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氦核嬗变,老妈总是这么突然(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冰泉”验证单元的选址会议倒计时在星璇手环上无声跳动:

[01:15:32]。

林晓月快步穿过“广寒”农业穹顶通向工程规划区的连接通道,步履稳定。

模块化网格部署方案的核心要点已在平板终端上清晰罗列,接口可靠性与低温工质传输问题被特意加粗标注——

这是陈岩最可能精准狙击的技术堡垒,她必须备好弹药。

通道顶部的照明柔和而恒定,两侧金属壁板光洁如镜,映出她颀长而略显紧绷的身影。

父亲那句“务实为先”在耳边回响,如同无形的节拍器敲打着她的神经。

冰泉计划已不仅是技术验证,更是撬动地月资源博弈僵局的战略支点,是应对“望舒”深处那未知几何体潜在风暴的基石。

每一步,都踏在责任与未知交织的钢索之上。

就在她即将抵达工程规划区气密门前时,前方通道拐角处,一个绝不该出现在此的身影倏然出现,拦住了去路。

秦明月。

母亲穿着简洁利落的CASC深灰色工程师制服,肩头还残留着跨越地火间漫长虚空带来的、未及掸净的细微星尘。

她风尘仆仆,鬓角几缕银丝被汗水微微濡湿贴在额际,呼吸带着长途奔波的微促,但那双遗传自秦卫国的、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却像穿透了时空的阻隔,牢牢锁定了晓月。

那眼神里没有长途跋涉的疲惫,只有一种近乎金属质地的凝重和不容置疑的决断。

“妈?”

晓月脚步戛然而止,惊愕瞬间冲散了会议前的紧绷思绪。

火星“水盾计划”正处关键攻坚阶段,秦明月作为总设计师,此刻应在数亿公里之外协调巨型大气调控飞行器的部署调试,而非出现在月球静海基地这条幽深的通道里。

“跟我来,现在。”

秦明月的声音斩钉截铁,没有寒暄,没有解释。

她甚至没有等待晓月的回应,已转身朝着与工程规划区截然相反的方向——

通往基地更深层、更核心能源区的通道大步走去。

她的步伐迅疾有力,在月球微弱的重力下几乎带着一种无声的迫力,制服下摆划出果断的弧线。

星璇的提示几乎同步在晓月神经接口中响起:

「秦明月院士拥有‘星火计划’最高优先级临时授权,行程保密等级:深红。

请求您跟随的指令优先级高于预定会议。

建议服从。

路径:通往基地能源核心区——‘熔炉’氦-3聚变电站。」

深红等级!

高于“冰泉”选址会议!

晓月心头剧震。

火星“水盾”关乎亿万地球生灵,是什么能让母亲抛下如此重任,以最高密级穿越地火间三十八万公里的冰冷虚空,只为带她去一个发电站?

没有犹豫的时间。

晓月立刻转向,快步跟上秦明月那透着金属般冷硬质感的背影。

母亲没有回头,但步伐稍缓,确保她能跟上。

母女间流淌着一种无需言语的、源于血脉深处对技术危机的敏锐直觉与绝对信任的默契。

通道开始向下倾斜,温度似乎也随着深度的增加而悄然攀升。

空气里那股属于生命维持系统的清新水汽与植物气息彻底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原始、更粗粝的气息——

干燥金属被高温烘烤后特有的微甜焦糊味,混合着大型超导线圈工作时逸散出的、极细微却又无法忽略的臭氧气息,还有一种……低沉到近乎融入骨髓的嗡鸣。

那不是机械的噪音,更像是某种沉睡巨兽的脉搏,一种庞大能量被强行束缚、在极限边缘奔涌咆哮的基底震颤,透过厚重的复合地层和强化合金结构,隐隐传递上来。

「能量场密度持续攀升,已接近设计阈值峰值。检测到强磁场逸散波动,强度超出常规维护范围。」

星璇的警示温和而清晰地在晓月脑中标注出数据流。

秦明月在一扇比寻常气密门厚重数倍、通体覆盖着哑光铅灰色涂层的巨大圆形闸门前停下。门体边缘复杂的多层密封结构闪烁着幽冷的金属光泽。

她抬手,腕部一个样式古朴的金属手环贴近门侧的识别区。

没有光效,只有门体深处传来几声沉闷厚重的液压锁解除声,如同巨兽松开了咬合的利齿。

厚重的圆形闸门无声无息地向一侧滑开,速度快得超乎想象,露出后面深沉的幽暗和骤然增强数倍的低沉嗡鸣。

一股灼热的气浪裹挟着更浓郁的臭氧和金属高温的气息扑面而来!

晓月下意识地眯了下眼。

门后并非预想中的灯火通明,而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巨大地下空间!

穹顶高远,被深邃的黑暗吞噬,只有下方核心区域被冷冽的强光精准照亮。

光源来自环绕中央区域的无数高强度射灯,它们如同冷酷的审判者,将核心区域每一个细节都暴露无遗。

目光所及之处,最为夺目的是空间正中央——

一个直径超过五十米的庞然巨物!

它被层层嵌套、结构极其复杂的银白色合金屏蔽层严密包裹,像一个被无数精密机械臂拥抱的巨卵。

屏蔽层并非光滑一体,而是由无数六边形蜂巢结构单元咬合而成,单元表面覆盖着哑光的特种陶瓷与金属复合材料,此刻正闪烁着高强度能量场扰动空气形成的、极细微的幽蓝色电弧流光!

这便是“熔炉”的心脏——

月球首座实用化氦-3聚变反应堆的核心容器。

在核心容器外围,十几根粗壮得如同巨树主干的超导液氦输送管道,闪烁着金属寒光,如同冰冷的巨蟒,从不同角度深深刺入屏蔽层深处,为内部狂暴的能量之海提供着极限低温的约束枷锁。

更多的管道、线缆束、支撑结构如同钢铁森林的枝桠,从四面八方的黑暗中延伸出来,汇聚、缠绕、支撑着中央的巨构。

整个空间弥漫着一种被精密技术强行束缚的、近乎狂暴的能量感。

那低沉到撼动灵魂的嗡鸣,正是聚变核心内部,上亿度高温等离子体在超强磁场约束下疯狂奔流、撞击容器内壁所产生的能量脉动,被层层削弱后传递出的余波。

空气中游离的臭氧分子刺激着鼻腔黏膜。

秦明月站在入口高处的合金观察平台上,没有看晓月,目光如同焊枪般聚焦在那巨大的屏蔽核心上。她的侧脸在下方核心区冷光映衬下,线条绷紧如同最坚硬的月岩。

“欢迎来到‘熔炉’,静海的动力之源,也是‘星火’在月球扎根的基石。”

一个沉稳的男声响起。

一位穿着与秦明月同款深灰色制服、胸前名牌标注着“能源主管:赵志刚”的中年工程师迎了上来。

他额头布满细密的汗珠,脸色凝重,眼神却异常明亮,带着工程师特有的、直面技术巅峰的亢奋。

“秦院士,林学士。

情况……

比半小时前星璇预警的更复杂一点。”

“直接说重点,赵工。”

秦明月的声音穿透了背景的低沉嗡鸣,清晰冰冷。

“是!”

赵志刚立刻调出随身终端的全息界面,复杂的三维结构图和实时数据流瀑布般展开,核心是反应堆核心舱内部的高精度模拟图。

“问题出在散热!”

他语速极快,手指精准点向模型中环绕核心舱的深红色高温区域。

“月球这鬼地方,没有大气!

传统的地球式风冷、水冷塔散热模式在这里是死路!

我们设计之初就利用了静海平原边缘一个天然的巨大撞击深坑——

‘寒渊’。”

全息图景切换,显示出基地侧翼的月表实景:

一个直径近千米、深达数百米的巨大陨石坑,坑壁陡峭嶙峋,坑底深邃如同通往地心。

此刻,坑底并非黑暗,而是铺设着大片大片闪烁着金属寒光的巨大散热鳍片阵列!

“我们将反应堆产生的高达95%的废热,”

赵志刚手指滑动,展示着从反应堆核心延伸出的、包裹着厚重绝热和超导材料的巨大主热管,如同粗壮的血管,一路向下刺入月表,最终连接到“寒渊”坑底那片巨大的散热鳍片阵列上。

“通过超导液氦主回路,泵入坑底散热器阵列。

利用月球真空环境热传导率低的‘优势’,以及深坑巨大的‘冷阱’效应,让热量主要通过热辐射方式向深空散失。

理论上,这套被动+主动散热系统足以应对满负荷运行。”

他的手指猛地指向全息模型中一个剧烈闪烁的红色警报区域——

正是核心舱内壁与超导磁约束场线圈耦合区域的几处关键节点!

“但现在,核心舱内壁局部温度异常飙升!

峰值已突破2500℃!

逼近第一壁材料的理论耐受极限!原因初步锁定——”

赵工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干涩,

“聚变等离子体的湍流失控!

局部磁场约束失效,高温粒子流直接冲刷内壁!

废热瞬时功率远超设计预期!

坑底的‘寒渊’散热阵列……

辐射功率已经饱和!

来不及了!”

这意味着什么?

晓月瞬间心头发凉。

核心舱内壁一旦被烧穿,失控的上亿度等离子体将瞬间汽化一切!

连锁反应足以摧毁整个“熔炉”,甚至波及基地核心区!

这不再是能源问题,而是悬在静海基地头顶、随时可能引爆的巨型炸弹!

“应急方案!”

秦明月的声音依旧冷硬如铁,但晓月敏锐地捕捉到母亲垂在身侧的手指瞬间收紧。

“超导液氦冷泵已极限超频运行!

但杯水车薪!”

赵志刚语速更快,额头的汗珠滚落,

“唯一的物理缓冲时间窗,在于核心舱外壁的多层复合装甲和主屏蔽层!

它们能争取大约……

37分钟!”

他猛地抬头,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爆发出近乎决绝的光芒:

“秦院士!

必须立刻启动B方案!

强行注入‘凝冰’!

用低温液氦洪流,对冲局部高温粒子束!

同时冒险降低主约束场强度3%,换取等离子体湍流稳定时间!

这是刀尖上的舞蹈!

成功率……

星璇计算不足五成!”

凝冰?

强行注入低温工质对冲粒子流?

这近乎是给狂暴的熔炉心脏泼一盆冰水,稍有不慎就是彻底的熄火或更剧烈的爆炸!

晓月感到一阵窒息般的压力。

37分钟!

每一秒都是生死时速!

“批准执行B方案!”

秦明月没有任何犹豫,斩钉截铁,声音在巨大的能量嗡鸣中如同金铁交击。

“权限我给你!

星璇实时辅助协调!

赵工,静海的命脉在你手上!”

“是!”

赵志刚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再不多言,转身冲向下方主控台区域,吼声穿透了噪音:

“所有岗位!

B方案!

权限确认!

液氦注入单元加压!

主磁场控制器准备梯度下调!

星璇!

给我最优注入路径和流量控制曲线!

快!”

整个“熔炉”控制大厅瞬间进入一种更高频的、近乎燃烧的紧张状态。指令声、参数确认声、设备启动的轰鸣声交织成一片。

秦明月这才微微侧过头,目光第一次真正落在晓月脸上。

那眼神深邃如宇宙,带着母亲特有的关切,更蕴含着属于总设计师在巨大危机前淬炼出的钢铁意志。

“带你来,不是让你看戏。”

她的声音低沉下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

“‘熔炉’是静海的心脏,也是‘冰泉’的血管。

它若停跳,一切皆休。看明白,危机在哪里,人类的智慧又如何在绝境中寻找缝隙。”

晓月用力点头,感觉喉咙有些发干。

她不是旁观者。

母亲将她拉入这风暴眼,是要她亲历这熔炉核心的搏动,理解能源之于基地、之于整个月球乃至深空探索,那如同血液般不可替代的绝对意义。

冰泉计划需要澎湃的能源,没有“熔炉”稳定的氦-3聚变电力,一切原位制取都是空谈!

她摒住呼吸,目光穿透观察窗厚重的多层复合玻璃,紧紧锁定下方核心区。

星璇已将关键数据流高亮推送至她的神经视觉界面,反应堆核心的实时状态如同透明的解剖图叠加在现实景象之上。

下方主控台区域,赵志刚如同战场上的将军,身形挺立,嘶吼着指令,手臂挥舞着在虚拟控制界面上飞速操作。

巨大的主屏幕上,代表着核心舱内壁温度的那条刺眼红线,正如同垂死巨蟒般疯狂扭曲、攀升,一次次凶猛地冲击着标有“材料极限”的鲜红阈值线!

每一次冲击,都让控制室内所有人的心脏如同被巨锤擂中!

“液氦注入单元就绪!”

“主约束磁场梯度下调通道开启!3%!”

“星璇最优路径锁定!注入开始!”

随着赵志刚一声几乎破音的咆哮,晓月看到,从反应堆屏蔽层侧面几处预留的紧急接口,猛然刺入数根粗大的银白色金属探针!

探针头部瞬间开启,一股股肉眼可见的、泛着诡异幽蓝色泽的、极度森寒的液氦洪流,如同来自宇宙深渊的冰龙,被超高压泵疯狂地注入那狂暴的等离子烈焰核心之中!

“滋——!!!”

一阵令人牙酸的、高频尖锐到几乎超越人耳极限的嘶鸣,猛地从反应堆核心深处爆发出来!

盖过了之前所有低沉的嗡鸣!仿佛滚烫的烙铁被猛地浸入液氮!

全息模型上,那代表注入点的区域瞬间爆发出刺目的蓝白光芒和剧烈的能量湍流!

核心舱内壁的温度曲线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狠狠扼住了咽喉,疯狂攀升的势头猛地一滞!

但这停顿只持续了不到一秒!

“警告!

注入点C3超压!

管路震颤超出阈值!”

监控员的声音带着惊恐。

“湍流反冲!

粒子流束偏转!

向G7区扩散!”

另一个声音嘶喊。

温度红线在短暂的停滞和剧烈波动后,竟再次开始缓慢、却无比顽固地向上爬升!

B方案如同投入熔炉的一根冰针,瞬间被吞噬,只激起更狂暴的反噬!

绝望的气息开始在大厅弥漫。

赵志刚脸色瞬间惨白如纸,汗如雨下,但他死死盯着屏幕,布满血丝的眼睛里是困兽犹斗的疯狂。

“加大G7区磁场补偿!

偏移粒子流!

星璇!

重新计算!

所有冗余冷却通道,给我开到最大!

哪怕烧了回路!”

他几乎是在赌命了。

“来不及了……

G7区屏蔽层温度……

2800℃……

还在升……”

一个颤抖的声音响起,如同丧钟。

就在这千钧一发、绝望如同实质般笼罩整个控制大厅的瞬间——

“等等!”

晓月的声音猛地响起,清亮、急促,穿透了嘈杂与绝望!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这个被秦院士带来的年轻女学士身上。

秦明月也倏然转头,锐利的目光盯在女儿脸上。

晓月根本没看任何人,她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星璇瞬间推送到她视野中央的一个高亮数据模块——

那是关于反应堆运行的一个“副产品”,

一个在平时被视为麻烦、需要尽力屏蔽的“废物”——

高能中子流的实时监测与分布图谱!

“中子流!”

晓月指着全息模型上那被粒子流冲击、温度飙升即将熔穿的G7区屏蔽层位置,语速快得如同爆豆,每一个字都带着金属撞击的脆响:

“赵工!

看这里!

G7区承受粒子流冲刷的同时,也是当前中子注量率最高的区域!

热效应与中子辐照损伤是协同作用的!

但中子……

中子可以被转化!”

她的大脑在星璇的加持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运转,无数关于中子物理、材料科学的片段知识瞬间串联、碰撞、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星璇!

立刻模拟!”

晓月几乎是吼出来的,

“如果我们在G7区即将熔穿的屏蔽层内侧,临时加装一层特定的中子吸收/慢化复合材料!

比如碳化硼-钛合金蜂窝夹层!

利用高能中子的撞击能量!

部分转化为热能,但更重要的是——”

她的眼睛亮得惊人,

“利用中子嬗变效应!

就地吸收这些‘麻烦’,让它们轰击特定靶材,制造次级热源,甚至……

直接嬗变出强化材料层!”

星璇的响应快到极致:

「模拟启动……参数输入:

G7区实时中子能谱、注量率;

碳化硼-钛合金蜂窝结构参数;

预设嬗变靶材(钨、铪)……计算中……」

大厅里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被这个天马行空、却又直指核心的思路震住了!

中子?

那个需要耗费巨资层层屏蔽、唯恐避之不及的东西?

现在竟然要主动利用它来“加固”即将被烧穿的屏障?

赵志刚死死盯着晓月,又猛地看向自己终端上疯狂跳动的数据,眼珠急速转动,猛地一拍控制台!

“天才!

他妈的绝了!

死马当活马医!

工程组!

立刻准备碳化硼-钛合金蜂窝预制板!

要快!

有多快给老子弄多快!

从3号维修通道送进去!

星璇!

给我最优铺设坐标和结构参数!”

命令如同惊雷炸响!

早已待命的工程抢险小组如同离弦之箭冲向侧方的维修通道入口。

星璇的模拟结果几乎是瞬间跳出,化作精确的坐标网格和结构示意图,覆盖在G7区模型上:

「方案可行性:72.8%。

关键:预制板铺设速度与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