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上船(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众将士,随我杀!”
关羽、张飞、赵云各自呼喝一声,也带着本部仅剩的百余骑兵,如三道离弦的利箭,紧随陆瑁之后,义无反顾地朝着曹军冲杀而去!
一时间,江岸边杀声震天,血腥气冲天而起。
陆瑁一马当先,如同一柄烧红的利刃,狠狠地扎进了曹军的阵列。他手中梅花枪使得狂猛无比,根本不与士卒纠缠,硬生生冲开曹军前锋,直面数员曹营大将。
“狂徒休走!”
张辽见又是此人,又惊又怒,长戟挟着风雷之势,当头劈落!夏侯惇亦是怒喝一声,长枪疾刺,角度刁钻,直取陆瑁肋下!夏侯渊更是挥舞大刀,从旁协同,刀光凛冽如雪!
三人合力围攻,势要将这个胆大包天的拦路之人,瞬间斩于马下!
不料陆瑁竟是悍不畏死,长枪使得密不透风,时而以力破巧,猛砸硬挡,震得三人兵器嗡鸣;时而又灵巧拨开,避实击虚。他在三人的围攻下左冲右突,竟让张辽三人一时有些手忙脚乱,阵脚微有松动。
张辽心中大骇,此人刚经历长坂坡的血战,竟还有如此体力与凶威!他的枪法大开大合,却又暗藏精妙变化,当真是生平罕见之强敌!
几乎就在陆瑁接战的同时,另一边,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已与张合的长枪轰然相撞!
“铛——!”
一声震耳欲聋的金铁交鸣,火星迸射如雨!
张合只觉得一股排山倒海般的沛然巨力,沿着枪杆疯狂传导而来,震得他双臂发麻,虎口瞬间崩裂,鲜血直流,险些握不住兵器!他心中惊骇欲绝,这红脸长髯的汉子,力量怎会如此恐怖!
关羽却是面沉似水,丹凤眼微眯,刀势却一招紧似一招,一刀重过一刀,连绵不绝,毫无花巧,就是纯粹的力量碾压,逼得张合只能全力招架,步步后退。旁边的文聘几次想要上前策应,都被关羽看似随意,实则算准时机的刀锋掠过,惊出一身冷汗,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切入时机,只能在外围干着急。
“呔!俺老张在此,哪个不怕死的敢上前来!”
张飞的咆哮声如同晴空霹雳,丈八蛇矛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带起一阵阵呼啸的恶风。李典、乐进二人合力围攻,却被张飞一个人杀得左支右绌,叫苦不迭。
张飞的招式大开大合,凶猛异常,矛影重重叠叠,时而横扫千军,时而毒龙出洞,每一击都逼得李典、乐进不得不全力格挡,连坐下战马都有些不安地连连后退。李典试图指挥士卒上前围攻,却被张飞一个凶狠的横扫逼退数步,乐进趁隙抢攻,也被张飞反手一矛砸在兵器上,震得手臂酸麻,险些脱手。两人额头见汗,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黑脸莽汉简直就是一尊移动的煞神,别说突破,能在他手下自保已是万幸!
赵云那边更是激烈,他一人独战许褚、曹仁两员悍将。
许褚的重锤势大力沉,每一击都带着万钧之力,砸得空气嗡嗡作响;曹仁的重刀亦是刚猛无匹,刀刀不离赵云周身要害。
赵云却是不慌不忙,手中亮银枪灵动异常,点、刺、拨、缠,招式精妙迅捷。他时而如蜻蜓点水,以极小的力道卸开许褚的重锤;时而如游鱼穿梭,在曹仁狂风暴雨般的刀锋中从容闪避。偶尔枪出如电,直刺二人招式衔接的破绽,逼得许褚、曹仁不得不狼狈回防。
三人战作一团,兵器碰撞声密集如雨,火花不断闪现。许褚越打越是心惊,又想起了在当阳坡上被赵云戏耍吊打的憋屈感觉,更是怒火中烧,招式也越发没了章法。曹仁亦是眉头紧锁,他配合许褚强攻,却感觉如同重拳打在棉花上,始终难以真正威胁到赵云。
曹军的虎豹骑虽然精锐,数量也远超对手,但此刻面对这四员舍生忘死的绝世猛将,以及他们身后那百余名以命相搏的亲兵,前进的势头竟被硬生生遏制住了!主将受阻,后续部队也难以展开。
江岸边,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受伤者的哀嚎声、战马的悲鸣声交织在一起,地面很快被鲜血染红,断裂的兵器和倒毙的士卒随处可见。这场惨烈异常的阻击战,为江上正在撤离的刘备和百姓,赢得了宝贵无比的喘息之机。
陆瑁等人越战越勇,竟杀得当面之敌连连后退,曹军精锐如虎豹骑,一时也无人能挡其锋芒。眼见刘备等人已陆续登船,战船即将离岸,陆瑁、关羽、张飞、赵云在乱军中对视一眼,瞬间明白了彼此的意念。
四人各自奋力一击,逼退对手,随即不再恋战,开始交替掩护,且战且退,也依次在亲兵的接应下,撤上了早已等候的船只。
江岸之上,曹操立马远眺,看着刘备的船队渐行渐远,最终化为江心的一片黑点,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那叹息中,有不甘,有懊恼,亦有一丝藏不住的欣赏。
“哎……”他声音低沉,对身边的众将道,“今刘备一走,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此人百折不挠,又得关、张、赵、陆此等绝世虎将,更有诸葛亮运筹帷幄,日后必为我心腹大患。”
他勒转马头,眼中的波澜终究化为一代枭雄的决断与冷静。
“罢了!全军撤退,回襄阳!荆州初定,尚有诸多事务要处理,不可在此久耗。”
滔滔江水之上,战船破浪而行。
船舱之内,终于脱离险境的众人,精神一松,无尽的疲惫便如潮水般涌了上来。
关羽请刘备在主座坐定,看着兄长那满是尘土与倦容的脸,又环视了一圈,丹凤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与担忧:“大哥,二嫂为何不见?”
刘备闻言,刚刚平复的心情再次被悲痛淹没,他眼圈一红,将当阳长坂坡之事,赵云如何血战,糜夫人如何为不拖累众人而投井自尽,一五一十地向关羽诉说了一遍。
关羽听罢,长髯微颤,手紧紧握住青龙偃月刀的刀柄,闭上双眼,一言不发,但那紧绷的下颌,已显露出他内心的滔天悲愤。
正说间,忽听船外鼓声大作,只见大江南岸,一支规模庞大的船队正顺风扬帆,如过江之鲫,浩浩荡荡而来。
刘备大惊,以为是江东水师,急忙出舱查看。
船队来到近前,只见为首一艘大船的船头,立着一人,白袍银铠,面容虽显稚嫩,却自有一股英气。那人见到刘备,脸上露出激动之色,大声喊道:“叔父别来无恙!小侄刘琦,在此等候多时了!”
刘备往前一望,看清来人,心中大喜过望,连忙命船只靠近。
刘琦快步来到刘备船上,一见面便跪倒在地,泣不成声:“听闻叔父为曹操所困,小侄寝食难安,特尽起江夏水军前来接应,万幸叔父平安无事!”
“好孩子,快快请起!”刘备连忙将他扶起,心中百感交集,遂合兵一处,继续前行。
这时,江西南岸上游,又有十数艘战船一字排开,乘风破浪,唿哨而至。刘备再次出舱眺望,只见为首船头之上,端坐一人,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面如冠玉,神态自若,仿佛不是在逃难,而是在游览江景。不是卧龙诸葛亮,又是何人!他背后,则恭敬地立着孙乾。
“军师!”刘备大喜,慌忙请诸葛亮上船,急切地问道:“军师缘何在此?”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有安定人心的力量:“亮自至江夏,便先令云长将军率部分水师于汉津口等候接应。亮料定曹操必然会亲率精锐追赶,主公兵少,必不能从大路走江陵,定会斜取汉津渡口。故而,亮特请公子尽起江夏水军,先来接应叔父。而亮则亲自往夏口,再调集所有能动用的船只兵马,前来相助,以防万一。”
一番话,条理清晰,将所有变化尽数算在其中。
刘备闻言,抚掌大悦,心中最后一丝阴霾也烟消云散:“得军师,实乃备之大幸也!”
这时,一身甲胄、杀气未消的张飞与赵云,带着一个刚刚沐浴更衣、换上了一身崭新青衫的青年,朝着刘备与诸葛亮缓缓走来。
那青年,正是陆瑁。
他卸去了满身血污,露出了本来的面目。身形挺拔,剑眉星目,虽因力战而面带倦色,但一双眸子却亮如寒星,自有一股英武之气。
他跟在二将身后,远远就看到了一身锦袍的刘备,正含笑望着他们这边。
而在刘备身旁,立着的那位羽扇纶巾之士,无疑便是他神交已久的诸葛孔明。
“诸位,”诸葛亮目光落在陆瑁身上,眼中带着一丝好奇与探究,微笑着问道,“这位壮士仪表不凡,不知是?”
关羽立于刘备身侧,那双丹凤眼也早已在陆瑁身上打量了许久,抚着长髯笑道:“大哥,军师不问,我也早想问了。这位小兄弟是何方神圣?竟能与子龙并驾齐驱,于万军之中杀个七进七出,当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赵云与张飞并未言语,他们虽与陆瑁并肩死战,建立了生死情谊,但对于陆瑁的来历,确实也是一无所知。
众人目光汇集,陆瑁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对着在场众人一一拱手,声音朗朗。
“在下重新介绍一下。在下陆瑁,字子璋,本为江东吴郡陆氏子弟,家兄乃陆逊,陆伯言。”
“陆逊?”刘备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可是那如今在东吴孙权帐下,屡献奇策的陆逊?”
“正是。”陆瑁点头道,“家父乃江东名士陆骏。只是在下六岁那年,随家父出游时不幸与家人走失,从此流落他乡,辗转至荆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