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残雪融新岁,暗香动旧帘(1/1)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一、春市浮轻烟,米香漫深巷
立春刚过,京城御街的残雪还沾在槐树枝头,林晚星正蹲在灶台前揉米团,陶瓮里的新米泛着莹白的光——这是苏砚托江南货郎捎来的"桃花米",据说种在桃林旁,米芯里都浸着点花香。
"苏砚,把蒸笼再刷一遍。"她直起身时,鬓角的银茉莉蹭到了米袋,沾了点白花花的米糠。苏砚伸手替她拈掉,指尖划过她耳后时,两人都顿了顿,又各自低头忙活。灶上的铜锅里煮着"桂圆糯米粥",咕嘟冒泡的粥面上浮着层米油,把巷口卖糖画的老周都引了来。
"晚星姑娘这新熬的粥,闻着比蜜饯还甜!"老周挑着糖画担子,筐里的糖稀冒着热气,"前儿在南城遇见个卖香料的,给了包'桂花蜜',说掺在米糕里,香得能招蝴蝶。"
苏砚接过瓷罐,掀开盖子时眼睛亮了亮:"正好试试做'桂花米糕'。"他转身从后院抱来捆柏枝,塞进灶膛,"用柏枝烧火,米糕里能渗点清香气。"
铺门刚打开,熟客李婶就裹着夹袄进来,手里拎着个竹篮:"我家那口子从乡下捎来的'黏玉米',你瞅瞅能不能做些新吃食?"篮子里的玉米棒还带着青须,"乡下开春就爱啃这口,蒸着吃甜津津的。"
林晚星用刀把玉米粒刨下来,和着桃花米揉成面团:"您等着,今儿让您尝尝'玉米糯米团'。"她又从柜里摸出包"红豆沙",揪出小块揉进面团里,"再包点豆沙馅,蒸出来又软又甜。"
正忙得热闹,门口的铜铃突然"叮铃"响了。一个穿月白棉袍的中年男子走进来,腰间系着根墨色腰带,手里拎着个紫檀木盒,盒角刻着细密的云纹。他站在门口没动,目光在铺子里扫了一圈,最后落在灶上的蒸笼上,指尖轻轻叩了叩木盒。
二、木盒藏旧谜,米香引故影
"店家,要两碟新蒸的米糕。"男子声音像浸了雪水的玉石,清润里带着点冷意。他抬手时,林晚星瞥见他手腕上有块淡红色的胎记,像片绽开的梅花。苏砚端来米糕时,男子用指尖碰了碰碟子边缘,那动作竟与沈知意翻书时的姿势分毫不差。
"这米糕......用的是江南的桃花米?"男子咬了口米糕,抬头时眼里闪过丝异样,"二十年前,我在江南也吃过这样的米糕。"他从木盒里拿出个纸包,打开是些金黄的粉末,"这是'松花粉',江南松树上采的,蒸米糕时撒点,能败火。"
林晚星正往蒸笼里放米团,闻言动作顿了顿。她记得沈知意提过,沈毅当年在江南查案时,最爱吃带松花粉的米糕。可她没作声,只把松花粉收进瓷罐:"多谢先生,正好给米糕添味。"
男子吃完米糕,从木盒底摸出个小玉佩,放在桌上:"这个押在这里,改日来取。"玉佩上刻着只展翅的白鹤,与沈知意腰间的玉佩纹样如出一辙。苏砚瞥见玉佩内侧——那里刻着个"珩"字,正是漕运监察使陆珩的名字。
"先生也喜欢白鹤纹样?"苏砚笑着问。男子手僵了僵,把玉佩往桌边推了推:"家传的旧物,不值钱。"他起身要走,木盒晃了晃,掉出张折叠的纸,上面画着幅《江南米市图》,落款是"庚午年春,于姑苏漕署"。
林晚星心头猛地一跳。沈知意的《食疗方》里,恰好夹着张沈毅当年在姑苏查案时的批注,日期正是庚午年春。她刚要开口,男子已经捡起纸片,快步走出铺子,棉袍下摆扫过门槛时,落下片干枯的桃叶——那桃叶的形状,与后院桃树枝的叶子截然不同。
"苏砚,你看。"林晚星捡起桃叶,那叶尖有个极小的缺口,"这是江南的碧桃叶,咱们后院种的是毛桃。"
苏砚眉头皱起来:"他刚才说二十年前在江南吃米糕,陆珩当年正好在姑苏漕署当差。"他转身从柜里翻出陆珩之前送的藕粉圆子盒,盒底的云纹与男子木盒的纹样完全吻合。
三、夜窗透冷光,灯下现真章
入夜后,铺子里的客人渐渐散了。林晚星正收拾碗筷,突然听见后院有响动。苏砚抄起门后的木棍,两人蹑手蹑脚走到后院,只见那月白棉袍男子正蹲在桃树下,用手扒着树根下的土,嘴里喃喃着:"当年就藏在这棵桃树下......"
"先生,您在找什么?"苏砚轻声问。男子吓了一跳,转身时木盒滑落,露出里面的东西——竟是半张漕运密信,与之前从黑陶罐里搜出的密信能拼在一起,上面用朱砂写着"沈毅旧部,今春起事"。
"你......你们是谁?"男子后退半步,手按在腰间的木盒上。林晚星从怀里掏出那张《江南米市图》:"您是陆珩大人,对不对?"
男子看着图,突然笑了:"没想到沈尚书的旧部,竟藏在这样的小铺子里。"他解开腰带,里面裹着个布包,打开是几卷账册,"当年李嵩诬陷沈毅,我被迫做了伪证。这些年我一直在查,终于找到他私吞军粮的账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正说着,院外传来马蹄声。李明轩带着侍卫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封密函:"晚星姑娘,皇上刚收到密报,说陆珩大人可能有危险!"他看见男子,惊得后退半步,"陆大人?您怎么在这?"
陆珩握着账册的手微微发抖:"我听说李嵩的旧部要在春祭时动手,才故意引他们来这里。可刚才在街口看见个穿灰布衫的,他耳后有颗黑痣,当年就是他逼我做的伪证......"
"是李嵩的贴身侍卫!"李明轩脸色一变,"我们刚查到,他们藏在城北的废园里,想等您拿出账册就下手!"
陆珩从木盒里拿出个布包,塞给林晚星:"这是'江南米食谱',里面有'松花粉米糕'、'桃花米粽'的方子,留着给铺子添些新吃食。"他又摸出个印章,"这是漕运署的旧印,能调动江南漕帮的人......"
话没说完,院外突然射进支冷箭!苏砚一把将陆珩推开,箭擦着他的肩膀飞过,钉在桃树上。李明轩大喊:"保护陆大人!"侍卫们立刻围成圈,将陆珩护在中间。
四、米香续暖意,旧巷迎晨光
三日后,李嵩的残余党羽被尽数抓获。沈知意带着母亲从江南赶回来时,铺子里正飘着米糕的香气。他冲进后院,看见陆珩坐在桃树下翻账册,扑过去握住他的手,眼泪把袖口浸湿了一大片。
"陆叔叔......我还以为您......"沈知意哽咽着说不出话。陆珩摸着他的头,指腹拂过他鬓角的白发:"知意,是叔叔对不起你,让你和你娘苦了这么多年。"
林晚星端着盘"桂花米糕"出来,上面撒着层金黄的松花粉,香得人鼻子发痒:"陆大人,沈先生,趁热吃。"她又端来碗"桂圆糯米粥",粥面上浮着层米油,"用桃花米熬的,甜里带点花香。"
沈知意拿起块米糕,咬了口,眼泪又掉了下来:"陆叔叔,这味道和我小时候您给我买的一模一样。"陆珩也拿起块,米糕的热气熏得他眼睛发亮:"是啊,当年在江南,你总缠着我要松花粉米糕。"
老周挑着糖画担子进来,筐里的"桂花蜜"和"松花粉"摆得整整齐齐:"陆大人,听说您破了大案,我特意从货郎那订了'江南莲子',熬粥最香!"李婶也拎着竹篮进来,里面是新摘的黏玉米:"我又刨了些玉米粒,您可劲儿吃!"
林晚星看着满屋子的人,突然笑了。灶上的蒸笼还在冒热气,桂花米糕的甜香混着松花粉的清苦,在铺子里绕来绕去。门口的铜铃被春风吹得叮当响,像在唱支温暖的歌——原来这人间烟火,最能熨帖人心,不管藏着多少秘密,过了多少岁月,总有块热糕、碗暖粥,在老地方等着,把失散的信任,一点点蒸回团圆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