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申遗评审,匠心讲述获认可(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靖王的小厨娘又甜又软》最新章节。

谷雨过后,京城的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格外庄重 ——“江南药膳” 国家级非遗评审终评会在此举办。软桃穿着一身素雅的浅蓝布裙,手里抱着厚厚的申遗材料,站在评审室外,深吸了一口气。萧璟渊站在她身边,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紧张,你准备的材料很充分,只要把你心里的‘江南药膳’讲出来就好。”

评审会现场,七位评审专家端坐前排,他们中有中医药领域的泰斗,有民俗文化学者,还有长期研究非遗传承的专家。软桃走到台前,将母亲传下的陶制汤勺、旧食谱复刻本、念桃的童蒙手稿一一摆在展示台上,这些物件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诉说着传承的故事。

“各位专家好,我是江南药膳的传承人苏软桃。” 软桃的声音平静却坚定,“今天我想从三个方面,讲讲江南药膳为什么值得被传承 —— 它的技艺独特性,它的传承持续性,还有它的社会价值。”

首先是技艺独特性。软桃拿起母亲的旧食谱,翻到 “当归羊肉汤” 那一页,上面有母亲手写的火候口诀:“羊肉焯水冷水下,去血沫后小火熬,汤面冒泡不翻滚,当归五片不多不少。” 她解释道:“江南药膳的技艺,藏在这些细节里 —— 比如春笋要选紫尖白身的,莲子必须去芯,火候要根据食材特性调整,这些都是我娘从几十年实践里总结出来的,既保证口感,又兼顾滋补,是‘经验与科学’的结合。”

为了让专家更直观感受,软桃还播放了一段视频:她在江南旧馆的老灶台上,用母亲的方法煮当归羊肉汤,从焯水到慢炖,每一步都严格遵循口诀,汤煮好后,汤色清亮,羊肉软烂,画面里的老街坊尝后说:“就是这个味,和三十年前你娘煮的一模一样。”

接着是传承持续性。软桃展示了 “传承脉络图”:从母亲在江南旧馆开小馆,到她带着食谱来京城开桃记,再到现在全球 15 家分店、300 名学员,还有杭州总院的文化中心、海外的公益暖膳计划。“我们不仅传手艺,还传初心。” 软桃说,“比如《童蒙药膳启蒙手册》,用儿歌和卡通教孩子辨食材;比如海外传艺,教当地伙计不仅是怎么做,还有为什么这么做 —— 让他们知道,莲子去芯是为了不苦,小火慢炖是为了入味,这些背后的心意,才是传承的核心。”

她还提到了阿依木、周虎、林晓月:“西域的阿依木把薰衣草融入药膳,南洋的周虎用沙姜适配湿热气候,巴黎的林晓月把当归加进牛排酱汁,他们不是简单复制,而是在传承中创新,让江南药膳在不同地域扎根,这才是活的传承。”

最后是社会价值。软桃拿出公益课的数据报表:“江南药膳公益基金成立至今,在国内开展乡村公益课 200 多场,覆盖 10 万余人,教贫困家庭做低成本的暖膳;在海外,我们为侨胞、留学生提供免费热膳,捐赠《童蒙手册》译本,让他们在异国他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 她还播放了一段南洋侨胞的采访视频,周阿婆对着镜头说:“喝到江南药膳馆的莲子羹,我想起了我娘,这份暖,比什么都珍贵。”

评审专家听得认真,不时点头,一位中医药专家提问:“苏姑娘,江南药膳传到海外,如何确保不丢初心?很多非遗技艺在跨域传播中,会慢慢变味,你有什么办法?”

软桃早已想好答案,她拿起一本《全球江南药膳运营手册》,翻到 “初心准则” 部分:“我们有三个‘不变’—— 食材品质不变,必须选新鲜、合格的食材;核心技艺不变,比如当归羊肉汤的火候口诀,不管在南洋还是巴黎,都要遵循;公益初心不变,不管分店开在哪里,都要做暖膳服务,帮需要的人。另外,我们在杭州总院设了‘海外学员培训基地’,每个海外传承人都要先来这里学初心、学技艺,再回去推广,确保根不丢。”

另一位民俗学者问:“现在年轻人对传统手艺兴趣不高,江南药膳如何吸引年轻人?” 软桃笑着说:“我们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把药膳融入西餐、做亲子体验课、拍纪录片,让年轻人觉得药膳不是‘老古董’,而是能融入生活的健康饮食。比如我儿子念桃,才 8 岁,已经会剥莲子、煮红枣水,他觉得做药膳很有趣,这就是未来的希望。”

评审会持续了两个小时,软桃回答完最后一个问题,向专家深深鞠躬。七位专家经过半小时的讨论,最终由非遗中心主任宣布结果:“经评审委员会一致同意,‘江南药膳’符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标准,认定其为‘传统医药饮食类非遗项目’!”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软桃接过 “非遗证书”,手指轻轻抚摸着证书上的烫金字,眼眶瞬间红了。她想起母亲在旧馆煮膳的样子,想起自己初到京城的迷茫,想起海外分店的点点滴滴,这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有了回报。

萧璟渊走上前,轻轻抱住她:“恭喜你,软桃,你做到了,娘的手艺,现在是国家级的非遗了。” 软桃靠在他怀里,轻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所有为江南药膳付出的人,是娘的初心,是大家的温暖,一起让它走到了今天。”

消息传回杭州总院,学员们、分店掌柜们都沸腾了,周虎从南洋发来视频:“姑娘,太好了!我们南洋分店要挂‘国家级非遗江南药膳’的牌子,让更多人知道咱们的手艺!” 林晓月也在巴黎留言:“我要把这个消息告诉皮埃尔,告诉所有喜欢江南药膳的巴黎人,这是我们的骄傲!”

软桃知道,申遗成功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 未来,她要带着这份 “非遗” 的责任,把江南药膳传得更远,让更多人知道,这门手艺里,藏着中国的匠心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