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返聘,华夏不止军魂有传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中央指挥中心巨大的环形弧幕上,不再是炫目的订单数据流,而是切换成了一幅幅实时监控画面:

全新的自动化生产线如同精密的钢铁森林般运转;

高精度机械臂划出冷冽的弧线;

巨大的激光切割机喷射出刺目的蓝光。

一切都高效、冰冷、符合星璇优化后的最高标准。

然而,林风的目光却穿透了这片冰冷的效率图景,落在一个被特意放大、位于车间一隅的监控画面上。

那里,是焕然一新的“磐石”核心底盘轴承生产线。

崭新的数控加工中心林立,泛着冷硬的金属光泽。

但在这些现代化巨兽的环绕中,一台被彻底翻新、重新喷涂了崭新军绿色、却依旧保留着岁月磨痕和部分原始标识的“59式专用重型车床”,如同一位披挂新甲的老将,沉稳地矗立着。

车床旁,一个佝偻却异常挺拔的身影,正一丝不苟地用一块沾着专用机油的麂皮,擦拭着车床控制面板上的每一个按钮和手柄。

阳光透过高窗,落在他花白的头发和布满老年斑、却稳定有力的手上,落在那身洗得发白、袖口磨出毛边却洗得干干净净的深蓝色旧工装上——

正是老李。

林风的手指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了一下。

画面瞬间拉近。

老李擦拭的动作极其细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

他布满皱纹的脸上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眼神却锐利如初,如同在保养一件传世的名枪。

他擦完面板,又拿起一把特制的长柄刷,伸进车床深处那些复杂的传动缝隙,小心地拂去细微的金属碎屑。

每一个动作,都带着数十年积累的本能韵律,是对机械生命最深沉的理解与尊重。

“李总监,”

一个年轻工程师拿着平板电脑,小跑过来,语气带着新人的拘谨,

“这是星璇优化后的最新工艺参数,轴承外圆精车公差要求提到±0.003mm,比之前……”

老李停下动作,没有立刻看平板。

他转过头,浑浊却锐利的眼睛看向年轻人,伸出沾着油污的手,指了指车床旁边一块不起眼的金属铭牌。

那上面除了车床型号,还新刻了一行小字:

“精度是命,安全是魂。

第7装甲师,林氏深空装备部监制”。

“参数,我懂。”

老李的声音沙哑却清晰,

“星璇算得准。

但机器是人开的。”

他拿起旁边操作台上一个同样被擦拭得锃亮的、老旧的千分尺,那巨大的尺身几乎有年轻人小臂长。

“看见这尺子没?跟了我三十年,比星璇生出来的年头都长。

它量过59坦克的炮塔圈,量过戈壁滩上挨炮弹的靶板,现在,它量你的新轴承。”

他粗糙的手指点了点平板屏幕,

“星璇告诉你走多少刀,我这尺子,这双耳朵,告诉你机器‘吃’得顺不顺,骨头正不正!

差一丝,就是废铁!

废铁装上车,战场上要人命!

车间里,一样!”

年轻工程师看着老李手中的千分尺,又看看屏幕上星璇给出的冰冷参数,再看向那台沉默的59车床,眼神中的拘谨慢慢褪去,多了几分凝重和思索。

他不再催促,而是仔细看着老李将星璇的参数输入车床控制系统,然后站在一旁,认真地观察老李如何凭借经验和直觉,微调着进刀速度和冷却液流量。

林风在指挥中心看着这一幕,紧绷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松动了一丝。

他拿起内线通讯器:

“人事部,通知名单上所有第一批返聘人员,半小时后,2号车间‘基石’区集合。

我亲自到场。”

“是,林总!”

半小时后,2号车间专门划出的“基石”区——一个象征着集团根基的区域。

这里没有崭新的设备,而是陈列着林氏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老设备部件,以及安全警示案例的展板。

几十位被通知返岗的前员工聚集在这里,表情各异:

有当初拿到丰厚补偿金离开时心存感激的,有因技术跟不上自动化被淘汰而黯然神伤的,也有对林氏未来将信将疑的。

他们穿着各式服装,与周围穿着崭新统一工装的新员工形成鲜明对比。

林风没有西装革履,依旧是一身深灰色工装,和老李那身如出一辙。

他走到人群前方,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没有客套,声音沉稳有力:

“三个月前,林氏濒死。

我开出了高于行业标准N+8的补偿金,请大家离开。

那不是抛弃,是给所有人一条在当时看来更好的退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实质般扫过人群,

“今天,我请大家回来。

不是因为林氏现在有钱了,订单堆上天了。”

他侧身,指向身后巨大的“磐石”底盘部件展示区,那冰冷厚重的钢铁仿佛带着强大的压迫感。

“是因为这些订单,这份‘磐石’的事业,需要一样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