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地月之桥和星空中的人类都市,以及……(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她抬头看向陈岩,

"陈博士,您看看?"

陈岩的目光扫过菜单,微微颔首:

“可以。

加一份冻豆腐。"

他顿了顿,补充道,

"用月冰泉水点制的。"

AI服务员微笑确认:

“好的,月冰泉水红白双拼锅底,招牌菜品已下单。

饮品需要吗?

有月面自酿的'广寒醉'米酒,或者地球武夷岩茶。"

"米酒吧,小瓶装。"

晓月决定道。

陈岩没有反对。

锅具很快被AI服务员端上,清澈的月冰泉水注入特制的容器,在加热元件作用下迅速翻滚。

红油锅底在左侧沸腾,雪白的菌汤在右侧咕嘟。

食材被精巧的悬浮托盘送上,悬浮在锅具上方。

晓月夹起一片薄如蝉翼的空运毛肚,在翻滚的红汤中"七上八下",然后放入陈岩面前的蘸碟:

"尝尝,据说月冰泉水涮涮的毛肚更脆。"

陈岩依言夹起,蘸了蘸特制的香油蒜泥碟,送入口中。

他咀嚼的动作很慢,很仔细,仿佛在分析某种精密仪器的数据。

片刻后,他点了点头:

“确实。

水质纯净,硬度极低,没有干扰性离子,对胶原蛋白纤维的瞬时热冲击更均匀。

口感更爽脆。"

晓月忍不住笑了:

"陈博士,吃火锅也要这么分析吗?"

陈岩抬眼,镜片后的目光在氤氤氲氲的蒸汽后显得有些模糊:

“习惯。"

他顿了顿,看着锅中翻滚的食材,

"就像这火锅。

看似混沌沸腾,实则·温度场分布、流体力学、热传导效率·都有其规律。"

他夹起一颗漂浮在菌汤锅里的“重组月壤牛肉丸”。

那丸子呈现出奇特的淡灰色,带着金属光泽的纹理。

"月壤富含钛铁矿和硅酸盐。

重组技术提取可用元素,混合培养肉细胞。

口感接近牛肉,但微量元素构成不同。"

他咬了一口,细细品味,

"有月尘的味道。

一种···冰冷的金属感。"

晓月也尝了一颗,感受着那奇特的、略带颗粒感的质地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矿石气息。

"像在吃一月球本身。"

她轻声道。

小瓶装的"广寒醉"米酒被送上。

淡金色的酒液在特制的矮脚杯中荡漾,散发出清甜的米香和一丝奇异的、类似月桂的冷冽气息。

晓月给两人各倒了一杯。

"敬'鹊桥'。"

晓月举杯。

陈岩沉默地端起杯子,与她轻轻一碰。

冰凉的酒液滑入喉咙,带着一丝微甜,随后是淡淡的、如同月面尘埃般的涩意,最后在胃里升起一股暖流。

几杯下肚,气氛似乎松弛了些许。

窗外的地球已完全沉入月平线,只留下深邃的星空和基地内部通道的点点灯火。

晓月看着陈岩在蒸汽后显得有些朦胧的侧脸,忽然问道:

“陈博士您去过小行星带吗?

或者金星?”

陈岩握着酒杯的手指微微一顿。

他沉默了几秒,目光投向窗外无尽的星空,仿佛穿透了遥远的距离。

"没有。"

他缓缓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些,

"但·我处理过游侠号'的数据。"

"游侠号"?"

晓月好奇。

“一艘···小行星带淘金船。”

陈岩的目光变得悠远,

“三十年前的老船了。

引擎是拼凑的,护盾是修补的。

船上只有三个人:

一对老夫妻,一个他们的机器人。

他们在谷神星'和'灶神星'之间的碎石带里游荡,像大海里的拾荒者。”

他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似乎在组织语言。

"他们的目标,是'C型小行星。

碳质的,富含水冰和有机质···还有微量的铂族金属。

没有大型矿企看得上那种贫矿。

但他们一用最简陋的激光钻探和离心分离装置,一点一点地'淘'。"

陈岩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平静,

“星璇接收过他们断续的日志。

船长那个老头,总喜欢在日志里写诗。

用蹩蹩脚的英文。

他顿了顿,似乎在回忆:

“我们在星尘的河流里漂流

打捞着太阳诞生时的碎屑。

每一克冰,都是远古海洋的眼泪;

每一粒铂,都是星辰熔炉的残渣。

真空无声,但钻头的嗡鸣,

是我们写给宇宙的情书..."

晓月屏住了呼吸。

她从未听陈岩说过这么多话,更没想过他会记得诗句。

“后来呢?”

她轻声问。

"后来···"

陈岩的目光依旧望着星空,

"一次微陨石撞击。

很小的一块,但击穿了老旧的护盾,打坏了生命维持系统的一个阀门。

机器人紧急修补一但泄露的冷却液冻住了老妇人的腿。

他们离最近的补给站要飞三个月。”

晓月的心揪紧了。

"日志里,老头没再写诗。

只有冰冷的参数:

氧气存量、推进剂消耗、船体破损评估··还有他妻子腿部的坏死组织扫描数据。"

陈岩的声音依旧平静,但晓月听出了一丝极细微的波动,

"最后一条日志,是他手动输入的坐标,和一句话:

发现一颗新目标,水冰含量预估68%。

珍妮的腿需要置换。

机器人,设定航线。

他沉默下来,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冰凉的酒液滑过喉咙。

"他们到了吗?"

晓月的声音有些发涩。

"不知道。"

陈岩摇头,

"信号中断了。

可能是距离太远,通讯阵列故障···也可能是别的。"

他没有说下去,但晓月明白那个"别的"意味着什么。

"那一金星呢?"

晓月换了个话题,试图驱散沉重的气氛。

陈岩的目光从星空收回,落在翻滚的菌汤锅上,看着一朵朵菌菇在清澈的汤水中沉浮。

“金星···大气工厂。”

他缓缓道,

“云顶‘计划。

在金星硫酸云层上方55公里处,悬浮的巨型平台。

利用那里相对温和的温度(约30-80°C)和高压环境,还有取之不尽的二氧化碳和硫酸资源。"

他的语气带上了一丝工程师的精确:

“平台主体是碳纳米管编织的巨型气囊,填充氢氦氦混合气提供浮力。

平台下方悬挂着数百个'采集囊',像巨大的水母触手,深入硫酸云层,抽取二氧化碳和硫化物。

通过萨巴蒂尔反应和催化转化,生产石墨烯、碳纤维、硫酸、甚至氧气和水。"

晓月想象着那幅画面:

在金星地狱般的橙黄色天空下,巨大的银色平台如同神话中的浮空城,无数条机械触手探入翻滚的硫酸云海,打捞着资源。

"很·壮观。"

她感叹。

“也很孤独。”

陈岩接口道,目光再次投向窗外的星空,

“平台常驻人员很少,大部分是AI和机器人。

但总需要人维护。

日志里···有个工程师,喜欢在日落时(如果那弥漫的硫酸云也能叫日落的话),站在平台边缘的观察舱里。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搜寻记忆中的片段:

“他写道:

‘站在云顶,脚下是沸腾的硫酸地狱,头顶是永恒的橙黄暮光。

我们像一群偷火种的贼,在炼狱的边缘,建造着通往未来的梯子。

每一次成功的催化反应,每一克被净化的水都是对这颗愤怒星球的一次微小胜利。

真空无声,但反应炉的低鸣,是我们写给未来的战歌。'”

陈岩的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袖口磨损处,露出半截金属腕带, 上面激光蚀刻着校训的微痕

——「行有界」。

“那个写诗的人...

是我父亲。”

晓月静静地听着。

沸腾的火锅在两人之间氤氤氲氲着热气,食物的香气混合着米酒的清甜。

窗外的星空深邃无垠垠,月球基地的灯火在脚下延伸。

陈岩平静的叙述,却在她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她看到了冰冷数据和技术参数背后,那些在宇宙边缘挣扎、奋斗、甚至牺牲的渺小身影。

他们用简陋的工具、坚韧的意志,甚至蹩蹩脚的诗句,在真空的寂静中书写着属于人类的、悲壮而浪漫的史诗。

"原来星空也是有诗歌的。"

晓月轻声道,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陈岩看向她,镜片后的目光在蒸汽后显得柔和了些许。

"技术是骨架,数据是血液。"

他缓缓说道,拿起长柄夹,夹起一片在红汤中翻滚的、来自地球的空运黄喉,

“而这些东西···"

他指了指窗外的星空,又指了指锅里沸腾的食物,

“一是灵魂。

是明知宇宙冰冷,依然要点燃篝篝火,唱起歌谣的灵魂。"

他将烫好的黄喉放入晓月的碟中。

“趁热吃。”

晓月夹起那片脆嫩的黄喉,蘸了蘸香油碟,送入口中。

辛辣、鲜香、爽脆的口感在舌尖炸开。

她看着对面陈岩平静的侧脸,看着他镜片上倒映的、窗外那片孕育了无数人类悲歌与赞歌的浩瀚星空,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

有对先行者的敬意,有对宇宙的敬畏,更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想要守护这份在冰冷星空中倔强燃烧的文明火种的冲动。

手腕上的星璇手环传来轻微的震动。

是G7区监听阵列的实时数据流更新。

异常波动依旧存在,0.07%。

晓月放下筷子,调出数据界面,快速浏览。

陈岩也默契地停止了用餐,目光落在她面前的虚拟屏幕上。

“热胀冷缩效应模型拟合度只有87%。”

晓月眉头微蹙,

“残余波动有规律性…像是某种…极低频的共振?”

陈岩凑近了些,镜片后的目光锐利起来:

“频率?”

“非常低…

0.00083Hz左右。

周期…大约20分钟。”

晓月将频谱图放大。

陈岩盯着那几乎淹没在背景噪声中的微弱凸起,沉默片刻:

“…是潮汐力。

月球固体潮汐对深层月壳的周期性应力变化。

很微弱,但…

被那个东西放大了。”

他指的是深埋地下的

“节点-01”。

“它…在呼吸?”

晓月脱口而出。

陈岩没有回答,但他的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

他拿起自己的个人终端,快速输入指令:

“星璇,重新标定G7阵列基准参数,加入固体潮汐力修正模型。

精度提升一个量级。”

「指令确认。

模型加载中…」

星璇的回应在两人耳边同时响起。

晓月也立刻投入工作,指尖在虚拟键盘上飞舞,调整着监听阵列的滤波参数。

两人隔着火锅升腾的蒸汽,头几乎凑在一起,专注地盯着共享的数据界面。

周围的喧嚣仿佛被隔离开来,只剩下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频谱图。

AI服务员悄无声息地滑过来,将几盘新加的菜轻轻放在桌边悬浮架上,又无声地退开。

不知过了多久,当新的频谱图呈现出来,那微弱的0.00083Hz波动被清晰地剥离、标注出来时,两人同时松了口气。

“修正完成。”

陈岩直起身。

“误差消除。”

晓月也靠回椅背。

火锅依旧在沸腾,红汤翻滚,菌汤咕嘟。

食材在网格架上悬浮着,等待被夹取。

那瓶“广寒醉”米酒,还剩下小半。

两人相视一眼。

晓月的嘴角忍不住弯起一个弧度。

陈岩的眼中,也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几乎看不见的笑意。

“继续吃?”

晓月拿起长柄夹,夹起一颗漂浮的月壤牛肉丸,放入翻滚的红汤中。

“嗯。”

陈岩应了一声,也拿起了筷子。

窗外的星空依旧深邃冰冷,脚下的月壤深处,那颗古老的心脏依旧以0.83Hz的稳定频率搏动。

但在这小小的、飘荡着火锅香气的月面一隅,人类用智慧、勇气和一点点对美味的执着,在冰冷的宇宙法则中,架起了一座温暖的、通往彼此心灵的桥梁。

星尘或许冰冷。

但人心,

可以在真空中被——

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