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蜀中治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成都的秋日,天色是久违的澄澈。

然而,州牧府邸内,诸葛亮却无暇欣赏这份天高云淡。

空气中弥漫着未散尽的硝烟味与浓郁墨香混合的奇异气息。

府库的账簿堆满了原本属于刘璋的宽大书案,几乎将身形清瘦的诸葛亮淹没。

他指尖飞快地掠过一串串数字,眉头微蹙。

益州的富庶,名不虚传,但连年战乱和刘璋后期的庸政,也已让这天府之国显出了疲态。

“宪和(简雍)。”

他头也未抬,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稳定,“传我军令,凡我荆州军士,有擅取民家一粟、强占民宅一砖者,立斩不赦。巡城队加倍,由子龙(赵云)亲自负责。”

“是,军师。”简雍肃然应道,迟疑片刻,“只是……部分将士认为,既然成都已下,些许犒劳……”

诸葛亮终于抬起头,羽扇轻轻搁在案上,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等今日取益州,非为劫掠,乃为立基。民心若失,纵得千里沃野,亦如筑厦于流沙。执行吧。”

命令以最快的速度传达下去。效果立竿见影。

曾经因恐惧而家家闭户的成都街道,在确认了刘备军队确实秋毫无犯后,开始试探性地出现零星人影。

菜贩重新摆出了摊子,茶馆也小心翼翼地卸下了门板。

当一队荆州兵士帮着一位被溃兵撞倒的老者拾起散落的菜蔬,并赔偿了损失后,一种细微的、带着惊疑的松动,在成都的空气中弥漫开来。

与此同时,诸葛亮的另一只手,伸向了益州本土的士人。

他没有大张旗鼓地清洗,反而在州牧府设下了一次低调却规格极高的宴请。

受邀者中,有始终忠于刘璋、城破时几欲自刎的黄权,有以清正刚直闻名的董和,还有一些在法正圈子之外,持中立或观望态度的实力派人物。

宴席上,诸葛亮亲自执壶,言辞恳切。

“季玉公仁厚,然暗弱不能守业,致使益州飘摇。今我主玄德公,承天意,顺民心,入主于此,非为私利,实欲与诸位贤达共保此锦绣河山,匡扶汉室。”

他举起酒杯,目光扫过众人复杂的面孔,“往日恩怨,皆如云烟。亮在此保证,凡愿为国效力者,必量才录用,一视同仁。益州,是益州人的益州,亦是汉室的益州。”

黄权紧绷着脸,一言不发。董和则目光闪烁,似乎在权衡这番话的真伪。

而在任命上,诸葛亮展现了高超的政治手腕。

黄权被委以掌管军纪纠察的要职,既示信任,又因其刚直可用;董和则被安排负责度支田曹,发挥其精于算计的长处。

但同时,江州太守、巴西太守等战略要地,以及核心的军队指挥权,依旧牢牢掌握在关羽、张飞、赵云等荆州旧部手中。

这是一种精妙的平衡。既安抚了本地大族,稳住了统治的基本盘,又确保了权力的核心不致旁落。

深夜,州牧府的书房灯火长明。

诸葛亮面前摊开的,除了益州各地的户籍、田亩图册,还有几份字迹迥异,却被反复翻阅甚至有些卷边的文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