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1章 程昱的毒饵——“均平”的陷阱(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赤火汉末魂》最新章节。

北疆的夏夜闷热难当,李家屯打谷场上的争吵声却比天气更燥。

“凭什么?!”篾匠王三举着手里刚编好的竹筐,脸红脖子粗地嚷嚷,“我起早贪黑编十个筐,工分还不如铁匠铺张老三打三把锄头?这叫什么均平!”

人群顿时炸开了锅。几个跟着王三做零工的年轻人立即附和:“就是!咱们手都磨出血泡了,还不如抢大锤的!”

老铁匠张老三气得胡子发抖,一把夺过王三的竹筐:“你十个破筐,能用几年?我一把好锄头能传三代!你......”

“传三代怎么了?”王三打断他,“咱们赤火社讲的是人人平等!要么就按人头平分,凭什么你抢锤子的就高人一等?”

场院角落,新来的流民周安小声对妻子说:“王三哥说得在理啊,咱们在曹魏那边,就是老爷们太......”

“你懂什么!”老农石满仓猛吸一口旱烟,浑浊的眼睛瞪着周安,“没有张老三的锄头,你用手刨地去?”

但更多人的情绪已经被煽动起来。几个妇人围住记分员:“以后洗衣做饭也算工分!凭什么她们去纺织社的工分高?”

混乱中,王三跳上石磨,振臂高呼:“咱们要的是真均平!一切都按人头算!”

就在这时,一个清冷的声音穿透喧嚣:

“好一个真均平。”

陈烬不知何时站在人群外围,手里拿着一把崭新的锄头和一把破旧的锄头。

“王三,”他走到场中,“你说按人头平分。那我现在把公社所有的粮食、布匹、工具都拿出来,不管老人孩子、病人残废,全按人头一分。”

众人屏住呼吸。

“然后呢?”陈烬的目光扫过全场,“会打铁的从此不碰铁锤,会织布的开始躺着晒太阳,身强力壮的学着偷奸耍滑——因为干多干少一个样。”

他举起两把锄头:“这把新的,张老三用新淬火法打的,一天能刨三亩地。这把旧的,刨半亩地就卷刃。在你王三的‘均平’里,它们该换一样多的粮食?”

王三张了张嘴,没出声。

“工匠的手艺,农人的经验,医生的医术——这些难道是天上掉下来的?”

陈烬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你看不见别人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只盯着眼前那几个工分。程昱就是要用你这双被蒙住的眼睛,来看我们北疆的未来!”

石满仓猛地一拍大腿:“社长说得对!要真按人头平分,明年咱们全都喝西北风去!”

张老三红着眼圈收起工具:“我这就回去研究新犁,绝不让人说咱们工匠占便宜!”

王三愣在原地,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几个被他煽动的年轻人悄悄溜走了。

陈烬最后说道:“均平,是让勤劳的人不受穷,让有本事的人得尊重,不是让所有人一起变懒变穷!这笔账,咱们明天好好算!”

夜色渐深,一场关于“价值”的启蒙,正要开始。而程昱的毒饵,在照进现实的第一缕曙光前,已然开始失效。

就在北疆还在消化“均平”陷阱的教训时,一场更加隐蔽的思想瘟疫,正随着南来的商队悄然蔓延。

许昌司空府内,司马懿将新着的《地主养民论》呈给曹操。烛光下,他的脸色略显苍白,语气却沉稳如常:

“丞相,程昱之计过于直白,易被识破。臣此番,要诛的是心。”

几天后,这篇署名“河间司马懿”的文章,如同精心调配的毒药,开始在曹魏境内的书院、茶肆乃至田间地头流传。文章辞藻华美,逻辑环环相扣,开篇便是悲天悯人的论调:

“呜呼!今有北疆狂徒,倡言‘均平’,视乡绅士族如寇仇。此实乃数典忘祖,忘恩负义之举!”

紧接着,司马懿抛出了他精心构筑的核心论点:

“夫天地生财,各有其主。土地、耕牛、种子,此三者乃财富之本源,如同人之骨血。士族乡绅,代天牧民,掌此三宝,供与万民,方有春华秋实,仓廪充实。地主非剥削者,实为养活万民之恩主!”

他进一步阐述:

“佃农力耕,不过施以人力。若无地主赐予沃土,人力何施?若无士族贷以耕牛种子,春耕何以进行?此间关系,犹如舟与水——无水,舟寸步难行;无舟,水亦难渡人。产权即创造,此乃天地至理!”

这套说辞,巧妙地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与“价值的创造”划上了等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