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上船(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都露出了然之色,但新的疑问也随之而来。

关羽捋须,丹凤眼微眯,审视着陆瑁:“既如此,贤弟这一身惊世骇俗的武艺,又是从何而学?陆氏乃江东大族,以儒学传家,似乎并不以武功见长。”

这个问题,也是所有人心中最大的好奇。

“此事说来话长。”陆瑁眼中露出一丝追忆与敬重,“在下流落江陵之后,饥寒交迫,险些饿死山林。幸得一名隐世高人搭救,并收我为弟子。他不仅传我兵法韬略,还传我一套《霸王枪法》,并将此枪——大汉冠军侯霍去病曾用过的梅花枪,传给了我。我随恩师在山中苦修十余载,方有今日这点微末武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霸王枪法》?冠军侯的兵器?”众人闻言,无不惊叹,这来历,竟是如此传奇。

刘备更好奇了,追问道:“不知令师是何方高人?竟有如此通天彻地之能?”

陆瑁神情一肃,对着众人再次深揖一礼,一字一顿地说道:“家师,乃鬼谷一脉当代传人,世人称其为——鬼谷子。”

“鬼谷子!”

这两个字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耳边炸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徐庶,甚至连一向镇定自若的诸葛亮,眼中都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震惊!

鬼谷一脉,神龙见首不见尾,其传人皆是能搅动天下风云的绝世奇才!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哪一个不是名垂青史、权倾天下的人物!

“正是。”陆瑁平静地回答,“只是家师行踪飘忽,如神龙见首不见尾。他传我武学谋略之后,便言我尘缘未了,命我入世历练,而后便飘然离去,不知所踪。”

刘备强压下心中的震撼,他看着陆瑁,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子璋既是陆逊之弟,师承又如此惊人,不知为何会选择相助于我,屈身于我这败军之中?”

“此事说来话长。”陆瑁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众人,诚恳地说道,“当初,家师也曾问过我同样的问题。我之所以选择皇叔,有三点缘由。”

“其一,在下虽为江东陆氏子弟,但自幼失散,与家兄陆逊已有十余年未见,对江东陆氏,说实话并无多少感情。且我观东吴孙权,虽为一时人杰,然性多疑,其朝中党争不断,非我用武之地。”

“其二,家师曾为我剖析天下大势,言曹操虽强,却是汉贼,挟天子以令诸侯,非是明主。我若投之,不过是助纣为虐。”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刘皇叔仁德之名,传遍四海。我从樊城开始,便一路跟随。亲眼所见,皇叔为保全百姓,不惜置自身于险地,数次放弃突围良机。此等仁德之心,天下谁人能及?陆瑁虽不才,却也知何为大义!汉室衰微,天下苍生涂炭,唯有皇叔心怀汉室,仁德义举,能继大统,安抚万民。陆瑁愿追随主公,凭手中长枪,为皇叔扫平奸佞,重振汉室江山,共图大业!”

一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掷地有声。

刘备闻言,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喜悦,他快步上前,紧紧握住陆瑁的双手,深深一揖:“子璋既是鬼谷高徒,又身怀绝技,更有如此匡扶汉室之大志!若肯不弃备之微末,随我征战,实乃备之大幸,亦是天下苍生之幸也!”

陆瑁急忙还礼:“能为皇叔这等明主效力,乃陆瑁毕生之愿!”

船舱之内,气氛一片热烈。

然而,就在此时,一个冰冷的声音,如同一盆冷水,浇了下来。

“子璋既为东吴陆氏子弟,其兄更是孙权帐下重臣。谁能担保,你不是孙权派来我军中的细作?”

说话的,正是从刚才起便一直沉默不语的关羽。

他丹凤眼一眯,目光如刀,死死地盯着陆瑁。

帐中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重新聚焦在了陆瑁身上,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面对关羽这毫不留情的质问,陆瑁却是不慌不忙,他松开刘备的手,转身面向关羽,神色坦然地回道:“云长将军之疑虑,在情理之中。陆瑁只说两点。”

“第一,若我是细作,今日在长坂坡,又怎会与子龙将军一同,在数十万曹军之中拼死冲杀,保护少主?我只需稍有异动,少主与子龙将军便性命难保。”

“第二,”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了几分,“若我真心投敌,或有歹意,只需在方才汉津口死战之时,于背后稍施小计,莫说主公,在场的诸位将军,又有几人能安然站在此处?”

赵云立刻出言相助,声音铿锵有力:“云长!子璋之言不虚!今日长坂坡,若非子璋兄弟与我并肩死战,云与少主,绝无可能生还!他斩杀的曹将,不下数十员,若非真心,岂能做到如此地步!”

张飞也瓮声瓮气地说道:“二哥,俺虽然脑子笨,但俺信俺的眼光!这陆兄弟是个好汉子!是条响当当的汉子!能跟俺们一起玩命的,就绝不是孬种!”

关羽听着众人的话,再看看陆瑁那坦荡磊落的眼神,他沉默了。他缓缓地捋着自己的长髯,那双锐利的丹凤眼中的敌意,终于渐渐消散。他没有再说话,但沉默,已然代表了他的认可。

刘备见状,哈哈大笑,打破了这紧张的气氛,他再次拉起陆瑁的手,亲切地说道:“好了!自今日起,子璋便是我刘备的自家兄弟!休要再提什么细作之言!”

陆瑁又道:“我今日所言身世,乃实情相告,并无半分隐瞒。若云长将军心中仍存疑虑,大可派人前往江东查证。我陆瑁行事,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自无所畏惧!”

他这番话说得是掷地有声,目光坦然地直视着关羽,非但没有被质问的窘迫,反而带着一股磊落的傲气。

刘备见状,放声大笑,那笑声爽朗,瞬间冲散了船舱内最后一丝紧张的气氛。他重重地拍了拍陆瑁的肩膀,赞道:“子璋真乃豪杰也!我观你忠心耿耿,义薄云天,今日为保我子嗣,不惜以命相搏,此等真心,日月可鉴!云长,休要再疑了!”

张飞也跟着瓮声瓮气地嚷道:“就是!二哥你也忒小心了!今日长坂坡,子璋兄弟是跟着咱们一起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这份情谊,是拿命换的!他要真是细作,咱们的脑袋早就被曹操当球踢了!能一起玩命的,就是俺老张的生死兄弟!”

关羽看着陆瑁那不卑不亢、坦荡无畏的神情,又听了大哥和三弟的话,心中那最后的一丝疑虑也终于烟消云散。他缓缓捋着长髯,那双微眯的丹凤眼中的审视与锐利,渐渐化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他对着陆瑁,郑重地、缓缓地点了点头,虽未言语,但这个动作,已胜过千言万语。

刘备见状,心中大慰,连忙拉着陆瑁和关羽的手,笑道:“好了!此事休要再提!自今日起,我等多了一位能与云长、翼德、子龙并肩的兄弟!当浮一大白!来,先不说其他的了,军师,我们还需商议一下,如何破解眼下之危局,击破曹贼!”

众人落座,气氛再次变得严肃起来。

诸葛亮轻摇羽扇,胸有成竹地说道:“主公,亮有一计。夏口城池坚固,钱粮充足,足以久守。请主公暂且移驾夏口屯兵,以为根本。”

他顿了顿,又转向刘琦:“公子可自回江夏,加紧整顿战船,收拾军器。江夏与夏口,一在江北,一在江南,互为犄角之势。如此,曹操若攻夏口,则江夏可出兵袭其后;若攻江夏,则夏口可渡江断其粮道。两地相互策应,方能抵挡曹操数十万大军。若我等尽数归于江夏一处,则目标过大,势单力孤,反为不美。”

刘琦闻言,深以为然,拱手道:“军师之言甚善,小侄茅塞顿开。但……愚意以为,叔父与诸位将军连日血战,将士疲敝,百姓惊魂未定。江夏城防更为稳固,不如请叔父暂至江夏休整。待整顿好军马,安抚了百姓,恢复了元气,再回夏口驻扎,亦是不迟。”

刘备听着刘琦的话,目光扫过舱内众人疲惫不堪的脸,又想起了那些在江风中瑟瑟发抖的百姓,心中一软,点头道:“贤侄此言,亦是老成之见。也罢,我等便先往江夏,休整一番。”

他站起身,看着赵云和陆瑁那几乎快要站不稳的身影,声音温和了许多:“好了,大家今日都奔波劳累了一天,尤其是子龙和子璋,早已是筋疲力尽。都散了吧,先回去好生歇息,养足精神,明日再议大事。”

“遵命。”

众人皆起身行礼,陆续散去。船舱之内,很快便只剩下了刘备、诸葛亮、徐庶和陆瑁四人。

刘备正欲离开,却见陆瑁依旧站在原地,并未动身,不由好奇地问道:“子璋,你力战一日,已是油尽灯枯,为何还不去休息?”

这时,陆瑁上前一步,对着刘备和诸葛亮深揖一礼,目光灼灼地望着诸葛亮,说道:“主公,在下……想斗胆向军师讨教一二,不知可否?”

刘备一愣,随即哈哈一笑,眼中满是欣赏。这年轻人,不光武勇,还好学上进,当真是块璞玉。

“嗯,好!你与军师皆是当世奇才,是该好好聊聊。”他欣慰地点点头,转身对徐庶道,“元直,你也随我一路逃难,受尽了苦楚,也快下去歇息吧。”

徐庶对着刘备和诸葛亮拱了拱手,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低声道:“是,主公。”说罢,便也退了出去。

船舱内,只剩下了诸葛亮与陆瑁二人。

诸葛亮手持羽扇,含笑看着眼前的青年,那双仿佛能洞察万物的眸子里,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不知子璋深夜寻亮,所为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