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市舶新策(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妈祖教我做神女》最新章节。

“其三,严管‘牙行’,规范中人。

海商人生地不熟,多赖牙行沟通买卖。然牙行良莠不齐,多有欺诈勒索。市舶司可对牙行进行登记造册,颁发许可牙牌。要求牙行明码标价其佣金,交易须在市舶司指定场所或有司吏见证下进行,违者重罚乃至吊销牙牌。如此,既可规范市场,又可从中收取些许规费。”

“其四,便利通关,速验速放。

商船入港,查验货物、征收税款需高效。可增派人手,简化流程,避免商船长期滞留港口,徒增损耗,滋生不满。对信誉良好、常年往来之大商,可给予一定通关便利。”

她条分缕析,从税收、交易、中介管理到通关效率,方方面面都提出了具体可行、兼顾官府利益与商人便利的建议。

赵海听得眼睛越来越亮,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敲,心中已是惊喜连连。这些建议,条条切中要害,既有古法可循,又有创新之处,操作性强,简直就是为他量身定做的市舶司管理方略。

“妙!妙啊!”赵海忍不住拍案叫好,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师妹真乃女中诸葛!此‘定税明’、‘博买公’、‘严管牙’、‘通关速’四策,深得其中三昧。句句珠玑,切中肯綮。有师妹此策,这福州市舶司,何愁不能成为东南表率!” 他对穗安的称呼,在激动之下又变回了更亲近的“师妹”。

看着赵海喜形于色,穗安知道时机成熟。她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为赵海分忧的体贴:“师兄谬赞了。清云尚有一不情之请,望师兄斟酌。”

“师妹但说无妨!”赵海此刻心情大好,大手一挥。

“设立市舶司,商贾云集,信息庞杂。”穗安缓缓道,“番商初至,不知本地行情、货栈、牙行、乃至官府文告;本地商贾亦难及时获知番舶所载何物。信息不通,则交易不畅,易生龃龉,亦易被奸猾牙人蒙蔽。”

赵海点头,深以为然:“确有此患。”

“清云斗胆设想,”穗安图穷匕见,“可否由我和府衙合力在,在码头附近,择一宽敞明亮之所,设立一处‘海商便民所’?”

“海商便民所?”赵海饶有兴趣。

“正是。”穗安解释道,“此所其功用有三;

一曰‘张榜晓谕’: 将市舶司最新税则、律令、告示,清晰张榜于内,供中外商贾随时查阅,避免因不知法而犯法,或因信息不明而被胥吏讹诈。

二曰‘问讯指南’:招募些通晓番语及本地方言、识文断字、熟悉福州城情之人坐堂。专为初来乍到的番商或外地客商解答疑难:何处有可靠货栈仓储?哪家牙行信誉良好?城中米粮布匹行情几何?甚至代写简单契约文书,指点官府办事流程。只收取微薄酬劳,或由市舶司略加补贴。

三曰‘供需留名’:设一巨大木板或粉壁于堂内。允商人在其上以笔墨书写自身需求或供应信息,信息定期清理更新。此虽粗陋,却能让买卖双方有个初步接洽的渠道,省去许多盲目打听的功夫。”

她顿了顿,看着赵海若有所思的神情,抛出了最关键也最“合理化”的一点:“招募这些‘问讯指南’与维护‘供需壁’之人,我准备用福州城内那些手脚健全、略识几个字、熟悉街巷市井的乞儿流民,给予他们一份足以糊口的工钱,教会他们规矩。

如此,既为商贾提供了便利,又为官府解决部分流民安置之困,更给了这些人一条自食其力、重归正途的生路!一举数得,师兄以为如何?”

穗安将现代“信息中心”的理念,完美地套上了“便民所”、“问讯指南”、“供需壁”这些极具宋代特色的外壳。

赵海仔细琢磨着穗安的提议。

这“海商便民所”听起来并不需要投入太多钱粮,却能极大提升市舶司的“亲商”形象和运转效率,更能解决棘手的流民问题,为他博得“善政”之名。

尤其是用乞丐当“问讯指南”的点子,既省钱又解决问题,简直妙不可言。要是直接为府衙掌控更好,不过市舶司初立,事物繁忙,先给师妹练练手。

他眼神微闪,几乎没怎么犹豫,便抚掌笑道:

“善!大善!师妹此议,思虑周详,惠而不费。既能便利商贾,繁荣市舶,又能安顿流民,彰显仁政。好一个‘一举数得’。此事便交由师妹筹办,这‘海商便民所’,尽快设立起来!” 他大手一挥,便敲定了此事。

“师兄明鉴,清云领命!”穗安心中一定,面上恰到好处地露出钦佩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