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第二次龙陵之战(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民国,开启救国救民之路》最新章节。

就在李锦的第一集团军在腾冲城内与日军进行着最后也是最惨烈的巷战,胜利曙光初现之际,南方的龙陵战场,经过近两个月的休整与准备,再次被战争的阴云笼罩。宋希濂将军的第十一集团军,在汲取了第一次攻击失利的惨痛教训后,于1944年8月中旬,再次对盘踞在龙陵的日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这一次,宋希濂和他的将领们,决心一雪前耻。

第一次进攻的失败,让第十一集团军上下深刻认识到,面对依托坚固工事和复杂地形的日军,仅凭勇气和正面强攻是远远不够的。在休整期间,宋希濂重新调整了部署和战术:

1.兵力方面除了原有的第71军(钟彬)、第2军(王凌云)外,又将作为预备队的第8军荣誉第1师等部队调往前线,增强了攻击力量。

2. 炮兵集中使用: 尽力克服后勤困难,将集团军内大部分火炮统一指挥,试图在关键地段形成局部火力优势,重点轰击日军的外围支撑点,如广林坡、老东坡、张金山等。

3. 战术调整: 强调步炮协同,要求步兵在炮火延伸后迅速接敌,减少在日军火力下的暴露时间。同时,鼓励小股部队的夜袭和迂回渗透,以破坏日军的防御稳定性。

4. 后勤努力: 投入大量工兵和民工,拼命维护和改善通往龙陵的道路,尽管雨季的泥泞使得这一工作收效甚微,但后勤部门仍在竭尽全力向前线输送弹药和给养。

攻击发起前,宋希濂召集各部师以上将领,进行了战前动员。“龙陵,乃滇缅公路之锁钥,亦是我十一集团军之荣誉所在!前次受挫,乃天时不利,准备未周。此次,望诸君同心戮力,务必攻克龙陵,以慰牺牲将士之英灵,以报国人殷切之期望!”

8月14日拂晓,第十一集团军第二次对龙陵的总攻,在依然阴郁的天气中打响。

第十一集团军集中起来的火炮再次发出了怒吼。这次炮击比第一次更为猛烈和持久,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广林坡、老东坡等日军阵地。然而,阴沉的雨幕和低矮的云层依然如同厚重的幕布,严重阻碍了炮兵观测员的视线。尽管炮火声势浩大,将山坡表面的泥土翻了一遍又一遍,但许多深藏于反斜面或经过巧妙伪装的土木混合工事(内部用圆木支撑,顶部覆盖厚土和草皮)在弹雨中得以幸存。日军士兵蜷缩在相对安全的掩体内,等待着炮击结束。

日军阵地,广林坡主碉堡内,空气中弥漫着硝烟和尘土的味道。军曹小林久夫对着电话筒声嘶力竭地吼叫,电话线时断时续:“莫西莫西!前沿观测所!敌炮火猛烈,正面斜坡工事受损,但主堡无恙!各员待机,准备迎击步兵!”

他放下电话,对碉堡内的机枪手喊道:“坂田!记住射击次序,先打拿指挥旗的!” 机枪手坂田一郎深吸一口气,将脸颊贴在了九二式重机枪冰冷的枪托上。

炮火刚刚向纵深延伸,泥泞中便响起了尖锐的哨音和军官的呐喊。

“弟兄们!冲上去!拿下广林坡!”第71军87师260团一营营长李振国挥舞着驳壳枪,第一个跃出冲锋阵地。他的声音嘶哑却充满力量。

士兵们穿着湿透的、沾满泥浆的军装,踩着没过脚踝的泥泞,再次向那片吞噬了无数战友生命的高地发起了冲锋。这一次,他们的进攻显得更有章法。连排长们努力指挥部队利用弹坑和地形起伏,以班为单位交替掩护,滚动前进。

“二班,左边压制!三班,右边迂回!快!” 三连长赵大河依托在一块岩石后,声嘶力竭地指挥着。士兵们手中的中正式步枪和捷克式轻机枪开始向日军阵地喷吐火舌,试图压制可能复活的火力点。

然而,日军的火力网再次苏醒。从广林坡主峰、侧翼山腰幸存下来的射击孔里,九二式重机枪沉闷的“咯哒咯哒”声和九六式轻机枪急促的“哒哒哒”点射声骤然响起,编织成死亡的罗网。

“噗噗噗…”

子弹钻进泥土和人体,不断有士兵在冲锋途中倒下。

“医务兵!这边!”

有士兵看着身边倒下的战友,发出悲愤的呼喊。但冲锋的队伍没有停止。一部分英勇的士兵成功突进到了日军前沿战壕附近。

“手榴弹!给我扔!”

班长王老夯吼道,率先将一颗巩式手榴弹甩进了日军战壕。爆炸声后,他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第一个跳进了战壕。其他士兵紧随其后,狭窄的战壕内瞬间爆发了惨烈的白刃战。

“杀!”

“天闹黑卡板载!”

双方士兵的怒吼、刺刀碰撞的铿锵声、垂死者的惨嚎交织在一起。在泥泞和血泊中,士兵们用刺刀、枪托、工兵铲甚至牙齿进行着最原始的搏杀。中国士兵李振国营长也冲了上来,用驳壳枪连续射击,撂倒了两个试图反扑的日军。

我方士兵一度冲上了广林坡主峰,一面残破的军旗被插在了最高点。然而,胜利是短暂的。

日军指挥官迅速调动预备队。隐藏在反斜面的日军士兵,在军官的驱赶下,发出了野兽般的嚎叫,发起了凶狠的反冲击。

“板载!板载!”的狂呼声从山坡另一侧传来。

刚刚经历苦战、占领阵地的我方士兵还来不及巩固工事,弹药也在激烈的战斗中消耗殆尽。

“弹药!谁还有手榴弹?”一个士兵焦急地喊道。

“连长,子弹快打光了!”另一个士兵报告。

李振国看着蜂拥而上的日军,又看了看身边所剩无几、疲惫不堪的士兵,心如刀绞。通讯兵试图联系后方请求炮火支援,但电台在混乱中已被损坏。

“营长!鬼子太多了,顶不住了!”

一个满身是血的排长喊道。

在日军绝对优势兵力的亡命反扑下,缺乏弹药和援军的中国士兵们,被迫放弃了用巨大牺牲换来的阵地,相互搀扶着,且战且退,再次撤下了广林坡。

山坡上,又一次铺满了双方士兵的尸体。雨水无情地冲刷着战场,血水汇成涓流,浸透了这片饱受摧残的土地。第二次进攻,再次以惨烈的代价和功败垂成告终,广林坡依然牢牢控制在日军手中。

在龙陵西南方向的风吹坡和三官寨等地,第2军的部队同样对日军发起了凶猛的牵制性攻击。这里的战斗同样惨烈。

在风吹坡,日军一个中队依托坡顶的一座废弃的石头寨子和周围错综复杂的石灰岩溶洞构建了防御。第2军某团一营负责主攻。士兵们沿着植被稀疏、坡度陡峭的山坡向上仰攻,完全暴露在日军的火力之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