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周瑜(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辅佐汉室,重振三国》最新章节。
鄱阳湖的水战操练刚刚结束,周瑜一身微汗,风尘仆仆地赶回柴桑府邸。他刚换下那身沾了江风水汽的铠甲,亲兵便匆匆入内,声音中带着一丝激动与紧张,禀报道:“启禀大都督!府外,子敬先生领着刘备的军师诸葛亮,以及那位在当阳长坂名声大噪的陆瑁将军,前来求见!”
周瑜正在擦拭佩剑的手微微一顿。
“哦?他们来了。”
他语气平淡,仿佛早已料到。事实上,从他决定接受主公托付,总领抗曹之事起,他就在等待这一刻。刘备想联盟,就必须派他最有分量的人来。而这个“最有分量的人”,毫无疑问,便是那位传说中的“卧龙”。
“知道了,请他们稍候,我即刻便至。”
周瑜将佩剑归鞘,从容地整理了一下衣冠。镜中,映出一张俊美绝伦却又英气逼人的脸庞。他知道,接下来的会面,不仅是两个政治集团的谈判,更是他与诸葛亮之间,一场无声的较量。
府门之外,鲁肃正压低声音,面带焦虑地对二人做着最后的叮嘱:“孔明先生,子璋,我家公瑾……他虽雅量高致,却也心高气傲,稍后还望二位……”
他的话还未说完,府门大开,周瑜已大步流星地迎了出来。三人立刻停下话语,齐齐望去。
陆瑁抬眼望去,心中亦是暗赞一声。眼前的周瑜,身姿挺拔如松,面如温润美玉,一双星眸明亮而锐利,仿佛能洞穿人心。那眉宇间的勃发英气与举手投足间的自信从容,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丝毫没有一丝武将的粗犷,却又蕴含着执掌千军万马的滔天气势。这,便是传说中令江东女子倾心、令天下英雄侧目的“美周郎”,果然名不虚传。他不像一个将军,更像一位佩剑的王者。
“子敬,辛苦了。”周瑜率先向鲁肃拱手,声音朗阔如钟,带着一种让人心安的沉稳。
“公瑾!”鲁肃连忙还礼,脸上带着他一贯的憨厚笑容,侧过身,郑重引荐道:“公瑾,我为你介绍。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卧龙先生,诸葛孔明。站在他旁边的,便是在当阳长坂威震曹胆的陆瑁陆子璋将军,他也是伯言的亲弟弟。”
说完,他又转向诸葛亮和陆瑁,语气中充满了敬意:“孔明先生,子璋,这位便是我江东的擎天玉柱,八十一州军民的守护神,大都督周瑜周公瑾!”
诸葛亮与陆瑁同时拱手,深深一揖:“见过大都督。”
周瑜脸上立刻绽放出如春风般的笑容,丝毫不见丝毫位高权重的倨傲,亦是郑重地拱手回礼:“孔明先生大名,瑜在江东亦如雷贯耳。子璋将军于万军之中救主,面对曹氏五员大将围攻而面不改色,这份胆魄与武勇,亦让瑜钦佩不已。”
他的目光先是在诸葛亮身上停留片刻,那目光带着审视,却又恰到好处地化为欣赏,随即又扫过陆瑁,眼中透出真诚的赞许。这份恰到好处的礼节与气度,瞬间便拉近了彼此的距离。
“外面风大,并非待客之道。两位,子敬,里面请。”
一行人随周瑜进入府中正堂。府内陈设雅致,古朴大气,墙上挂着利剑与兵书,角落里静置着一张古琴,空气中甚至还飘散着淡淡的墨香。这里不显奢华,却处处透着主人文武双全、品味不凡的特质。
分宾主落座,侍女奉上香茗。
鲁肃心中焦急,率先放下了茶盏,神色郑重地开口:“公瑾,如今主公已将抗曹重任全权托付于你,我等皆以公瑾马首是瞻。只是,曹军势大,我江东上下人心惶惶,不知公瑾对眼下战局,可有定计?”
周瑜闻言,并未立刻回答。他修长的手指优雅地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拨开水面上的浮沫,从容地呷了一口,再缓缓放下。就在这短短的几个动作之间,他身上那股从容不迫、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度,已经深深感染了在场众人。
他抬起眼,脸上是成竹在胸的笑容:“子敬不必忧虑。曹操此番南下,号称拥兵八十万,沿江而下,声势滔天,看似要将我江东一口吞下。但在瑜看来,这不过是虚张声势,用来恫吓我江东鼠辈的伎俩罢了。”
他伸出两根手指,语气笃定地说道:“真正能让他投入到与我江东决战的兵力,我看,顶多也就二十余万。”
“什么?!”鲁肃闻言大惊,险些从席上站起,“此言怎讲?曹军号称八十万,就算其中多有夸大,也不至于悬殊至此吧?”
周瑜淡然一笑,他站起身,走到一旁的巨幅地图前,信手拈来,指点江山:“子敬你想。其一,许昌、邺城、洛阳,此乃曹氏经营多年的根本之地,岂能不留重兵?如今荀彧坐镇许昌,名为安抚中枢,实则是为曹操看守后院。为何?因为西凉的马腾、韩遂,那两头饿狼,可一直盯着中原这块肥肉!一旦曹操主力尽出,后方空虚,他们岂能不趁虚而入?这几处加起来,为防万一,少说也要抽调十万精锐吧?”
“其二,襄阳。”他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的襄阳位置,“此地乃荆襄门户,更是他曹操大军北归的咽喉要道!一旦襄阳有失,被我军截断,他这数十万大军便成了瓮中之鳖,尽数要葬身于江南!如此性命攸关之地,曹操便是再自信,也绝不敢掉以轻心。我料他必以心腹大将曹仁,率重兵驻守,这又得耗去他数万兵马。”
“其三,人心。”周瑜的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他新得的荆州九郡,人心未附。那些荆州世家大族,如蒯、蔡之流,不过是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岂会真心为他卖命?曹操要稳住这片新占之地,防止地方生乱,必然要分派一支可观的兵力,四处弹压,监视那些心怀叵测的荆州旧臣。这林林总总加起来,又得多少人马?”
“其四,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的目光转向地图上江东的位置,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我江东水师,才是他曹操此行真正的噩梦!他岂能不防备我军趁他主力南下之际,从合肥、寿春一线,直捣其腹心,给他来个釜底抽薪?我料定,乐进、李典等人,必然早已陈兵淮南,不敢稍有异动。此路兵马,亦不可或缺。”
他逐条分析,条理清晰,逻辑缜密,语气从容笃定,仿佛曹军的所有部署都已在他面前的沙盘上清晰呈现。鲁肃听得是连连点头,脸上的忧色不知不觉间已去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钦佩与信服。
陆瑁更是听得心潮澎湃,暗自钦佩不已。他原以为周瑜只是演义中所描绘的那般,风姿过人,精通音律,却心胸狭隘。今日一见,方知其不仅有帅才之貌,更有经天纬地之韬略!与军师相比,二人风格迥异,军师之谋,如行云流水,羚羊挂角,无迹可寻;而这大都督之略,则如高山磐石,堂堂正正,稳扎稳打,将一切变数都纳入算中。如此才能之人,又岂是那等善妒之辈?演义小说,果然误人!
一番话说完,周瑜缓缓走回席位,重新端起茶盏,目光却温和而锐利地转向了自始至终安静聆听、神色淡然的诸葛亮,微笑道:“瑜之一点浅见,倒是让孔明先生见笑了。不知先生以为,在下所言,可还有疏漏之处,需要补充?”
一时间,堂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诸葛亮那张平静无波的脸上。这看似谦逊的询问,实则是一场最高级别的智慧交锋的开始。整个正堂的空气,仿佛在这一刻,都凝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