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豪尔赫·保罗·雷曼:巴西首富的“并购喜剧人”发家史(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记忆的声音》最新章节。

作为巴西首富、全球食品饮料界隐形霸主,豪尔赫·保罗·雷曼(Jorge Paulo Lemann)的人生堪称一部“用网球拍打江山,靠啤酒瓶装钞票”的荒诞商战剧。

从被哈佛劝退的网球少年到掌控3000亿美元帝国的“并购狂魔”,他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满黑色幽默与反套路智慧。

第一节:叛逆青春:从网球拍子到金融算盘

哈佛“劝退生”的逆袭

雷曼年轻时以网球特长生身份进入哈佛,但学业一塌糊涂,差点因挂科被劝退。

教授嘲讽他:“你挥拍的速度比做数学题快100倍。”

他反手自黑:“至少我挥拍能打出钱来。”

最终用三年混到经济学学位,靠的不是智商,而是球场赌局赢来的生活费。

他曾在网球场上与对手打赌:“谁输一局就请对方喝一周啤酒。”

结果用赌来的啤酒钱付清了学费账单,堪称“最硬核的勤工俭学”。

戴维斯杯的“商业启蒙”

代表巴西参加戴维斯杯时,他因输球被观众扔香蕉皮,灵机一动捡起来卖给当地果汁厂,赚到人生第一桶金。

他悟出真理:“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把失败物变废为宝。”

赛后他成立“香蕉皮回收公司”,专门收集体育赛事垃圾,转卖给食品厂当原料。

虽然公司仅存活六个月,却让他彻底摆脱了“运动员只能靠体力吃饭”的偏见。

第二节:投行时代:巴西版《华尔街之狼》

“高盛学徒”的骚操作

1971年,雷曼收购里约一家濒临破产的经纪公司,改造成巴西版高盛——加兰蒂亚投行(Banco Garantia)。

他要求交易员穿短裤上班,理由是:“西装只会让人装正经,短裤才能激发赌徒本能。”

结果公司年利润飙升300%,成为南美金融界神话。

员工吐槽:“我们每天像在沙滩派对上炒股,但账户余额确实在疯狂增长。”

雷曼还规定:午休必须打沙滩排球,输的人负责买全公司下午茶。

股灾中的“反向跑路”

1998年巴西股灾,加兰蒂亚亏掉1亿美元,雷曼却把公司以6.75亿美元高价卖给瑞士信贷。

签约时他调侃买家:“你们买的是我的短裤文化,记得给空调开足冷气。”

瑞士信贷高管后来回忆:“我们以为买的是南美金融巨头,结果接手了一群穿短裤的疯子。”

雷曼用这笔钱成立了3G资本,开启全球并购狂潮。

第三节:啤酒帝国:从贫民窟酒厂到全球扛把子

收购啤酒厂的“醉酒逻辑”

1989年,雷曼收购负债累累的布哈马啤酒厂,只因喝醉后觉得“破产公司的财务报表像啤酒沫一样可爱”。

接管后他让高管每天喝自家啤酒上班,美其名曰“沉浸式品控”。

结果6年内市场份额从30%飙到65%。

他甚至在董事会安装啤酒自动贩卖机,理由是:“决策前必须清醒,决策后必须微醺。”

“反向殖民”欧洲贵族

2004年,他带着巴西土炮啤酒厂安贝夫(AmBev)杀入欧洲,收购比利时百年贵族酒厂英特布鲁(Interbrew)。

比利时人抗议:“我们祖传配方不能交给穿人字拖的巴西佬!”

雷曼在合并仪式上当场脱鞋泡脚:“现在你们的啤酒里也有亚马逊雨林的湿度了。”

合并后的百威英博成为全球最大啤酒商,雷曼的“人字拖外交”也被写入商学院案例。

520亿美元“醉酒收购案”

2008年吞并美国百威时,他趁着对方CEO在圣路易斯啤酒节喝懵,连夜签下收购协议。

次日醒酒的百威高管怒吼:“这是趁醉打劫!”

雷曼淡定回应:“商业和喝酒一样,谁先倒下谁买单。”

这场收购让3G资本持股暴涨,雷曼的“醉酒经济学”彻底封神。

第四节:快餐风云:汉堡王变“取款机”

40亿美金买下“垃圾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