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瓦罐熬茶汤,阿婆守老茶臼(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 基础原料:
- 主料(茶汤组合):即饮桂花普洱茶汤3瓶(秋冬款)、即饮茉莉普洱茶汤3瓶(春夏款)、茶香糯米糕1盒(6块装)、手工茶粉包4袋(每袋10g,含普洱+调味原料,可自行熬煮)
- 辅料(包装):木质小礼盒(铺油纸防潮)、手写卡片(注明每款茶汤的饮用方法和保质期)、干花装饰(桂花+茉莉,呼应口味)
- 关键步骤:
1. 整理茶汤:即饮茶汤按季节分类摆放,茶香糯米糕用油纸包好,茶粉包装入小纸袋;
2. 组合礼盒:礼盒内铺油纸,底层放茶汤,中层放糯米糕,上层放茶粉包,角落插干花装饰,插入手写卡片;
3. 封盒:用棉绳将礼盒系成蝴蝶结,贴上阿婆画的老茶臼图案贴纸;
4. 成品特点:礼盒兼具即饮便捷性和手工仪式感,四季口味适配不同季节,走亲戚送显心意,杂货店采购当特色零食礼盒,成了“街口四季茶汤礼盒”。
(四)茶汤炖雪梨·润喉甜品搭款
- 适配场景:老人、咽喉不适者,清甜润喉
- 基础原料:
- 主料(炖雪梨):即饮桂花普洱茶汤200ml、雪梨1个(中等大小,去皮去核,切小块)、银耳1小朵(泡发,撕成小朵)
- 辅料(调味):冰糖8g(可选,增加清甜,不掩盖茶汤味)
- 关键步骤:
1. 备料:雪梨块、泡发银耳放入炖盅;
2. 炖制:倒入桂花普洱茶汤,加冰糖(可选),盖上炖盅盖,放入蒸锅,大火蒸30分钟(至雪梨软烂、银耳出胶);
3. 成品特点:炖品清甜不腻,雪梨的水润、银耳的胶质融入茶汤的暖香,老人睡前喝一碗润喉,咽喉不适时趁热饮缓解干涩,成了“街口润喉茶汤炖品”。
(五)配套便民服务
1. 通勤套餐:即饮茶汤2瓶+茶香糯米糕2块,售价五文,装在便携纸袋里,上班族早上路过直接拎走,省去冲泡时间。
2. 定制茶粉包:按顾客需求调整茶粉配方(如减糖、加薄荷、去生姜),10袋起订,阿婆现捣现装,适合特殊口味人群。
3. 热饮外带:保留传统现熬茶汤,提供带盖粗瓷碗外带,加1文可换保温袋,冬天喝到嘴里还是热的。
阿婆提前熬好茶汤、做好糯米糕,第二天清晨刚把摊摆好,第一瓶即饮桂花普洱茶汤就被村医张大夫买走了。张大夫喝一口,眼睛一亮:“阿婆,这茶汤不甜不腻,装在瓶子里我诊室随时能喝!再给我来五瓶,给病人也尝尝!”
不一会儿,街口的村民就围了过来,走亲戚的阿姨订四季茶汤礼盒,上班族买通勤套餐,阿婆忙得额头冒了汗,手里的茶杵却越捣越稳,脸上的愁容也散了。
三、茶臼飘香,反转破诡计
第十天清晨,阿婆的茶汤摊前摆着刚做好的茶汤品,礼盒、PET瓶堆在瓦罐旁,林晚星帮阿婆写了块木牌:“林氏老茶臼茶汤,新味试吃,买礼盒送定制茶粉包1袋”。刚摆好,就围满了人,连之前去买速溶饮品的村民都来了。
“阿婆,给我订两盒四季茶汤礼盒!”“我要十份通勤套餐,给厂里同事带!”“帮我装三瓶茉莉茶汤,下午取!”
阿婆正忙着给张大夫打包茶汤,忽然听到街口传来吴婷的声音:“大家别买!林阿婆的茶汤用了过期茶叶,喝了闹肚子还发苦!我昨天买了瓶,现在还难受呢!”
村民们停下手里的动作,疑惑地看着阿婆。阿婆急得脸都红了:“不是的!我的茶叶都是今年刚收的陈普洱,没掺过过期的,怎么会发苦!”
吴婷手里举着瓶放了三天的速溶姜茶(故意倒出茶汤,加了点苦丁茶,假装是阿婆的茶汤),冲村民们喊道:“大家看!这就是我昨天从她这买的,又苦又浑,你们可别上当!”说着就要递给旁边的孩子。
林晚星上前一步拦住她:“吴婷,别装了。昨天你往阿婆的红糖里掺粗砂糖、往瓦罐里加凉水的时候,街口看槐树的李爷爷都看见了——他清晨扫街时,正好撞见你在摊前鬼鬼祟祟,而且我们已经把你散布谣言的事告诉了官府,官差马上就到!”
吴婷的脸瞬间白了,她还想狡辩,就见李爷爷拄着扫帚从槐树下走过来:“我亲眼看见你往阿婆的红糖罐里倒粗糖粒,还往瓦罐里舀凉水,你别想赖!”村民们也纷纷帮腔:“我刚吃了阿婆的茶香糯米糕,甜糯带茶香,哪有苦味!”“你那速溶饮品一股子香精味,我们才不买!”“阿婆的茶汤熬了四十年,我们信得过!”
这时,几个官差快步走来,吴婷腿一软,被带走时还不忘瞪了阿婆一眼。
系统光屏亮起【终极剧情反转·茶臼传承】
【焕新成果:林氏茶汤摊试营业十天,每天卖出两百多瓶即饮茶汤、三十份礼盒,清晨和通勤时段都得排队。街口的两家杂货店订了三百瓶茶汤,镇上的甜品店也来订茶香糯米糕,销量比摊前翻了三倍】
【阿婆的转变:她不再坐在藤编椅上叹气,每天天不亮就捣茶粉熬茶汤,晌午分装即饮瓶,还学会了按顾客需求调整甜度,在每个PET瓶上贴小标签,写着“即饮茶汤冷藏存7天,糯米糕需密封,茶粉包现煮现喝”。她把青石茶臼擦得锃亮,茶臼旁摆着村民送的干桂花,常对来买茶汤的人说:“熬茶汤就像过日子,得用心捣好每一勺粉,熬透每一缕香,暖甜够了,味才纯。以前我以为大家只图快,现在才知道,暖心的老茶香,从来都有人念”】
【意外之喜:镇上的文旅集市老板见阿婆的茶汤火了,主动邀请她去集市设“老茶汤体验摊”,还帮她申报“老平州传统茶汤制作技艺”;阿婆还收了个喜欢传统饮品的小姑娘当徒弟,教她捣茶粉、熬茶汤、做糯米糕,让婆媳传承的茶汤手艺有了新希望】
清晨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洒在街口,阿婆正给张大夫递过刚打包好的四季茶汤礼盒(装在布兜里,整整齐齐码着PET瓶和糯米糕),张大夫笑着说:“阿婆,这茶汤病人喝了都说暖,我以后天天来订!”阿婆笑着摸了摸手里的茶杵,青石茶臼里正捣着新收的普洱茶,醇厚的茶香顺着街口的小路飘远,混着桂花的甜香,绕着老槐树打了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