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蜀中治政(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若有赤火公社的核心成员在此,定会震惊地发现,那赫然是《赤火律》的部分节抄本,以及关于赤火“工分制”、“评理组”的零散情报汇总。
诸葛亮的指尖划过《赤火律》上关于“吏治清明”、“严惩贪墨”的条款,眼神复杂。
“取其精华,去其‘悖逆’。”他喃喃自语。
很快,一道道政令从州牧府发出:
修订《蜀科》,大幅加重对官吏贪腐、欺压百姓的惩罚,并设立“检举箱”,允许吏民密告。
招募流民,兴修水利,修复都江堰等关键设施,由官府提供粮种、农具,恢复生产。
平抑物价,设立“官市”,调控盐铁等重要物资,防止奸商趁战乱盘剥。
这些措施,明显带有赤火公社重视民生、吏治清明的影子,引得一些底层百姓私下议论:“这新来的刘皇叔,行事倒有几分‘赤火’的模样了。”
然而,在最根本的土地问题上,诸葛亮停步了。
法正曾建议:“军师,赤火之所以能迅速收揽贫寒之心,在于其‘耕者有其田’。我等是否也可效仿,清查豪强隐匿田亩,适当分与无地流民,以收民心?”
诸葛亮沉默良久,缓缓摇头,目光投向窗外沉沉的夜色。
“孝直,欲速则不达。益州初定,人心未附。我等立足之基,除荆州将士外,便是这些愿意归附的益州士族。若此刻动其田产根基,无异于自毁长城。赤火之法,过于激烈,犹如虎狼之药,虽能速效,然体质孱弱者服之,恐立时毙命。”
他转过身,语气坚定:
“我等当以‘温和’养之。先稳住他们,恢复元气,再图徐徐改良。眼下,稳,重于一切。”
政策的成效需要时间,但无形的较量早已开始。
成都城内一家新开的茶馆雅间里,一位看似普通的账房先生(赤火谋报处“织网”计划的休眠人员“癸七”),正慢条斯理地品着茶,耳朵却捕捉着邻桌几个小吏的闲聊。
“……黄公权上任后,可是铁面无私,好几个老油条都吃了挂落。”
“是啊,这诸葛军师定的规矩,比刘季玉时严多了,不过日子倒是安稳了些。”
“安稳?听说城外有些地方,佃户们都在偷偷传看赤火的小册子,说什么‘均田’才是正道……唉,这世道……”
“癸七”不动声色地放下茶钱,起身离开。当夜,一份加密情报被送入荆南:
“亮治蜀,吏清民稳,然土地之制未改,士族之心稍安,黔首之望犹存。根基有瑕,裂痕可期。”
而在州牧府,诸葛亮批阅完最后一卷公文,揉了揉发胀的额角。
他走到窗前,望着荆南的方向,那里是赤火公社的心脏。
“陈社长……”他低声自语,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你以烈火煅烧旧世界,我试图以文火慢熬,修补这残破的鼎……孰优孰劣,尚未可知。但你我之路,终究不同。”
他关上了窗户,将清冷的月光与远方的烽烟,一并隔绝在外。
蜀中的治理,才刚刚开始,而这条与赤火公社截然不同的、在旧框架内追求最优解的道路,注定充满了妥协、权衡与不为人知的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