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不按常理的 “学生”(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伏牛山的雪刚化了一层,露出下面冻得硬邦邦的黄土地。赵昂站在临时校场的土坡上,眉头拧成了疙瘩,手里的马鞭在掌心抽得啪啪响。
校场里,三十多个公社兵正迈着歪歪扭扭的步子列阵。他们大多是农夫出身,裤脚还沾着泥,握着木矛的手要么太紧青筋暴起,要么太松摇摇晃晃。
赵昂喊 “齐步走”,有人顺拐,有人踩了前面人的脚后跟,还有个矮个子汉子光顾着看脚下,一头撞进了旁边人的怀里。
“停!” 赵昂的吼声惊飞了树上的寒鸦,“你们是种地的还是打仗的?黄巾贼的溃兵都比你们齐整!”
他曾在皇甫嵩麾下平定黄巾,见惯了正规军的铁血阵列,此刻看着这群 “学生”,只觉得胸口发闷,“列阵是为了令行禁止!敌人冲过来时,你们这样东倒西歪,只能当活靶子!”
石夯的儿子小石头站在队尾,脸冻得通红,却梗着脖子小声嘟囔:“在山里打仗,哪有地方列阵啊……”
这话被赵昂听见,他气冲冲走过去:“小孩子懂什么!当年我在长社,就是靠‘八阵图’困住十几万黄巾,让他们插翅难飞!”
他用马鞭在地上画出方阵,“看到没?前锋顶住,两翼包抄,这才是打仗的章法!”
可当他让公社兵演练 “两翼包抄” 时,更狼狈的事发生了 —— 两个负责 “左翼” 的社员,因为对 “左”“右” 辨不清,直接撞在了一起,手里的木矛都断了。赵昂气得甩了马鞭:“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
“赵将军息怒。” 陈烬的声音从坡下传来,他刚从山外查看墒情回来,裤脚沾着雪水,“他们昨天还在地里修水渠,今天拿起矛,自然不如拿锄头顺手。”
赵昂回头瞪他:“陈先生是觉得我苛责他们?乱世之中,军纪就是性命!”
“我是觉得,我们或许弄反了‘学生’和‘先生’。”
陈烬笑着指向校场边的山林,“您看那片林子,哪里有陡坡,哪里有暗冰,哪里能藏人,他们闭着眼都能摸清楚 —— 这是他们从小跟土地打交道练出来的本事。可您让他们在平地上列阵,就像逼鱼儿在岸上赛跑,不是他们不行,是路选错了。”
他走到一个正揉着撞疼胳膊的老农面前,那老农叫王老实,在伏牛山住了一辈子,能通过树影判断时辰,能听风声辨方向。
陈烬问:“王伯,您昨天说,从鹰嘴崖到黑风口,哪条路最适合藏人?”
王老实立刻来了精神,掰着冻裂的手指说:“当然是‘一线天’!两边是峭壁,中间就容一人过,扔块石头下去,能砸倒一串!”
赵昂在一旁冷笑:“藏人有什么用?敌军一冲,还不是得拼刀子?”
“不用拼刀子。” 陈烬忽然提高声音,对所有公社兵说,“从今天起,我们改个练法 —— 种地时,你们记着哪片坡陡、哪片土松、哪条沟能引水;巡逻时,你们琢磨着在哪种树障、在哪挖陷阱、在哪能看见敌人却不被发现。”
他看向赵昂,“这叫‘耕者为兵,兵者亦耕’—— 我们的阵地不在校场,在这整座伏牛山;我们的阵法,就是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更让赵昂震惊的是,陈烬竟要换掉他选出的斥候。
那几个斥候是公社里最精壮的汉子,赵昂教了他们三天 “辨识马蹄印”“潜伏哨位”,可陈烬却把王老实这样的老农、还有两个猎户推到了前面。
“他们连弓都拉不满,怎么当斥候?” 赵昂急了,“斥候要的是机警勇猛,不是认路!”
“那您说,李傕的人进山,会走大路还是小路?” 陈烬反问。
“自然是小路,大路容易被发现。”
“那谁最清楚伏牛山有多少条小路,每条小路的拐弯、岔口、甚至哪块石头松动了?” 陈烬又问。
赵昂语塞 —— 答案不言而喻。
王老实这时掏出个牛角号,咧开缺牙的嘴笑:“赵将军放心,我们猎户有自己的法子。这山里的回声能传十里地,喊一声‘狼来了’,是东边的兄弟就回‘山鸡飞’,是西边的就回‘野兔跑’,比快马传信还准。”
接下来的几日,赵昂看着公社兵们 “不务正业”:王老实带着人在各个山谷试回声,把不同的应答口号记在麻布上;猎户们在雪地里埋枯枝,说这是 “能陷马的软坑”;连小石头都跟着学,在树上做标记,说 “这棵树歪脖子,是‘左转’的记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