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水盾终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有了空间站肯定要登月造基地啊》最新章节。

地球,华夏航天科技集团总部,“星图厅”。

巨大的弧形星图穹顶之下,气氛庄重而肃穆。

不同于以往发布会的高科技炫目感,今天的光线被刻意调成柔和的金色,如同破晓时分洒向大地的第一缕阳光,带着一种沉淀后的温暖与希望。

林风、秦明月、中科院院长、航天集团总裁、以及联合国深空事务委员会秘书长并肩站在台上。

他们的身后,不再是复杂的飞船模型或星图轨迹,而是一幅巨大的、动态的地球大气环流全息影像——

蔚蓝的海洋,流动的云层,清晰标注着水汽输送路径和能量平衡节点。

林风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寂静的会场:

“诸位!”

“自‘星火纪元’开启以来,人类从未停止对我们家园地球的守护与探索。

‘水盾计划’,作为这一征程中最为宏大、最具挑战性的篇章之一,历经数十载风雨,凝聚了无数智慧与心血。”

他的目光扫过台下,在秦明月身上停留片刻,带着深深的敬意与默契,然后继续: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与激动的心情宣布:

由陈岩博士奠基、林晓月首席研究员接力完善的‘水盾计划’,已圆满完成所有核心验证与区域应用,正式进入最终整合与全球协同运行阶段!”

“从即日起,‘水盾计划’将升格为——

‘行星级大气科学工程’!”

话音落下,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

“行星级大气科学工程”的核心目标有三个:

一是,守护地球。

将“水盾”成熟的区域性大气调控技术进行全球无缝整合与优化,建立覆盖全球、响应时间缩短至小时级的“智能气候响应网络”。

利用星璇的超级算力,结合遍布全球的“量子云种散播网络”和能量引导卫星阵列,实现对极端气候事件的精准预测与主动干预,最大限度保障地球生态安全与人类福祉。

二是,探索深空。

将“水盾”在极端复杂流体力学、能量场调控、跨尺度气象建模等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与理论,系统化、学科化,为改造火星大气、探索金星硫酸云顶、乃至未来理解气态巨行星大气动力学,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与工程路径。

三是,启迪未来。

成立“星海深空大学行星大气学院”。该学院将整合地球大气科学、火星环境工程、金星极端大气研究等前沿领域,培养具备跨行星视野、掌握先进大气调控技术的复合型顶尖人才,为人类文明在多星球生存时代的气候治理能力提供不竭动力。

“星海深空大学行星大气学院”的揭牌仪式,被安排在发布会的核心环节。

巨大的全息校徽在台上亮起——

一颗被流动云带环绕的蓝色星球,其轨道上环绕着一颗赤色星球和一颗橙黄色星球,象征着学院跨越行星的视野与使命。

在热烈的掌声中,林晓月缓步走上台。

她穿着一身简洁的深蓝色学术礼服,胸前佩戴着“深空探索特殊贡献勋章”、一枚小巧的、刻有“水盾”徽记的银色胸针和代表火星前沿科学院首席研究员的袖纹。

她的步伐沉稳,眼神沉静如水,仿佛承载着过往所有的风雨与荣光。

她没有立刻发言,而是走到控制台前,指尖在无形的界面上轻轻一点。

台上巨大的全息影像瞬间切换!

不再是地球的云图,而是一幅令人震撼的、充满前瞻性的构想图!

画面中央,是巨大的木星!

它那标志性的条纹云带和巨大的红斑清晰可见。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在木星狂暴的大气层外围,悬浮着数个结构极其复杂、如同巨大蜂巢般的银色空间站!

无数细小的探测器如同蜂群般在云层边缘穿梭,巨大的能量收集帆板如同翅膀般展开,指向木星深处!

“这不是幻想。”

林晓月的声音清晰而平静,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这是陈岩博士生前未完成的最后一份研究构想——

‘木星大气能量与资源开发初步设想’。”

全场瞬间寂静!

陈岩的名字,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与敬意。

林晓月的手指向构想图的细节:

“他设想,利用木星大气中近乎无限的氢氦资源、狂暴的超级风暴蕴含的巨量动能、以及其内部强大的磁场和辐射带,建立环绕木星的‘大气能量采集与资源精炼前哨站’。”

“这些前哨站,如同漂浮在能量海洋上的‘浮岛’,可以提取高纯度氢氦作为聚变燃料,收集风暴动能转化为电能,甚至尝试捕捉和利用其强大的磁场辐射能……”

“其终极目标,是为人类未来深入太阳系外缘,乃至星际航行,提供近乎无限的能源补给站和物资来源!”

林晓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更多的是坚定:

“陈岩博士未能亲手实现这个构想。

但‘水盾计划’所积累的技术——

极端流体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