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归途遥望](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碧霄剑魂》最新章节。
一、归心似箭
断云峰的晨光,终于褪去了万界纷争的戾气。
莲池的水面映着澄澈的天空,昨日的血色与暗影已荡然无存,只有几片新落的莲瓣在水面轻漂。阿竹站在池边,看着水中自己的倒影——青衫依旧,剑鞘的云纹却比往日更深沉,仿佛沉淀了万界的风霜。
“真要走了?”白发长老捧着一碗新沏的莲心茶,茶汤清澈,浮着两朵完整的莲心。
阿竹接过茶碗,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笑道:“不是走,是回家。”他望向山下的望仙镇,炊烟正从青瓦间升起,像极了他刚入剑莲宗时看到的模样,“万界虽大,可李前辈说过,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的心,还在这断云峰的泥土里。”
长老点点头,眼中闪过欣慰:“也好。万界的纷争暂歇,可这人间的‘圣道’,还需有人细细浇灌。你看那池边的新苗,若没人日日照看,哪能长成接天莲叶?”
三日前,次元裂隙的光芒渐渐柔和,化作一道道透明的光带,将各个世界的气息悄然隔开。修真界的修士们带回了“莲心诀”,要在灵脉旁种满荷花;魔法域的星莲开始在暗夜发光,照亮了曾经的暗影之地;星际海的莲舟里,第一次响起了孩子们的歌声。
而阿竹知道,自己的使命不在那些遥远的世界,而在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他要让剑莲圣道,不只存在于传说和裂隙的另一端,更要存在于寻常百姓的柴米油盐里。
“这是李前辈与苏前辈当年用过的莲种,你带上。”长老从袖中取出一个锦囊,里面装着数十粒饱满的莲子,“望仙镇的池塘该翻土了,种下去,明年夏天就能开花。”
阿竹接过锦囊,入手沉甸甸的,仿佛握着的不是种子,是百年传承的重量。他对着长老深深一拜,转身走向山门——没有御剑飞行,没有次元穿梭,只是一步一步,踏着被晨光晒暖的青石板,像无数个寻常的清晨一样。
二、市井侠影
望仙镇的青石板路,比断云峰的石阶更热闹。
挑着菜担的农妇笑着与阿竹打招呼,她篮子里的青菜上还沾着露水;聚剑斋的王老头趴在柜台上打盹,柜上摆着新刻的木剑,剑鞘上的莲纹歪歪扭扭,却透着认真;铸剑铺的师父正在敲打铁器,火星溅在地上,像极了断云峰的星火。
“阿竹回来了!”王老头被铁器声惊醒,看到青衫少年,浑浊的眼睛亮了起来,“快进来尝尝新酿的莲子酒,等着你给评评味呢。”
阿竹笑着走进聚剑斋,空气中弥漫着木削与酒香。他从锦囊里取出三粒莲子,放在柜台上:“王伯,把这莲子泡在酒里,喝着更清心。”
“哟,这是剑莲宗的‘圣莲籽’吧?”王老头小心翼翼地收起莲子,“前几日听上山的药农说,你在天上跟会喷火的人打架?”
阿竹拿起柜上的木剑,指尖抚过歪扭的莲纹:“不是打架,是听他们说话。就像您常说的,脾气再暴的人,心里也藏着点软乎事,只是没人肯耐心听。”他顿了顿,看着街上追逐嬉闹的孩童,“王伯,您这聚剑斋后屋闲着也是闲着,不如……”
“你想做啥?”王老头眼睛更亮了。
“开个‘说剑堂’如何?”阿竹的声音带着笑意,“不教打打杀杀,就讲讲李前辈如何帮农户耕地,苏前辈如何为如何接生,讲讲‘侠心’不是非得斩妖除魔,帮邻居挑担水,给问路的指个道,都是侠。”
王老头拍着大腿叫好:“这主意好!我这就叫人收拾后屋,再请说书先生来,不,不用请,我就能说!当年我爹给苏前辈送过打铁的炭,那故事能说三天三夜!”
午后的阳光穿过聚剑斋的窗棂,照在阿竹与王老头身上,两人凑在一起,用炭笔在纸上画着说剑堂的样子——一张长桌,几条长凳,墙上挂着幅简单的莲池图,图旁写着“侠在人间”。
街上的孩童凑在门口看,阿竹笑着招手:“你们也来,以后教你们认字,教你们怎么用木剑帮张婶挑水,既省力,又不会打翻水桶。”
孩童们欢呼着跑进来,小小的身影在光影里穿梭,像极了断云峰上初绽的新莲。
三、莲社初立
望仙镇的“剑莲社”,在蝉鸣最盛的七月开了门。
社址就在聚剑斋后屋,王老头亲手做的木牌挂在门口,上面的“剑莲社”三个字,笔画虽不工整,却透着一股憨直的认真。屋里摆着从各家借来的桌椅,墙上贴满了阿竹抄录的《剑莲真意》片段,都是些“邻里互助”“见善必为”的句子。
“今日我们不讲剑法,讲‘听’。”阿竹坐在长桌前,面前放着一碗清水,三十几个男女老少围坐听着,有镇里的学徒,有田里的农夫,还有几个抱着孩子的妇人,“李前辈说过,好多纷争,都是因为没人肯好好听人说话。就像张大哥和李二哥,为了半寸地界吵了半年,其实张大哥是怕李二哥的牛踩了他的菜苗,李二哥是嫌张大哥的篱笆挡了他的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