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河姆渡的水稻史诗-夏耘(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天朝魂》最新章节。

积蓄已久的力量瞬间爆发!倾盆大雨如同天河决堤,冰冷的雨柱狂暴地砸向大地,砸在水面上,溅起一片白茫茫的水雾!天地间瞬间被喧嚣的雨声和灰暗的水幕所笼罩。

“顶住!顶住!”泽叔的吼声在暴雨中显得格外微弱。男人们佝偻着身体,用肩膀死死抵住刚加固过的田埂,任凭雨水冲刷得睁不开眼。雨水迅速汇集,浑浊的水位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眼看就要漫过田埂!

禾妹和女人们还在拼命疏通最后的沟渠口。“通了!快通了!”她嘶喊着,指甲因为用力抠挖石头而劈裂,渗出血丝混入泥水中。

然而,大自然的力量远超人力所能及!

在聚落边缘一处地势最低洼的田块,刚刚加固的薄弱点终于承受不住巨大的水压和湍急的水流!

“轰——!”

一声沉闷的巨响!混杂着木头断裂和泥土崩塌的声音!一股浑浊的泥水洪流如同挣脱束缚的恶龙,咆哮着冲垮了田埂,裹挟着折断的树枝、杂草和大量肥沃的表层泥土,狂暴地灌入那片原本长势喜人的稻田! 洪水所过之处,碧绿的秧苗被连根拔起、冲倒、淹没、卷走!仅仅片刻,那片象征着希望的土地,就变成了一片浑浊翻滚的黄汤泽国!

第四幕:绝望中的微光与补种的倔强

暴雨终于渐渐停歇,乌云散开,天空露出一抹惨淡的灰白。人们呆呆地站在狼藉的田埂上,雨水顺着头发、身体往下淌,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

禾妹失魂落魄地走到自家那片被冲毁的田边。原本整齐的绿色方阵消失了,只剩下稀稀拉拉几株幸存的秧苗,孤零零地立在浑浊的泥水里,叶片上沾满了污泥,如同垂死挣扎的伤兵。大部分秧苗被水流冲得七零八落,有些彻底不见踪影,有些则被深深埋进泥浆里,只露出一点可怜的叶尖。

阿稻看着眼前惨状,“哇”地一声哭了出来:“阿妈!我们的稻子!我们的稻子没了!被水冲走了!呜呜呜……”

绝望像冰冷的洪水,瞬间淹没了禾妹的心。她双腿一软,跪倒在泥泞的田埂上。几个月的心血,春播时腿上蚂蟥留下的伤疤仿佛还在隐隐作痛,除草驱鸟的艰辛犹在眼前……一切,都被这场无情的暴雨毁掉了大半!看着儿子绝望的哭脸,想到秋天可能面临的饥荒,巨大的无力感和悲痛让她浑身颤抖,喉咙像是被什么堵住,发不出一点声音。

整个受灾的区域,一片死寂般的沉默。只有阿稻压抑不住的哭声和幸存秧苗在浑浊泥水里摇晃的微响。

就在这时,一只沾满污泥、骨节粗大的手,重重地按在了禾妹颤抖的肩膀上。是泽叔。

“哭!哭有用吗?”泽叔的声音嘶哑却异常坚定,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庞滑落,“水退了,天没塌!稻子是冲走了一些,可地还在!人还在!节气也还没过绝!”

禾妹抬起头,泪眼模糊地看着泽叔。

“看清楚!”泽叔指着那片狼藉,声音陡然拔高,压过了阿稻的哭声,“冲走的,是命!但泥里埋着的、还挂着泥浆没死的苗子,也是命!咱们手上剩下的秧苗,更是命! 这就认输了?对得起春播时腿上被蚂蟥咬的血点子吗?对得起咱祖祖辈辈在这片水洼子里刨食的劲头吗?”

他蹲下身,大手粗暴却仔细地扒开一处被厚泥覆盖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捧起一株被掩埋、但根部尚未完全腐烂的秧苗,浑浊的泥水顺着他的指缝流下。“看!它还活着!只要洗干净,重新插下去,还有救!”他又指着田埂边几个被慌乱中遗弃、装着备用秧苗的草篓,“这些苗,就是我们补种的种子!”

泽叔的话,像一记重锤,砸碎了笼罩的绝望。禾妹猛地抹掉脸上的泪水和泥水,眼神中重新燃起火焰。是啊!哭什么?天灾毁了部分,但人还在!还能动!

“阿稻!别哭了!”禾妹站起身,声音虽然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拿草篓!把剩下的秧苗都拿过来!泽叔说得对!冲走的,我们补回来!埋着的,我们扒出来救活!”

她第一个跳进了那片泥泞不堪的“战场”,不再顾忌肮脏。她弯下腰,双手像挖掘珍宝一样,小心翼翼地扒开厚厚的污泥,寻找那些被掩埋但还有一线生机的秧苗。浑浊的泥水再次浸没了她的双腿,但这一次,不是为了插下新的希望,而是为了抢救被天灾蹂躏的希望。

阿稻停止了哭泣,看着母亲在泥水中奋力挖掘、拯救秧苗的背影,再看看泽叔和其他人已经开始清理狼藉、疏通排水、重新整理被冲垮的田埂。他小小的身体里也涌起一股力量。他用力提起一个装着备用秧苗的草篓,虽然沉重,却一步步坚定地走向母亲。

受灾的田块上,人们再次忙碌起来。不再是绝望的沉默,而是充满了劫后余生的坚韧与不屈。他们清理淤泥,扶正冲倒尚未折断的秧苗,小心翼翼地将抢救出来的和备用的秧苗,重新插补在被洪水肆虐过的空白地带。每一株补下的秧苗,都承载着双倍的艰辛和百倍的决心。 夕阳的余晖再次洒下,照在这些浑身泥浆、疲惫不堪却眼神明亮的人们身上,照在那片伤痕累累却顽强重新泛起绿意的稻田上。泥泞中的绿色,经历了风雨的洗礼和人为的拯救,显得更加深沉、更加坚韧。

夜晚,干栏屋内。禾妹就着微弱的火光,仔细清点着家里剩下的、为数不多的存粮(主要是之前采集的坚果、晒干的鱼虾和一点点稻米)。她拿出几个最饱满、最金黄的稻穗(这是特意留的种),放在粗糙的石磨盘(原始的石磨)上,开始一下一下,极其小心地碾压、褪壳。动作轻柔得如同对待初生的婴儿。

“阿妈,这些不是要吃的吗?”阿稻好奇地问。

禾妹摇摇头,眼神专注地看着石磨缝隙里渐渐碾出的、带着米糠的糙米:“不,这是补种剩下的秧苗结出的种子?我们要把它们磨得更细些,混上草木灰,留着……万一,我是说万一,秋天收成不够吃,这是明年最后的种子了。 再难,也得把种留住!”她的话语低沉而坚定。留下火种,是经历天灾后刻入骨髓的生存智慧。

阿稻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他看着母亲碾磨稻谷时那无比专注、甚至带着一丝虔诚的侧脸,又想起白天那场惊心动魄的暴雨和母亲在泥沼中抢救秧苗的身影。灾难的阴影仍未散去,但母亲眼中那不灭的火焰,让他小小的心也安定下来。

灾难的洗礼,往往淬炼出生命最耀眼的韧性: 当洪水撕裂田埂,冲毁浸透血汗的秧苗,河姆渡人跪在泥泞中哭泣。但泽叔的怒吼(“地还在!人还在!”)如同惊雷,唤醒了深植于血脉的“补种本能”。这启示我们:人生的田野从不承诺风调雨顺,暴雨突袭冲毁心血是常态。真正的强者,并非从未跌倒,而是在泥水中看清——被冲走的是沉没成本,而未被夺走的土地与双手才是真正的资本。与其在废墟中哀叹失去的绿意,不如立刻在泥泞中扒出残存的生机(搜索未被摧毁的资源),并毫不犹豫地插下新的秧苗(启动替代方案)。灾难的破坏力有多大,人类在灰烬中重燃希望的韧性就有多强。

守护希望是场马拉松,需在烈日下除草,在暴雨中守堤: 禾妹一家在烈日下汗流浃背除草驱鸟的日常,与暴雨中拼死加固田埂的极限抗争,构成了生存的完整图景。这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成就如同水稻,不仅需要播下时的勇气(春耕),更需要漫长成长期的“琐碎防御”(夏耘)。 我们常为宏大目标热血沸腾,却易被日复一日的“除草”(排除干扰)、“驱鸟”(抵御诱惑)消磨意志,更可能在“暴雨”(重大挫折)中溃坝。河姆渡人用行动证明:伟大目标的实现,九成在于平凡日子里的咬牙坚持(烈日除草)和一成在于危急关头的殊死一搏(暴雨守堤)。 只有将这两种力量锻造成生命本能,才能在秋天收获不被杂草淹没、未被洪水冲垮的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