岩壁产生一丝微弱的共鸣。
片刻后,他才缓缓将神识如同涓涓细流般,探向面前的岩壁。
刹那间,仿佛踏入了一条由无数道韵光华构成的浩瀚长河!
无数或强或弱、或熟悉或陌生的意念、感悟、景象,如同潮水般向他涌来。有先贤观摩山岳运转,悟得“不动如山”的防御真意;有前辈引地脉之力,创出“地龙翻身”的攻伐神通;有大师锤炼肉身,留下“金刚不坏”的炼体法门;更有对大地生灭、万物枯荣的深刻哲理思考……
信息量庞大到足以让寻常金丹修士神识崩溃!
但沈流石不同。秩序道韵自行运转,银白色的光辉在识海中闪烁,并非强行排斥这些信息,而是如同最精密的筛网与分类器,将其梳理、归纳,引导着沈流石的心神,去接触那些与他自身道路最为契合的道韵痕迹。
他的神识掠过那蕴含磅礴力量的斧凿刻痕,略过那阐述流水变化的蜿蜒纹路,最终停留在了一片看似不起眼、由无数细密、交织的规则线条构成的区域。
这些线条杂乱中透着一种内在的规律,仿佛在描述着某种“结构”、“节点”与“平衡”。它们散发出的道韵,并非单纯的厚重或力量,而是一种“构筑”、“维系”、“稳定”的意境。
这与他的秩序道韵,隐隐相合!
沈流石的心神沉浸其中。他仿佛看到了一位先贤,并非在追求极致的攻击或防御,而是在研究如何以最有效的方式,构建最稳固的灵力结构,如何在大地规则中,找到那些关键的“支点”,以最小的力量,维系最大范围的稳定。
“秩序……亦是架构之美,平衡之妙……”沈流石心有所感。
他尝试以自身秩序道韵,去模拟、解析这些规则线条。银白色的秩序之力在他心神中流转,勾勒出类似的结构。起初生涩艰难,但随着不断调整、优化,那由秩序道韵构筑的“结构”渐渐变得稳定、协调,甚至开始自行吸纳周遭微弱的土系灵气,维持自身运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