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封 毛线团与歪领结(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在爱里刻下年轮》最新章节。
你把歪歪摆在床头,还给它盖了一片我的旧手帕,说“新成员得有新被褥”。
我躺在床上,望着歪歪被手帕遮去大半张脸,只露出两颗歪纽扣眼睛,忽然觉得它没那么碍眼了。
次日清晨,我在厨房煎蛋,听见你在客厅跟谁絮絮叨叨。
走出去一看,你正把歪歪架在沙发上,手里举着我的素描本,一页页翻给它看:
“你瞧,这是我女朋友画的猫,她画画时总爱翘着嘴角;这是我们去海边拍的照片,她那天踩了满脚沙子,还非要往我鞋里灌……”
我倚在厨房门框上,看着你对着个玩偶说个不停,阳光漫过你肩头,把你和歪歪都镀成了金红色。
煎蛋的焦香混着咖啡的热气漫开来,忽然觉得,这样的清晨,竟也透着几分温柔。
周末去看画展,我鬼使神差地把歪歪塞进了帆布包。
你背着包走在我身边,时不时低头看看,说“歪歪好像在偷看前面的小姐姐”。
展厅里不许喧哗,我们便对着彼此做口型。
你说“歪歪肯定是喜欢莫奈的睡莲”,我瞪你一眼,说“它分明盯着梵高的星空流口水”,然后两人都捂着嘴偷笑,引来保安的侧目。
从画展出来时,天开始飘雨。
你把帆布包举到头顶挡雨,我忽然想起什么,问:
“你说,歪歪会不会想家?它原来的主人,是不是也在等它?”
你脚步顿了顿,把包往我这边倾了倾,让我能摸到里面软软的一团。
“说不定,它早不想回去了,”你说,“你看,它如今有围巾,有花饰,能看画展,还有人跟它说悄悄话,总比在仓库里,等着被退换强。”
雨势渐大,我们躲进街角的咖啡馆。
你把歪歪从包里掏出来,摆在桌上,给它倒了一点凉白开——自然,它喝不了,只是静静望着那杯水。
邻桌的小女孩指着歪歪,跟她妈妈说“那个小熊好可爱”,我心里竟生出几分得意,偷偷用手机给歪歪拍了一张照,背景是窗外的雨帘和你低头搅咖啡的侧脸。
“你看,”你把照片凑到我眼前,“连小朋友都觉得它可爱,可见我的审美没差。”
“是围巾和发卡的功劳。”我嘴硬,心里却清明,从你为它系上围巾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经不一样了。
夜里回到家,客服发来消息,说可以安排退换了。我盯着屏幕看了许久,忽然没了回复的兴致。
你洗完澡出来,见我对着歪歪出神,便知我在想什么。
“不想退,便留下吧。”你擦着头发,水珠顺着发梢滴在肩头,“反正咱们家,也不差这一个成员。”
“可是……”我有些犹豫,“它本就不属于这里。”
“何为属于?”你在我身边坐下,拿起歪歪,让它的“胳膊”搭在我肩上:
“你看这围巾,本是围在我颈间的,如今裹着它,便成了它的一部分;你画的画,它看过;你去的地方,它也去过;咱们说的话,它都听着——这些加起来,不就是属于了吗?”
我怔住了……
你把歪歪放在我们中间,它歪着脑袋,围巾在灯光下泛着柔和的光。
我忽然想起《小王子》里,狐狸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或许归属感亦是如此,从不是天生的标签,是被人系上围巾,被人起了名字,被人带着看遍人间烟火,才慢慢扎根生长的。
“那它,便是咱们家正式成员了?”
我问,手指轻轻抚过歪歪的围巾。
“自然。”你笑得眼睛弯成了月牙,“明天我给它做个小窝,就摆在书架上,挨着你的画册和我的颜料盒。”
如今,歪歪就坐在书架上,它的小窝是你用装画框的纸箱改的,你还在上面画了窗棂和门扉,用金色颜料写了“歪歪之家”。
它颈间依旧系着那条灰围巾,珍珠发卡换了新的,是上次逛夜市给它买的小银铃,一动便“叮铃叮铃”响,像一串流动的月光。
我方才整理快递单时,发现后来买的垂耳兔到了,琉璃蓝的眼睛,软乎乎的耳朵,与我当初选的分毫不差。
可我抱着它时,总觉得少了些什么——没有围巾的温度,没有铃铛的脆响,没有被人笨手笨脚打扮过的痕迹,规规矩矩的,却不像“我们家的”。
你说要把那只规规矩矩的垂耳兔,送给隔壁的小女孩时。
我正用指尖捻着歪歪围巾上的流苏,没应声,只轻轻点了点头。
有些位置原就是这样,一旦被什么东西稳稳当当占住了,任后来者再光鲜、再合衬,也挤不进分毫了。
就像书架上那个纸箱小窝里的歪歪,两颗纽扣眼睛总歪着看世界,却偏是它的铃铛,在每个清晨先于闹钟响;
就像你颈间那条我新织的灰围巾,针脚依旧算不上周正,可你系它时,总把最歪的那面朝向自己,说“这样别人就看不见,我女朋友的小失误”;
就像我们并肩走过的这些日子,被晨光晒得发脆的旧书页里夹着的电影票根,雨天共撑一把伞时你肩上洇开的深色水痕,甚至是此刻厨房飘来的烤焦的面包香——
都是一些不工整、不圆满的片段,却被时光一针一线缝进日子的肌理里,成了谁也替代不了的独一份。
它们或许称不上完美,却比任何刻意打磨的“标准件”都更熨帖,像老瓷碗边缘的磕碰,像旧毛衣肘间的补丁,带着被岁月浸过的温度,一触即知,是自己人。
此刻,你正在画室给歪歪画像,我听见你跟它说话:
“歪歪别动,把铃铛再抬高点,对,就这样,要画出你那点傲娇的神气……”
窗外的雨停了,月亮从云隙里钻出来,照着画室的窗,将你和歪歪的影子投在墙上,一大一小,一高一矮,像一幅会呼吸的画。
那一刻我忽然彻悟,所谓家,原来是这般滚烫的模样。
从不是橱窗里那些纤尘不染的摆设,规规矩矩得像一幅印刷画。
它该是有人捧着一颗歪瓜裂枣,认认真真给它系上围巾时,指尖蹭过毛线的温度;
是对着一只纽扣眼睛的玩偶说悄悄话时,眉梢眼角漾开的温柔;
是把所有不期而遇的“错”,都揉碎了、焐热了,酿成独一份的“对”时,心里那股子踏实的暖。
就像你。像你把我织坏的围巾戴成勋章,像你给丑熊系围巾时眼里的光,像你把寻常日子过出糖味的那些瞬间。
就像歪歪。像它歪着的鼻子,像它围巾上的褶皱,像它铃铛里藏着的、我们说过的每一句傻话。
就像我们。是晨光里煎糊的鸡蛋,是雨夜里共撑的伞,是把所有不完美都酿成“我们”的笃定。
原来家从不是什么完美的容器,是两个人凑在一起,把错的、歪的、不那么像样的,都变成“我们的”——这本身,就是最滚烫的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