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通天战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1945年4月上旬,腊戌东北战线,新一军新30师指挥所
腊戌战役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中国驻印军各部如同收紧的铁拳,从多个方向狠狠砸向这座缅北日军的最后堡垒。在城北、西北方向激战正酣之际,位于左翼(东侧)的新一军新30师,也接到了至关重要的作战命令。
师长唐守治少将站在师指挥部的沙盘前,目光聚焦在腊戌以东一个名为“通天”(Tongtian)的据点。此地名称虽显气势,实则为一系列险峻山岭组成的复杂山地,其主峰高耸,扼守着通往腊戌东侧门户的一条要道,是日军拱卫腊戌东部防线的关键支点。情报显示,日军一个精锐大队(可能为第56师团或第18师团残部中的骨干)依托通天岭的险要地形,构筑了极其坚固、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企图凭险死守,阻滞我军东线攻势。
“总司令命令我师,”唐守治对麾下的团长、参谋们说道,声音沉稳有力,“限期攻克通天,打开腊戌东侧门户!此地山高林密,工事坚固,是块极难啃的硬骨头。但我新30师,自反攻以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从未畏难!此战,关乎全局,必须拿下!”
他环视众人,下达作战决心:
“以88团为主攻,配属师属山炮营主力、工兵一个连,从正面(北坡)强攻通天岭主峰!”
“以89团为左翼助攻,负责清除通天岭西侧相连高地之敌,掩护88团侧翼,并伺机迂回。”
“以90团为预备队,并负责警戒东侧更深远方向,保障师主力侧后安全。”
“师属所有炮兵,集中使用,务必将炮弹精准地砸在鬼子的工事上!各部队务必密切协同,步炮一体,不惜代价,攻克通天!”
“是!保证完成任务!”众将领命,指挥部内弥漫着紧张而坚定的气氛。
新30师师属炮兵团阵地上,十二门德制leFH18榴弹炮和八门辽造十四年式山炮同时发出怒吼,配属的集团军重炮营四门美制M2A1榴弹炮也加入合唱。第一轮齐射的炮弹尚未落地,观测机飞行员就在电台里惊呼:"整个通天岭都在冒烟!"
日军前沿观察所里,军曹松本刚把望远镜贴到眼眶,就看到整片山脊炸开无数橘红色火球。150毫米榴弹砸在主峰岩壁上,爆风裹挟着碎石将三号机枪堡整个掀翻。"炮兵の反撃を要请する!"(请求炮兵反击!)他对着电话机嘶吼,却发现线路早已被炸断。
炮兵团观测哨内,计算兵飞快转动射表仪。"延伸射击,坐标H8到K6!"指挥官话音刚落,第二梯队火炮立即调整射角。这次落下的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这是配属的十门120毫米重迫击炮在实施覆盖射击。
通天岭反斜面阵地上,日军第113联队第三大队长竹内少佐发现情况不妙。他刚冲出掩体想组织疏散,就看到令人窒息的一幕:中国军队的炮火正像梳子般由南向北推进,每波炮弹都精准落在二线部队集结区域。发炮弹直接命中野战医院,绷带和断肢在硝烟中纷飞。
"これは制圧射撃だ!"(这是压制射击!)竹内对着通讯兵大叫,"让所有单位进入永备工事!"但为时已晚,集团军重炮营的240毫米榴弹炮开始发言。这些巨型炮弹带着火车经过般的轰鸣从天而降,一发就炸塌了半个山头,暴露在外的日军观察所连同里面的六个士兵瞬间消失。
炮击进行到四十分钟时,前沿突然升起红色信号弹。炮兵团立即变换战术,实施"弹幕徐进"。榴弹炮群以每分钟五发的速度向前延伸,山炮连则集中火力清除岩壁上的明显工事。有发炮弹正中日军弹药堆积点,引发的连锁爆炸将整片杉树林点燃,熊熊火光映红了天际。
当炮击终于停歇时,通天岭已变成月球表面。幸存的日军从废墟中爬出,机枪手北原震惊地发现:原先布防的七个重机枪阵地只剩两个还能运作。他刚要移动枪架,耳边突然响起尖锐的哨音——中国军队的步兵冲锋开始了。
此刻在山脚下,新30师89团先头营正跃出出发阵地。营长看着腕表对参谋说:"炮兵团给我们开了条血路,现在该我们去验收成果了。"他们踩着尚在发烫的焦土向前推进,脚下不时踩到被震碎的日军武器零件。
炮火开始延伸。88团团长(上校,陈启明)一声令下,主攻一营的官兵们如同猛虎出闸,沿着陡峭的北坡,向通天岭主峰发起了勇猛的冲锋。
起初,借助炮击的效果和冲锋的锐气,部队进展尚算顺利,突破了日军最前沿的一些障碍和简易工事。然而,当先头部队接近半山腰日军主防御地带时,真正的噩梦开始了!
日军隐藏在反斜面、岩洞、巨石后方和密林中的火力点,如同毒蛇般纷纷苏醒!九二式重机枪沉闷持续的射击声、九九式轻机枪清脆的点射声、三八式步枪精准的冷枪,以及掷弹筒和迫击炮弹不断落下的爆炸声,瞬间交织成一张密集的死亡之网!
子弹如同泼水般从高处倾泻而下,打在冲锋士兵周围的岩石和泥土上,噗噗作响,溅起阵阵烟尘。迫击炮弹不时在人群中炸开,破片横飞。
“营长!冲不上去!鬼子火力太猛了!”冲在最前面的连长对着步话机嘶吼,声音夹杂着爆炸声和士兵的惨叫声。
“找掩护!火力组,压制那个岩洞!”
“火箭筒!快!敲掉左前方那个机枪巢!”
进攻部队被死死压制在陡坡上,寸步难行。不断有士兵中弹,从山坡上滚落。第一次营级规模的冲锋,在付出惨重伤亡后,被迫中止。鲜血染红了通天岭北坡的泥土和岩石。
初战受挫,陈启明脸色铁青,但并不慌乱。他深知面对如此险要地形和坚固设防,蛮干只会增加无谓的牺牲。
“停止大规模冲锋!各连排分散,以班组为单位,利用地形隐蔽,用精确火力与敌对峙,消耗敌人!”他下令道,同时紧急呼叫师属炮兵,要求对新发现的日军火力点进行更具针对性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他再次派出了师里最精锐的侦察分队。“给我不惜一切代价,摸清楚鬼子主阵地的布防细节,特别是侧翼和结合部,看看有没有漏洞或者可以迂回的小路!”
师部侦察参谋李少陵带领的精干小队,利用夜色和浓密林莽的掩护,向通天岭侧后方迂回。他们接到的命令是:不惜一切代价,找到日军防线的“软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