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撤退(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通往“黑风口”隘路的崎岖山道上。
第七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师长王强少将,正站在他的Sd.Kfz.251指挥车旁,焦急地指挥着部队通过这狭窄的生死通道。部队减员严重,士气低落。车辆(装甲车、卡车)和步兵混杂在一起,行进速度受到极大限制。更糟糕的是,天空传来日军侦察机的嗡嗡声。
“防空!注意防空!” 王强嘶声大喊。
几辆装甲车上的20毫米机关炮和高射机枪立刻指向天空。但日军的侦察机并未俯冲攻击,只是在高空盘旋,如同秃鹫盯着垂死的猎物,显然是在为后续的轰炸或炮击指引目标。
“快!加快速度!” 王强心急如焚。他知道,鹰嘴崖的韩晓征正在用生命为他们争取时间,每一分每一秒都弥足珍贵!一旦日军重炮群或轰炸机锁定这条通道,后果不堪设想!
就在这时,一阵奇特的、如同金属风暴般的嗡鸣声,突然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瞬间压过了引擎的轰鸣和人声的嘈杂!天空中的日军侦察机仿佛受到了某种强烈的干扰,盘旋的轨迹变得紊乱,无线电通讯也必定被刺耳的噪音淹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是徐文博的‘锁匠’!” 王强身边的通讯参谋惊喜地喊道。
王强抬头望向天空,看着那架日军侦察机像是无头苍蝇般乱转,最终无奈地调转方向飞远,长长地松了一口气。这无形的电子屏障,为撤退部队撑起了一片宝贵的“安全通道”。
黑风口。
这处两山夹峙、地势极其险要的峡谷隘口,此刻成了数万大军撤退的生命线,也将成为追兵的鬼门关。
第七军军长楚南河中将,如同铁铸的雕像,站在隘口一侧的高地上。他的部队——韩晓征的第2装甲师残部、王强的第1机械化步兵师,正带着满身的硝烟和疲惫,源源不断地通过这狭窄的通道。每一辆驶过的坦克、装甲车,每一个走过的士兵,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和对身后袍泽的担忧。
楚南河的目光越过撤退的洪流,死死盯着隘口外那片开阔地。远方,烟尘滚滚,日军的膏药旗在望远镜视野中若隐若现!追击的先头部队,以九七式中战车和九五式轻战车为先锋,搭载着步兵的卡车紧随其后,正气势汹汹地扑来!速度极快!
“准备战斗!” 楚南河的声音通过无线电传遍刚刚撤到隘口后方、尚能作战的装甲部队,“豹式坦克战斗群!前出至隘口预设发射阵地!目标——敌装甲先锋!自由猎杀!把通道给老子封死!”
“自行火炮连!标定隘口外开阔地!覆盖射击!”
“工兵!检查预设炸药!听我命令!”
刚刚脱离险境的装甲兵们,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调转车头!一辆辆伤痕累累却依旧凶猛的豹式坦克,再次冲上预设的射击位置,粗长的炮管昂起,指向汹涌而来的追兵!
“轰!轰!轰!”
沉闷的炮声再次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几辆日军战车,瞬间被精准的穿甲弹击中,化作燃烧的火球!日军的追击势头为之一挫!
“打得好!给老子狠狠地打!” 楚南河怒吼着。他必须在这里顶住日军的第一波凶猛追击,为后续部队通过隘口赢得时间,更要为王大山特战大队接管阵地布设死亡陷阱创造条件!钢铁的碰撞,在撤退通道的最后一道大门前,再次激烈上演!
当第七军最后一批部队,包括楚南河的指挥车,在韩晓征装甲后卫的拼死掩护下,终于驶过黑风口隘路时,早已在此潜伏待命的特战大队如同幽灵般接管了阵地。
大队长王大山和副大队长周卫国,迅速指挥队员们散开。
“狙击组!占据两侧制高点!标定1000米内所有有价值目标!”
“爆破组!立刻检查并补充预设雷区!把带来的塑性炸药全给老子用上!重点布设在隘路入口、两侧缓坡!诡雷!拌雷!跳雷!怎么阴险怎么来!”
“机枪组!火力点构筑!交叉火力覆盖通道!”
“通讯组!架设天线!保持与司令部、炮兵联络!呼叫火力支援!”
王大山亲自爬上一块可以俯瞰整个隘口的巨岩,举起望远镜。远处,日军的追兵在遭受第七军装甲部队的当头棒喝后,并未退去,反而在重新集结。更多的坦克(主要是九七式中战车)、满载步兵的卡车,甚至牵引着步兵炮的车辆,正源源不断地开来。一面将官旗在烟尘中隐约可见,显然日军指挥官决心要打通这条通道,咬住撤退的中国军队主力!
“妈的,阵仗不小。” 王大山啐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撤退途中被弹片擦伤),眼中闪烁着狼一样的光芒,“正好,爷爷给你们准备了一桌‘大餐’!”
他抓起步话机:“周副队!鬼子在集结!请求炮兵!坐标:黑风-鹰巢-集结-九点!覆盖射击!打乱他们!”
很快,天空中传来熟悉的尖啸!集团军直属的155mm“长脚汤姆”重炮弹,如同死神的请柬,精准地砸入日军正在集结的队形中!巨大的爆炸火球腾空而起,将日军士兵、卡车、火炮零件抛向空中!日军的集结顿时陷入一片混乱!
“干得漂亮!” 王大山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弟兄们!鬼子要上来了!给老子打起精神!咱们的任务是48小时!48小时内,一只苍蝇也别想飞过黑风口!让这些狗娘养的追兵,在这里血流成河!”
南昌,赣江之畔。
经历了炼狱般的转进之路,当李锦集团军的残部终于看到南昌城垣时,许多士兵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队伍绵延不绝,充斥着各种车辆——涂着德国灰、布满弹痕的豹式和IV号坦克、Sd.Kfz.251装甲车;橄榄绿色的M4谢尔曼坦克(属于新二军104师残部)、M3半履带车(新一军);灰狗装甲侦察车;以及大量征用或缴获的民用卡车、骡马车。士兵们大多衣衫褴褛,缠着带血的绷带,脸上刻满了疲惫、伤痛和硝烟的痕迹,但眼神深处,却有一种劫后余生的庆幸和死里逃生的坚韧。
南昌城内外,早已接到命令的第九战区补充区和兵站人员忙碌异常。巨大的军用帐篷如同雨后春笋般在城郊空地搭建起来,形成了临时的兵营、野战医院和物资仓库。
“优先安置伤员!快!担架队!” 野战医院院长王明少将的声音已经嘶哑得不成样子,但依旧在拼命指挥。从武汉一路艰难转移下来的重伤员,尤其是那些在石壁潭遭受毒气伤害、皮肤溃烂、呼吸困难的士兵,被小心翼翼地抬下卡车,送入临时搭建的、条件稍好的医疗帐篷。血浆、磺胺粉、吗啡等救命药品被源源不断地从仓库运来,虽然依旧紧缺,但比转进途中已是天壤之别。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和药物的气味,取代了战场的硝烟与血腥。
“领装备!新兵补充连到这边登记!” 补充区军官拿着扩音喇叭高喊。一队队穿着崭新但略显不合身军装、脸上还带着稚气的新兵,被分配到各个损失惨重的师团。他们好奇又敬畏地看着那些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的老兵,看着那些布满弹痕的钢铁巨兽。
后勤兵站司令张维扬少将,正拿着清单,亲自监督着最重要的装备补充:
“第七军楚军长!这是军政部特批,刚从株洲兵工厂抢运出来的豹式坦克备用发动机和履带!还有20辆刚完成组装的IV号坦克G型!优先补充你部!”
“新一军梁军长!美援新到一批M1加兰德步枪和BAR自动步枪!还有五十辆道奇十轮卡车!补充你部的机动能力!”
“新二军沈军长!104师徐师长!这是补充给你们的十五辆M4A3(76mm炮)谢尔曼!还有配套的炮弹!另外,高射机枪和迫击炮也给你们优先补充!”
“集团军直属部队!周振邦司令,这是补充的155mm炮弹!马世荣司令,三十辆新到的M8灰狗装甲车!徐文博上校,最先进的SCR-694远程电台和电子管备件!林风眠主任,政治工作需要的宣传品和经费…”
一辆辆崭新的、涂着军绿色油漆的坦克、装甲车、卡车,被开进临时划定的装备区。一箱箱码放整齐的武器弹药、被服粮秣被搬下火车和轮船,送入仓库。整个南昌城郊,仿佛一个巨大的、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修复工厂。
李锦站在城外的临时检阅台上,看着下方这生机勃勃却又透着无尽悲壮的景象。他的左臂依旧吊着,脸色苍白,但眼神却比在幕阜山时更加深邃。参谋长陈瑜站在他身边,低声汇报:
“总座,初步统计,我集团军转进至南昌休整部队,尚存战斗人员约四万八千余人。装备损失…尤其是装甲车辆和重炮,超过三分之一。但补充工作已全面展开,预计一个月内,可恢复基本战斗力。”
“断后部队?” 李锦的声音低沉。
“韩晓征中将率第七军最后断后部队已安全撤至南昌。王强机械化步兵师损失约四成,正在整补。鹰嘴崖后卫战…打得惨烈。” 陈瑜的声音带着敬意。
“楚南河呢?” 李锦追问。
“楚军长在安排第七军各部驻地,他…坚持要等最后的消息。” 陈瑜的目光投向西南方,那是黑风口的方向。
李锦也沉默地望向那个方向。他知道,在那里,王大山、周卫国和他们特战大队的数百健儿,正用生命履行着最后的使命,为南昌的休整争取着最后也是最宝贵的时间。炮声隐隐约约,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
就在这时,译电室主任秦若兰中校快步走上检阅台,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振奋,将一份刚刚译出的电文递给李锦:
“总座!黑山口急电!特战大队王大山、周卫国报告:成功击退日军第六次集团冲锋!毙伤敌逾千人,摧毁战车七辆!我预设雷区及火力点发挥奇效!敌攻势已显疲态!另…截获敌电,其追击部队因伤亡惨重及补给线遭我敌后游击队袭扰,已萌生退意!预计可超额完成阻击任务!”
李锦接过电文,看着上面简短却字字千钧的战报,又抬眼望向西南方那隐约传来炮声的天空,紧锁的眉头终于缓缓舒展开一丝。他转过身,目光扫过下方正在浴火重生的部队,扫过那些崭新的装备,最终定格在远处赣江奔流的江面上,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破开阴霾、指向未来的力量:
“告诉王大山、周卫国,打得好!南昌,就是我们新的起点。补充、整训、磨砺锋芒!血债,必用血偿!武汉的仇,石壁潭的恨,我们…很快会回去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