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攻占朋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1945年4月中旬,通天岭,新一军新30师指挥所。

通天岭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去,浸透鲜血的泥土还散发着浓烈的死亡气息。新30师师长唐守治少将站在主峰之上,汗水和硝烟混合的污迹沾染在他坚毅的脸庞上,但他的目光却无比锐利,越过脚下日军遗留的破烂工事和焦黑的树干,投向了南方。

那里,下一个目标——朋赛(Pengsai),如同一块新的顽石,阻挡在通往腊戌的道路上。根据侦察和情报汇总,朋赛位于通天岭以南约十公里处,并非险峻山岭,而是一片相对平缓但密布着丘陵、林地和几个缅甸村落的区域。日军在此部署了约一个联队弱(因前期消耗,兵力可能不足)的兵力,由第56师团一名资深大佐指挥。他们吸取了外围据点失守的教训,并未将所有兵力龟缩于一点,而是利用朋赛地区的村落和起伏地形,构筑了多点支撑、相互呼应的纵深防御体系,企图通过弹性防御和节节抵抗,最大限度地迟滞消耗中国军队。

“通天岭是敲开了,但腊戌的东大门,还没完全踹开。”唐守治对聚集在临时师部的将领们说道,声音因疲惫而略显沙哑,但语气却斩钉截铁,“朋赛,就是这扇门后的第一道门槛。敌人学乖了,不再死守孤点,而是摆开了阵势,想跟我们打一场机动防御战。”

他走到简陋的沙盘前,手指划过朋赛地区:“总司令命令我师,乘胜前进,立即向朋赛地区发起进攻,务必击破当面之敌,为最终合围腊戌扫清障碍!”

“我命令如下:”

“以89团为左翼箭头,配属师属山炮一营、战防炮一连,沿朋赛以西的丘陵林地推进,负责扫清该区域敌军支撑点,并向敌侧后迂回,切断其与腊戌主城区的联系!”

“以88团(经通天岭血战,伤亡较大,但骨干尚存)为右翼箭头,配属部分工兵,沿相对平缓的东侧道路及村落攻击前进,负责正面牵制,并伺机突破!”

“以90团为师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扩大战果!”

“师属炮兵主力,由师部统一指挥,根据各团进展和召唤,提供及时火力支援!”

“此战,关键在于快、猛、活!要打破敌人的弹性防御,就要比他们更快、更猛、更灵活!都明白了吗?”

“明白!”众将领命,眼神中既有连续作战的疲惫,更有对胜利的渴望。

部队稍作休整补充后,立即兵分两路,如同两把钢刀,直插朋赛地区。

左翼89团率先与日军前哨警戒部队接火。战斗在稀疏的林地和丘陵间展开。日军果然改变了战术,他们不再固守孤立的坚固工事,而是以小队、中队为单位,依托散兵坑、临时挖掘的战壕和经过加固的民居,进行机动防御和短促突击。

89团先头营刚开始推进顺利,击溃了一股日军警戒小队。但当他们乘胜追击,进入一片看似平静的低洼林地时,突然遭到了来自三个方向的交叉火力射击!原来日军故意示弱,将先头部队诱入了预设的伏击圈。

“中计了!就地防御!”

“机枪抢占那个土包!”

“迫击炮!压制左前方树林里的敌人!”

营长反应迅速,部队立刻展开,与日军伏击部队激烈交火。日军火力凶猛,且不断有小股部队试图侧翼包抄,战斗一时间陷入胶着。89团团长意识到正面强攻困难,立刻命令该营稳住阵脚,同时派出另一个营,从侧翼更广阔的丛林地带进行迂回,试图打破僵局。

右翼88团的情况同样不轻松。他们沿着道路推进,沿途村落大多已被日军改造为堡垒,几乎每一栋房屋都可能射出冷枪,每一个街角都可能埋设地雷。日军还派出小股狙击手和爆破小组,不断袭扰88团的行军队列和后勤线,推进速度缓慢。

“工兵!前方路口,怀疑有地雷,仔细排查!”

“狙击手!注意清除房顶和树上的敌人!”

“各连交替掩护,逐屋清剿,不要冒进!”

曾经在通天岭正面硬撼敌军的88团,此刻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应对这种更加粘稠、更加考验耐心和细节的战斗。

初战的不顺让唐守治意识到,面对日军新的防御战术,必须改变打法。他命令各团:

“不要急于求成!稳扎稳打,采取‘剥笋’战术,由外向内,逐个拔除日军支撑点!”

“充分发挥我军炮火优势!各团炮兵观察所必须前出,为炮兵提供精确坐标,将日军据守的村落、林间阵地,一个一个给我轰平!”

“加强小分队突击能力,配属充足的自动火器和爆破器材,提高清剿效率!”

战术调整立刻见效。

在左翼,89团的迂回营成功绕到了伏击圈的日军侧后,发起突然袭击。正面部队同时加强攻势,里应外合,终于击溃了这股日军,歼敌近百,自身也付出了数十人伤亡的代价。在通天岭东侧的朋赛丘陵地带,89团三营正悄然执行一次大胆的迂回。营长亲自带着两个连,利用当地傣族向导提供的密道,在夜色掩护下,如同利刃般插入了日军伏击阵地的侧后。

凌晨时分,日军第113联队的一个加强中队正全力应对正面89团一营的凶猛进攻。中队长西村大尉的注意力完全被正面防线吸引,他刚刚将最后的预备队——一个轻机枪分队调往左翼,堵截中国军队的又一次连级冲锋。

就在这时,三营的冲锋号从其背后山腰骤然响起。

日军侧翼的机枪手宫本第一个发现异状,他看见几十个中国士兵如同鬼魅般从薄雾中显现,最近的距离他不到五十米。“後面!敌は後面にいる!”(后面!敌人在后面!)他的惊叫被爆豆般的枪声淹没。三营的捷克式机枪和大量的冲锋枪瞬间泼洒出密集的弹雨,精准地覆盖了日军的尾部阵地和迫击炮位。

3连连长李德仁几乎在同时听到了背后的枪声和号音。“迂回成功了!兄弟们,冲啊!”他猛地跃出弹坑,带着全连发起了决死冲锋。日军顿时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

西村大尉在指挥所里试图组织抵抗,但通讯已被切断。他眼睁睁看着一个中国士兵用手榴弹炸飞了侧翼的机枪组,另一个战斗小组则用火力封锁了交通壕,将他的部队分割成数块。士兵们在狭窄的战壕里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一时间刺刀的碰撞声、垂死的嘶吼声响彻丘陵。

战斗在一小时后基本结束。这股日军大部被歼,阵地前散落着近百具日军的尸体和大量破损的武器。三营也付出了数十人伤亡的代价,卫生员在硝烟中奋力抢救着伤员,缴获的日军急救包被迅速用在双方伤兵身上。

随后,89团转为稳扎稳打的清剿模式。在朋赛以西的丘陵地带,团属炮兵观测员紧随步兵前进。每当连排长通过电话或信号旗标识出顽抗的日军土木工事或机枪巢,后方的山炮和迫击炮便会发言。

一次典型的拔点作战中,三连在一个长满竹林的山包前被一挺隐藏极好的九二式重机枪压制。连长立即后撤,用信号旗指示目标。片刻之后,三发试射的75毫米山炮炮弹在竹林外围炸开。观测员通过望远镜修正参数:“方向向左0-05,距离减五十,效力射!”

紧接着,一个排炮齐射,整片竹林连同里面的机枪工事被炸得粉碎。炮火刚向后延伸,步兵便发起了冲锋,仅遭遇零星的抵抗,以极小代价夺取了阵地。

在这种“炮兵敲壳,步兵吃肉”的高效战术下,日军在朋赛以西的据点被逐一、系统地拔除。到了日暮时分,89团的战线已向前稳健地推进了数公里。

在右翼,88团的战术转变正在显现效果。他们放弃了极易遭伏击的主干道,转而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像梳子一样梳理着错综复杂的丛林与村落。

三营二排排长周海龙带着他的四十多名弟兄,正呈散兵线悄无声息地穿过一片香蕉林。尖兵突然举起拳头——前方棕榈树丛后露出竹篱笆的一角,那是一个名为“曼芽”的小村落。

“二班左翼,三班右翼,机枪组占领制高点。”周海龙低声下令。当士兵们猫腰包抄时,村口竹楼里突然喷出火舌——日军一个分队依托民房构筑了防御阵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