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麦子熟了几千次,人民万岁第一次(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谁让你带着工业邪神来大明的》最新章节。
“什么?!”朱元璋身体猛地前倾,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光芒,连旁边的老太监都骇然抬起了头。十石!这是无法想象的数字!王朝更替的愤怒暂时被这惊人的生产力描述压了下去。
“陛下再看,”王卓指向御案上那些样品,“此等洁白之糖、盐,在我朝乃是珍品,在我世不过是寻常调味之物,机器一日所产,可抵大明一省数年之出!” “那些急救之物、罐头食品,亦是机器规模化生产,价廉而物美。” “凡人可乘坐钢铁巨鸟,日行万里;借助名为‘手机’之物,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亦能如同面对面般交谈;水坝能截断大江,发电照明,夜如白昼;钢铁舰船横行四海,探索寰宇……”
王卓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描绘着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在生产力上的巨大鸿沟:“这一切,皆因我世经历了‘工业革命’,掌握了远超人力、畜力的能量,并以此制造机器,替代人工,从而极大地提升了这‘生产力’。一人一日之功,可抵当今百人、千人甚至万人!”
他最后总结道:“故而,我世虽无皇帝,但因生产力极度发达,物产极大丰富,绝大多数百姓皆能得饱暖,社稷亦能维持运转。此非道德高低,实乃……时代之差,力量之别。”
暖阁内陷入了长时间的死寂。
朱元璋久久没有说话,他只是用手指缓缓地、一下下地敲打着御案上的那袋白糖,目光低垂,看不清眼神。王卓带来的信息太过震撼,几乎颠覆了他一生的认知。没有皇帝的世界?亩产十石的粮食?日行万里的铁鸟?……
这一切听起来如同神话,但御案上那些实实在在、远超当代工艺的“样品”,却又在无声地佐证着这个年轻人话语的真实性。
朱元璋久久没有说话,他只是用手指缓缓地、一下下地敲打着御案。王卓带来的信息太过庞杂震撼,巨大的信息量冲击着他。良久,他缓缓抬起头,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再次锁定王卓,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你既来自如此之世,知晓天命兴衰,身负此等异能,来到朕这‘即将覆亡’的大明,意欲何为?” 他的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讥讽和冰冷的审视。
王卓的心脏再次收紧。他知道,这是对他最终目的的拷问,回答的好坏,直接决定是否可以继续愉快的做时空倒爷。他再次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展现出极致的坦诚,以换取一丝信任。
“回陛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但眼神却努力保持真诚,“不敢欺瞒陛下。当我刚获此异能,穿梭两界之时,私心杂念确实充斥脑海。不可否认,我……想过利用此能,贩运两界稀罕之物,在此世发家致富,甚至……甚至搏一个公侯万代,锦衣玉食,光宗耀祖。”
他说到这里,停顿了下来,小心翼翼地抬眼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听到这里,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果然如此的笑意,那笑意里充满了对人性贪婪的洞悉和蔑视。“哦?倒是实在。那么,如今呢?是觉得朕给不了你要的高官厚禄?” 话语中的压力骤增。
“不!陛下!”王卓声音提高了几分,带着一种急切地澄清,“并非如此!而是……而是这一路南来,所见所闻,以及……以及想起我来时那个世界,一位老人告诉我们的一些道理,让我的想法……变了。”
“道理?什么道理?”朱元璋的语气依旧冰冷,但似乎起了一丝极细微的好奇。
“那是一种……人民史观。”王卓努力回忆着那些深刻的话语,“它告诉我们,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推动者,并非少数英雄帝王,而是这天下亿万默默耕耘、辛勤劳动的黎民百姓。是他们的劳作,提供了衣食住行;是他们的赋税,支撑起国家运转;是他们的儿女,构成了万里长城!王朝或许更替,帝王或许轮转,但这天下生生不息的根基,始终是‘人民’!”
朱元璋的目光骤然锐利起来!这番言论,几乎是在挑战他毕生信念的根基!但他没有立刻发作,因为这番话背后隐含的力量,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动。
王卓仿佛豁出去了,继续道:“看到沿途军士为一口饱饭而满足,听到他们只愿家人安康的卑微愿望,再想起我世那亩产千斤的稻田、一日千里的钢铁巨龙……我便生出了一个最朴素、或许在陛下听来最可笑的愿望——”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朱元璋,一字一句地说道:“我只想,能否用这微末之能,试着让这片土地上的更多人,能吃饱饭,能穿暖衣!仅此而已!”
暖阁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朱元璋死死地盯着王卓,仿佛要将他灵魂深处最细微的伪装都剥离出来。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里带着一种难以置信和探究:“能说出‘人民史观’这等话语……教你们这些道理的那个老人……想必就是你们那个时代,的开国……嗯,开创者吧?”他下意识地想用“开国皇帝”,但想到对方已无皇帝,临时改了口。
王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崇敬和复杂的神情:“回陛下,他不是皇帝。他……他是真正把人民放在心里的人。所以,人民也把他,放在了肩上。”
“把人民放在心里……人民把他放在肩上……”朱元璋喃喃重复着这句话,苍老的眼睛里闪烁着极其复杂的光芒。这种君民关系,完全超越了他的理解范畴。他无法想象这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他带着极大的诧异和不解,甚至有一丝难以言喻的落寞,追问道:“你竟然有此等见识,能说出这般话语,在你们那个时代,难道……难道你真的就只是寻常一百姓?”
王卓听到这个问题,脸上露出了一丝来自未来的、由衷的自信和骄傲,他挺直了腰板,朗声答道:
“回陛下,在我来的时代,我们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彻底消灭了文盲。 方才草民所言种种道理、那亩产十石的技术、那日行万里的机器,其背后的知识,并非专属一人一姓,而是千千万万普通学子皆可学习、皆可钻研、皆可为之贡献智慧的!”
“那是一个,人人皆可读书明理,人人皆有出人头地之可能,人人皆能成为栋梁之材的时代!陛下,那是一个人人如龙的时代!”
“人人……如龙?”朱元璋彻底怔住了,喃喃自语。这四个字仿佛拥有无穷的魔力,描绘出了一幅他无法想象,却又在内心深处感到无比震撼的社会图景。他一生致力于巩固皇权,掌控天下,而对方却告诉他,一个让亿万人人都能成龙的时代,才是更强的时代?
巨大的观念冲击,让这位雄才大略的洪武皇帝,陷入了长久的、石破天惊的沉默之中。他看向王卓的眼神,彻底变了。不再仅仅是审视一个奇人异士,而是在审视一个来自他无法理解的未来的、活生生的“样本”,以及这个样本背后所代表的,那种足以颠覆一切的力量和理念。
御案上的白糖、食盐、急救包……此刻似乎都拥有了全新的、令人心悸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