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霜风袭老巷,异香引旧尘(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一、寒市浮暖烟,新味出深巷
霜降过后,京城御街的风裹着碎雪籽,打在"晚星紫苏铺"新换的蓝布帘上,簌簌作响。林晚星正蹲在灶前翻检陶瓮,瓮里泡着的酸白菜泛着透亮的嫩黄——这是张嬷嬷教的北方腌法,用井水泡了整月,菜帮里浸着股清冽的酸香。
"苏砚,把那筐新到的红薯抬过来。"她直起身时,发间别着的银茉莉沾了点灶灰,苏砚伸手替她拂去,指尖不经意碰到她耳尖,两人都愣了愣,又各自别开脸。灶上的铁锅正咕嘟冒泡,里面煮着"酸菜白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片在酸汤里翻卷,飘出的香气把巷口扫雪的老陈都引了来。
"晚星姑娘这新菜,闻着比酱肘子还勾人!"老陈跺着脚上的雪,筐里的油纸包冒着凉气,"江南货郎托我带的'冻干笋尖'和'菌菇汤包',说配着酸菜煮,鲜得能掉舌头。"
苏砚接过筐子,掀开油纸包时眼睛亮了亮:"正好试试做'酸菜笋尖炖'。"他转身从后院抱来捆松枝,塞进灶膛,"用松枝烧火,肉里能浸点松木香。"
铺门刚打开,熟客王大娘就裹着棉袄进来,手里拎着个瓦罐:"我家那口子从关外捎来的'冻豆腐',你瞅瞅能不能入菜?"瓦罐里的豆腐冻得蜂窝透亮,"关外冬天就好这口,炖在肉汤里,能吸满一肚子汁。"
林晚星用刀把冻豆腐切成方块,扔进酸菜锅里:"您等着,今儿让您尝尝'酸菜冻豆腐白肉锅'。"她又从柜里摸出包"菌菇汤包",拆开撒进锅里,"再添点香菇、杏鲍菇,这汤能鲜透三层楼。"
正忙得热闹,门口的铜铃突然"叮铃"响了。一个穿灰布棉袍的老妇人走进来,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用根乌木簪子挽着,手里挎着个竹篮,篮口盖着块藏青色的帕子。她站在门口没动,目光在铺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灶上的酸菜锅上,喉结轻轻动了动。
二、旧帕裹新谜,寒汤藏故情
"店家,能给碗热汤吗?"老妇人声音有些发颤,露出的手腕上有块淡青色的胎记,像片残缺的柳叶。林晚星舀了碗酸菜汤递过去,她双手捧着碗,指腹在碗沿摩挲,那动作竟与沈知意母亲捧茶碗的姿势有几分相似。
"这酸菜......是用井水泡的?"老妇人喝了口汤,抬头时眼里蒙着层水汽,"二十年前,我在关外也这么腌过菜。"她从篮里拿出个布包,打开是些暗红的粉末,"这是'山花椒粉',关外山上采的,比京城的麻得正,炖肉时撒点,驱寒。"
苏砚正往灶里添松枝,闻言动作顿了顿。他记得沈知意提过,沈毅的夫人当年在关外避祸时,最擅用山花椒调味。可他没作声,只把花椒粉收进陶罐:"多谢老人家,正好给酸菜锅添味。"
老妇人喝完汤,从篮底摸出个小布偶,递给路过的孩童:"这个送你玩。"布偶是用旧绢布做的,绣着只歪歪扭扭的兔子,针脚却格外细密。林晚星瞥见布偶的衣角——那里绣着半朵梅花,与沈知意包袱上的暗纹如出一辙。
"老人家也喜欢绣活?"林晚星笑着问。老妇人手僵了僵,把布偶往孩童怀里推了推:"瞎绣的,哄孩子玩。"她起身要走,竹篮晃了晃,掉出个银镯子,镯子内侧刻着个"婉"字。
林晚星心头猛地一跳。沈知意的母亲闺名就叫沈婉,当年沈毅被诬陷后,她带着幼子在关外失踪,沈知意总说母亲可能还活着。她刚要开口,老妇人已经捡起镯子,快步走出铺子,棉袍下摆扫过门槛时,落下片干枯的松针——那松针的形状,与后院松枝的针叶截然不同。
"苏砚,你看。"林晚星捡起松针,那针上有个极小的缺口,"这是关外的红松针,咱们后院种的是油松。"
苏砚眉头皱起来:"她刚才说二十年前在关外腌菜,沈伯母失踪正好二十年。"他转身从柜里翻出沈知意留下的《食疗方》,翻开最后一页,那里贴着张旧画,画的正是个腌酸菜的妇人,手腕上有片柳叶胎记。
三、寒夜揭旧幕,灯下现真容
入夜后,铺子里的客人渐渐散了。林晚星正收拾碗筷,突然听见后院有响动。苏砚抄起门后的扁担,两人蹑手蹑脚走到后院,只见那灰袍老妇人正蹲在松树下,用手刨着树根下的土,嘴里喃喃着:"当年就埋在这棵松树下......"
"老人家,您在找什么?"林晚星轻声问。老妇人吓了一跳,转身时帕子滑落,露出篮里的东西——竟是半块刻着"漕运"二字的木牌,与陆珩献上的船板纹路完全吻合。
"你......你们是谁?"老妇人后退半步,手按在腰间的布带里。苏砚从怀里掏出那张旧画:"您是沈伯母,对不对?"
老妇人看着画,突然泪如雨下:"知意......我的儿......"她解开布带,里面裹着个油纸包,打开是几封信,"当年我带着知意逃到关外,怕被李嵩的人发现,只能假死脱身。这是沈毅当年写的信,里面记着李嵩私吞军粮的证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说着,院外传来马蹄声。李明轩带着侍卫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封密函:"晚星姑娘,皇上刚收到密报,说有人要对沈夫人不利!"他看见老妇人,惊得后退半步,"沈伯母?您还活着!"
老妇人握着信的手微微发抖:"我听说李嵩倒台了,才敢回京城。可昨天在街口看见个穿黑棉袄的,他手腕上有块刀疤,当年就是他追得我们母子上天无路......"
"是李嵩的旧部!"李明轩脸色一变,"我们刚查到,他们藏在城西的破庙里,想等您露面就下手!"
老妇人从篮里拿出个布包,塞给林晚星:"这是'关外酸菜秘谱',里面有'酸菜血肠锅'、'花椒炖笨鸡'的方子,留着给铺子添些新吃食。"她又摸出个银锁,"这是知意小时候戴的,你替我给他......"
话没说完,院外突然射进支冷箭!苏砚一把将老妇人推开,箭擦着他的胳膊飞过,钉在松树上。李明轩大喊:"保护沈伯母!"侍卫们立刻围成圈,将老妇人护在中间。
四、暖锅续余温,旧巷迎归人
三日后,李嵩的旧部被尽数抓获。沈知意从江南赶回来时,铺子里正飘着酸菜的香气。他冲进后院,看见母亲坐在松树下缝布偶,扑过去抱住她,眼泪把棉袄浸湿了一大片。
"娘......我还以为您......"沈知意哽咽着说不出话。老妇人摸着他的头,指腹拂过他鬓角的白发:"我的儿,娘对不起你,让你苦了这么多年。"
林晚星端着锅"酸菜白肉锅"出来,里面煮着冻豆腐、笋尖,还撒了把"山花椒粉",麻香混着肉香飘得老远:"沈伯母,沈先生,趁热吃。"她又端来盘"松枝烤红薯",红薯烤得流油,用松针串着,"用松枝烤的,甜里带点松木香。"
沈知意拿起块红薯,咬了口,眼泪又掉了下来:"娘,这味道和您当年在关外给我烤的一模一样。"老妇人也拿起块,红薯的热气熏得她眼睛发亮:"是啊,当年在关外,冬天就靠这口暖肚子。"
老陈挑着担子进来,筐里的"冻干笋尖"和"菌菇汤包"摆得整整齐齐:"沈夫人,听说您回来了,我特意从货郎那订了'关外榛蘑',炖肉最香!"王大娘也拎着瓦罐进来,里面是新冻的豆腐:"我又冻了些豆腐,您可劲儿吃!"
林晚星看着满屋子的人,突然笑了。灶上的酸菜锅还在咕嘟冒泡,冻豆腐吸满了汤汁,笋尖嫩得能掐出水,山花椒的麻香混着松枝的清香,在铺子里绕来绕去。门口的铜铃被风吹得叮当响,像在唱支温暖的歌——原来这人间烟火,最能熨帖人心,不管走多远的路,过多久的时光,总有口热汤、块暖食,在老地方等着,把失散的岁月,一点点煮回团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