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桂花糖年糕,寡嫂守炉盼暖冬(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最新章节。

- 将剩余的20g新鲜桂花均匀撒在面团表面,用手轻轻按压(防止蒸的时候脱落)。

4. 蒸制与冷却:

- 蒸锅里加足量冷水,放入蒸笼,中火加热(先中火让温度缓慢上升,避免面团突然遇高温开裂),水开后转大火蒸25分钟(从水开计时,蒸的时间根据年糕厚度调整,厚度每增加1cm,蒸制时间加5分钟)。

- 蒸好后不要立即开盖,关火焖5分钟(“虚蒸”环节必不可少,防止温度骤降导致年糕回缩、开裂),再缓慢揭开锅盖。

- 用牙签插入年糕中心,拔出后无湿粉粘连,说明已经蒸熟;取出蒸笼,放在通风处冷却至不烫手(约30分钟,冷却后再切,避免变形)。

5. 切块与食用建议:

- 冷却后的桂花糖年糕,用刀切成5cm×5cm的正方形小块(切前在刀身抹点熟糯米粉,避免粘刀,每切一刀擦一次刀面,确保切面平整)。

- 热吃:蒸好后直接吃,口感软糯香甜,桂花的香气在口中散开,带着淡淡的米香,配一杯热姜茶,暖乎乎的,特别适合冬天。

- 煎着吃:平底锅放少量油,中小火加热,放入切好的年糕块,煎至两面金黄(约2分钟/面),煎好后外皮微脆,内里更软糯,撒上点白砂糖,口感更丰富。

- 特殊处理:若蒸好的年糕发黏,可放在通风处再冷却10分钟,或撒少量熟糯米粉;若口感过硬,说明水分不足,下次可适当增加清水用量5-10ml。

6. 成品特点:

- 年糕呈乳白色,表面点缀着金黄的桂花,质地软糯有弹性,用手轻轻拉扯,能微微变形却不破裂。入口先是白砂糖的清甜,接着是浓郁的桂花香气,糯米的米香在口中散开,完全不粘牙、不发僵,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淡淡的桂花香,暖融融的。桂嫂拿起一块刚蒸好的年糕,吹了吹热气,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味!软糯香甜,满是桂花的香,跟我刚开摊时蒸的一模一样!”

三、桂香漫巷客盈门,反转认错补过错

晚星帮桂嫂把刚蒸好的桂花糖年糕端到摊前,刚掀开蒸笼布,热气裹着浓郁的桂香就飘了出去,很快引来了买菜回来的张婶。张婶凑过来闻了闻,笑着说:“桂嫂,今天这年糕怎么这么香?前几天买的那批,又硬又没味,今天这桂香,隔着老远就闻到了!”

晚星递上一块年糕:“张婶,您尝尝,用的是新磨糯米粉和新鲜桂花蒸的,刚出锅,热乎着呢。”张婶接过咬了一口,软糯的口感在嘴里化开,连连点头:“好!好!这才是正经桂花糖年糕的味儿!软糯香甜,满是桂花香,给我称三块,带回家给老伴和孙子也尝尝。”

消息传得快,没一会儿,摊前就排起了小长队。送孙子上学的李奶奶买了四块,说孙子就爱吃这口甜年糕;开茶馆的王老板也来了,笑着说:“桂嫂,前几天我拿你的年糕给客人当茶点,客人都说不好吃,今天这年糕,我得买十块回去,给客人当特色茶点。”

桂嫂忙着称重、找钱,脸上的愁云全散了,手脚麻利起来,缠着布条的手腕灵活地翻找着零钱,嘴里不停说着:“谢谢大家,谢谢大家……今天的年糕管够,都趁热吃!”晚星在一旁帮着递年糕,谢景渊则帮着看火,时不时添一把干柴,确保蒸笼里的热气足。

正忙得热火朝天,巷口传来一阵脚步声,梁老板拎着个布袋子走了过来。他穿着件黑色的棉袄,肚子圆滚滚的,脸上带着几分愧疚,手里攥着布袋子,走到摊前犹豫了半天,才低声说:“桂嫂……我来跟你赔不是。”

众人都停了下来,看向他。梁老板把布袋子递过来,里面装着一袋新磨糯米粉和一瓶正宗的桂花蜜:“前几日是我不对,见你不从我这进原料,就趁你不注意,把你进的新磨糯米粉换成了受潮的陈粉,桂花蜜也换成了掺糖水的假货。昨天我家老婆子来你这买年糕,回去跟我说,你这年糕是老街独一份的桂香,关了太可惜,还说我不该做缺德事……我这才知道自己错了。”

他挠了挠头,脸涨得通红:“我那杂货铺生意不好,就想着用劣质原料压低成本,逼着摊贩从我省进货,忘了做生意得讲良心。你这摊开了五年,街坊邻居都认你,我不该用歪心思坑你。这袋糯米粉和桂花蜜是赔给你的,以后我再也不送劣质货了,还能帮你进货——我认识乡下的糯米种植户和桂花种植园,能拿到新鲜又便宜的糯米粉和桂花。”

桂嫂看着他,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罢了,谁都有难处,可做生意得讲良心,不能坑人。我一个寡妇带着孩子,全靠街坊邻居照顾,要是用劣质原料,对不起大家。”她接过布袋子,“以后你要是想学着蒸桂花糖年糕,我也能教你,咱们老街的摊贩,本该互相帮衬,不是吗?”

梁老板眼睛一亮,连忙点头:“谢谢桂嫂!您放心,以后我肯定守规矩,还能帮您看摊——您一个人忙不过来,搬原料、看灶的活,我来干!”说着就撸起袖子,要帮桂嫂把那袋新糯米粉搬到灶旁。

晚星笑着对梁老板说:“既然你想好好做生意,以后咱们‘柳氏食道’也能帮你——这桂花糖年糕的配方,你要是想学,我可以写下来给你,咱们一起把老街的小吃生意做好,让大家都能吃到放心的好东西。”

太阳渐渐升高,冬风小了些,阳光洒在桂嫂的年糕摊上,蒸年糕的热气袅袅升起,混着桂香和笑声,飘满了整条老街。桂嫂看着眼前排着队的客人,看着忙着帮忙搬糯米粉的梁老板,又看了看身边的晚星和景渊,手里捧着块刚蒸好的年糕,心里暖乎乎的——这摊没倒,老味道没丢,连曾经坑过自己的人都成了帮手,日子总算又有了盼头。而案上那袋新磨糯米粉和正宗桂花蜜,正等着明天被揉进面团、拌进糖汁,蒸出更香甜的年糕,温暖老街人的冬日与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