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驿路炊烟起 市井斗猾胥(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一、青雀驿前烟火生

青雀驿的石板路被车轮碾出半指深的凹痕,驿站檐角的铜铃浸在黄梅雨季的潮气里,摇出的声响都带着黏腻的湿意。林晚星将万界鼎支在驿站对面的老槐树下,江墨白正用河图洛书的边角料修补着被雨泡软的木招牌,墨迹未干的"星味小厨"四字在蒙蒙雨雾中泛着微光。

"这驿路往来皆是官差商队,咱们可得把秤头足些。"林晚星从行囊里翻出防潮的油纸,层层裹住刚从岭南带来的肉桂与八角。潮湿的风卷着雨丝掠过她的发梢,混沌天机勺突然在腰间发烫,勺面映出驿站后院的景象——几个驿卒正将发霉的官粮倒进泔水桶,而墙角堆着的赈灾棉衣,棉絮里竟掺着半数沙土。

江墨白指尖拂过河图洛书,泛黄的书页浮现出青雀驿的舆图:"此地是两州交界的咽喉,驿丞张秃子据说跟转运使是把兄弟,上个月刚把朝廷拨的修路银折换成了私盐。"他话音未落,驿站大门"吱呀"作响,一个背着褡裳的书生踉跄着冲出,腰间的玉佩被两个驿卒扯住,碎成三瓣落在泥水里。

"不过是晚了半日驿费,竟要抢我祖传玉佩!"书生攥着被撕破的袖口,露出腕上因长期饥饿凹陷的骨节。林晚星刚要上前,江墨白却按住她的手,朝驿站墙角努嘴——那里新刷的白灰下,隐约露出"过客财物,概不负责"的褪色刻字,显然是惯犯所为。

雨势渐大时,第一个客人掀开了竹帘。这是位赶着骡车的货郎,褡裳里露出半截油纸包,散发出淡淡的霉味。"姑娘可有热食?"货郎抹着脸上的雨水,"这鬼地方,连驿馆的馒头都长绿毛,还敢收五十文一个。"

林晚星掀开万界鼎的盖子,水汽裹挟着浓郁的香气冲破雨幕。鼎底铺着刚从附近竹林采的箬叶,糯米混合着腊肉、香菇与瑶柱,在蒸汽中膨胀成油亮的饭团。"这是'箬叶瑶柱烧卖',五文钱三个。"她将装着烧卖的荷叶包递过去,指尖无意间触到货郎粗糙的手背——那里布满细密的针孔,像是长期接触劣质药材留下的痕迹。

货郎咬下烧卖的瞬间,眼睛突然亮了。糯米的软糯混着瑶柱的鲜甜在舌尖炸开,腊肉的油脂浸透每一粒米,却丝毫不显腻味。"姑娘这手艺绝了!"他三口两口吞下三个,又掏出二十文,"再来十个,给我那生病的婆娘带回去。"

林晚星趁机多包了两个,闲聊间得知货郎姓赵,专走这条驿路贩卖草药,却总被驿丞以"查验"为名讹走大半货物。"前几日有个卖茶叶的客商,就因为不肯交'过路费',被他们诬陷成盗匪,打得半死扔进了山涧。"赵货郎压低声音,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们还私设关卡,每车货物抽三成,说是'养护驿路'的费用。"

正说着,驿站里冲出几个皂衣衙役,为首的满脸横肉,腰间挂着柄生锈的铁尺。"哪来的野摊子,敢在青雀驿前做生意?"衙役一脚踹翻了旁边卖花生的担子,花生混着泥水滚了满地,"张爷有令,凡在此地营生者,每日交两贯'地皮钱',否则别怪爷们不客气!"

江墨白刚要起身,林晚星却按住他的手,从蒸笼里取出一碟刚做好的"翡翠烧卖"。这烧卖以菠菜汁和面,皮如薄纸,内馅是鲜笋与虾仁,顶端点着一点胭脂红的蟹籽。"几位官爷辛苦,尝尝小女子的手艺。"她笑容温婉,将碟子递过去,"这烧卖用的是本地山笋,配上晨露虾仁,最是清火气。"

衙役们本想发作,却被香气勾得挪不开脚。为首的抢过碟子,刚咬一口就愣住了——笋的脆嫩混着虾仁的鲜甜,蟹籽在齿间爆开,带着一丝微辣的姜汁味,竟把雨天的湿闷都驱散了。"算你识相。"他含糊不清地说着,指挥手下,"把这蒸笼抬回驿站给张爷尝尝!"

林晚星看着他们的背影,指尖在万界鼎上轻轻一敲。鼎身的云纹闪过一丝淡金色,那些被抬走的烧卖里,早已混入了她特制的"真言花粉"——这种花粉无色无味,遇热会融入食物,让人在半个时辰内不由自主说出真话。

二、醉翁之意不在酒

衙役们走后,赵货郎惊出一身冷汗:"姑娘怎敢招惹他们?这张驿丞是转运使的小舅子,连知县都要让他三分。"林晚星却笑着掀开另一个蒸笼,里面是热气腾腾的"珍珠丸子"。这丸子以猪肉泥混合糯米,中心嵌着一颗咸蛋黄,蒸熟后糯米晶莹如珠,咬开便流出金黄的油汁。

"越是横行霸道,越容易露出破绽。"她将丸子分给围拢过来的路人,"他们抢去的烧卖,就是最好的引线。"话音刚落,驿站方向传来争吵声,隐约能听到"私吞赈灾粮勾结盗匪"等字眼,显然是真言花粉起了作用。

雨停时,林晚星的摊子前已排起长队。有赶路的书生要了"荷叶糯米鸡",荷叶的清香渗入鸡肉,肉质酥烂脱骨;有挑夫点了"酸辣汤面",胡椒与陈醋的味道驱散了疲惫;还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孩子发着高烧,林晚星特意做了碗"薄荷粳米粥",米粒熬得绵密,混入捣碎的薄荷汁,入口清凉,孩子喝了半碗便退了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妇人泣不成声,道出自己的遭遇——她丈夫原是驿路的筑路工,三个月前因发现官差偷工减料,被活活打死抛尸荒野,抚恤金却被驿丞克扣,只给了五文钱打发了事。

正说着,驿站大门洞开,张驿丞摇摇晃晃走了出来。此人脑袋光秃秃的,只剩耳边一圈黄毛,绿豆眼眯成一条缝,盯着林晚星的摊子直流口水。"听说你这小娘子手艺不错?"他身后跟着两个丫鬟,手里捧着银质餐具,"张爷我今日高兴,赏你个机会,到驿站里做桌宴席,做得好重重有赏。"

林晚星故作惶恐地应下,让江墨白照看摊子,自己提着万界鼎随他们进了驿站。穿过前院时,她注意到墙角堆着许多崭新的麻袋,上面印着"赈灾"二字,却被随意扔在雨里,麻袋底部已渗出白花花的米粒。

驿站后堂装饰奢华,与外面的破败截然不同。紫檀木桌上摆着银质酒器,墙上挂着价值不菲的字画,显然都是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张驿丞翘着二郎腿,摸着油光锃亮的下巴:"小娘子,听说你那烧卖里加了什么宝贝?竟让我那些手下说胡话。"

林晚星故作惊讶:"官爷说笑了,不过是加了些本地特产的山椒粉罢了。"她手脚麻利地开始备菜,先将五花肉切成方块,用冰糖炒出琥珀色,加入黄酒与香料,在砂锅里慢炖——这是"东坡肉",肉皮Q弹,肥而不腻。

接着,她处理起刚从溪里钓的活鱼,片成薄片,用沸水焯熟,淋上由芝麻酱、香醋、蒜泥调成的酱汁,做成"凉拌鱼片",口感鲜嫩爽滑。又将豆腐切成小块,与虾仁、海参同煮,勾上薄芡,便是"三鲜豆腐羹",清淡却不失鲜美。

最后,林晚星取出一个瓦罐,里面是她提前酿好的"桂花酒"。这酒以糯米发酵,加入新鲜桂花,酒色金黄,香气醇厚。她给张驿丞斟了一杯,又给自己倒了半盏:"小女子敬官爷一杯,多谢官爷照顾生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