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玄国急行动,兵临边境线(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最新章节。
玉沁妜将那张尚未拆封的边报轻轻搁在紫檀木案的一角,动作轻缓得仿佛怕惊扰了晨光里浮动的尘埃。她的指尖在火漆封口处微微一顿,似有迟疑,又似在思索什么深远的隐秘,片刻后才缓缓收回,如同退潮时悄然隐没于沙岸的浪痕。她并未急于启封,只是静静垂眸,凝望着案面上那一片被窗棂切割得细碎而规整的光影——那是初升的日辉穿过雕花格扇,投下的纵横交错的条纹,横如阡陌,竖若经纬,宛如一方无形的棋局铺展在眼前,静待执子之人落子定乾坤。
她记得,就在半个时辰前,百里爵自殿中退出时,那一抹银线曾在他的袖口边缘倏然一闪,冷冽如雪地之上划过的一道寒光,短暂却刺目。那时她亲手递出六部塘报的副本查阅之权,任其翻阅朝中机密要件,表面看是信任放权,实则是一场不动声色的试探——试的不是他的才智,而是心性;不是他的手段,而是定力。如今想来,那枚悄然被吞入腹中的纸条,终究还是如一颗沉入深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暗涌,终将演变成一场席卷朝野的风暴。
脚步声由远及近,沉稳中带着紧迫,踏在青砖上的节奏极有分寸,却又不容耽搁——那是墨刃独有的步伐,如夜风穿林,无声却疾劲。黑衣人步入大殿,未行跪礼,只将一枚铜哨残片轻轻置于案上,断裂处沾着暗红血迹,那血尚未完全干涸,在晨光下泛着微褐的光泽,仿佛还带着战场上的余温,触目惊心地朝上摊开,像一封无言的血书。
“北境八百里加急。”他的声音低沉至极,几乎贴着地面流淌而出,字字如钉,敲进人心,“玄军前锋已越界三舍,沧州水道五十里内发现敌骑踪迹,马蹄印新,斥候已确认为重甲骑兵,行进方向直指清河渡。”
玉沁妜闻言,神色未动,轻轻颔首,仿佛所闻不过是一则寻常奏报。她取过御用朱笔,笔尖饱蘸浓墨,于一册河工折子末尾不疾不徐地批下一个“查”字。笔锋稳健,收笔利落,不见丝毫慌乱。她深知,此刻若仓促召集群臣、鸣钟告庙,非但不能震慑外敌,反倒会暴露朝廷内部的动摇与惊惶。真正的战事尚未爆发,可人心一旦先乱,便如堤坝溃于蚁穴,再难挽回。比起千军万马压境,朝堂上下失序才是最致命的破绽。
“传凌霄。”她终于开口,语调平静得如同吩咐御膳房今日午膳添一道清粥小菜,毫无波澜,“再调两队暗哨换防东华门,轮值时间提前两个时辰,对外一律宣称秋巡操演,不得泄露半句实情。”
墨刃抱拳领命,转身欲退,身影几欲融入殿角幽暗处。然而就在此刻,玉沁妜的声音再度响起,清冷如霜露滴落石阶,一字一句清晰入耳:“司礼监那边,把昨夜所有塘报底档尽数封存,锁入金匮,派双岗轮守。未经我亲笔手谕,不准任何人誊抄、传阅、乃至窥探一字一句——违者,以通敌论处。”
话音落下,殿内一时寂静如渊。唯有那缕晨光依旧静静爬过案角,映在边报火漆封印之上,仿佛预示着一场无声的惊雷,正在天幕尽头悄然积聚。
她缓缓起身,裙裾轻曳,如夜雾般无声地滑过殿内青玉砖面。烛火在她身后摇曳,将她的身影拉得修长而孤寂,仿佛一道沉默的碑影,镌刻在这一方寂静深宫之中。她踱步至那架雕花紫檀屏风旁,抬手取下墙上悬挂的一幅北境舆图——那是一卷泛着岁月微黄的丝绢,边角已略显磨损,却依旧保存完好,墨线清晰如初。
她将地图轻轻铺展于乌木长案之上,动作细致而沉稳,仿佛对待的不是一张战图,而是整个江山的命运。四角以青玉镇纸压住,防止一丝轻风扰动这方寸之间的乾坤。她的指尖缓缓自沧州水寨出发,沿着蜿蜒的河道一路向北滑行,指节白皙修长,在墨色山川间划出一道冷冽的轨迹。最终,那手指停驻在一处无名山隘——那里本应是荒岭绝域,人迹罕至,连飞鸟都难越其险。
可就在这死寂之地,昨夜由飞鸽传回的密信中,竟赫然写着一句:“火起之日,沧州水道为引。”
玄国信了。
她唇角微扬,勾出一抹冷笑,并非出于得意,亦非欣喜,而是源自骨髓深处的警觉与寒意。骗局一旦成真,从来都不难;真正棘手的是,如何掌控它爆发的时机。如今敌军来势如雷霆骤至,迅猛得近乎诡异,仿佛早已厉兵秣马,只待一个名正言顺的借口便可倾巢而出。那么问题便来了——究竟是谁,亲手递上了这个点燃战火的火种?是她放出的假情报太过逼真,诱敌深入?还是另有其人,在她精心织就的天罗地网之中,悄然埋下了一颗致命的钉子?
就在她凝神思索之际,殿外传来极轻的脚步声,似落叶拂阶,却又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压迫感。凌霄到了。
他立于门畔,未语先静,目光落在女帝背影上。她正伫立于烛光与暗影交界之处,身姿挺拔如松,黑袍垂落如夜潮翻涌。那幅巨大的北境舆图在她身后展开,宛如一幅浩瀚山河的投影,而她的影子被拉得极长,横亘其上,仿佛整片疆土都覆于她一人肩头,沉重却不塌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没有贸然开口,只是从袖中缓缓取出一块巴掌大小的铜牌。那铜牌边缘已被烈火灼烧得焦黑斑驳,似曾经历一场惨烈焚劫;中央则镌刻着半只蝉形纹路,线条细密古拙,隐含秘意——那是天机楼最隐秘的信物之一,唯有在生死关头、身份暴露、无法脱身之时,才会启动最后的讯号。
“影蝉最后一个信号。”他低声说道,声音比平日少了几分戏谑,多了几分凝重,“昨夜子时三刻,北驿暗桩吹响铜哨,三声短,一声长——敌情确认,无法撤离。”
玉沁妜接过铜牌,指尖轻轻摩挲那残缺的蝉翼。金属冰冷刺骨,却仿佛还残留着某个人临终前最后一丝气息。这枚铜牌,代表着一名潜伏多年的密探彻底失联,或许此刻尸骨已寒,魂归幽冥。蝉翼残缺,意味着线索断裂,也意味着敌人已经开始清扫棋子。
殿内一时寂静如渊,唯有烛芯爆裂的细微噼啪声,像是命运齿轮咬合前的预兆。
良久,她终于启唇,嗓音清冷如霜雪覆刃:“派三个人去。”
“带仿制通行牌,走雁门旧道,避开官道巡防,穿林渡涧,务必隐匿行踪。”
“七日内,我要看到玄军主力布阵图,每一座营帐的位置,每一条粮道的走向,每一处烽燧的换防时间——我要他们像一只无形的眼睛,窥尽敌营所有秘密。”
凌霄眉峰微挑:“不去杀接头人?毕竟他是唯一可能知道真相的活口。”
“不去。”她断然摇头,语气坚定如铁铸,“我要他们活着回来,完整地带回所见所闻。记住,此行只观势,不扰局。任何妄动都会惊动猎物,打草惊蛇者,斩立决。”
凌霄闻言,嘴角忽地一扬,露出那颗标志性的虎牙,在昏黄烛光下闪出一抹野性光泽。他低笑一声,带着几分玩味与敬服:“义姐这是要当渔翁了?坐等鹬蚌相争,好收渔利?”
她转过身来,眸光如刀锋掠过他的脸庞,随即又落回地图之上,视线扫过几处烽燧标记点,一字一顿道:“我不是渔翁。”
顿了片刻,她声音更低,却更冷,仿佛从九幽之下升起的寒风:
“我是那个,在岸边燃起篝火的人——我不急着撒网,我只等着鱼自己跳上岸。”
话音方落,殿外忽而传来一阵细微的骚动,似风掠过檐角铜铃,轻却扰人。一名小内侍低垂着头,脚步急促地穿过长廊,双手恭敬地捧着一只青瓷匣,指尖微颤,显是来得匆忙。他跪地呈报,言禁军统领府八百里加急递来的军情摘要,事关边境异动,不敢耽搁。玉沁妜端坐于紫檀雕龙凤纹宝座之上,神色未动, 轻轻抬手,示意退下。那小内侍如蒙大赦,躬身退去,脚步轻得几乎不惊起一丝尘埃。
青瓷匣静静置于案前,釉面温润如秋水,映着殿中摇曳的烛光,泛出淡淡幽蓝。匣子尚未开启,她却已心知肚明——不过是老调重弹:边境守将战意勃发,连番请命,或言迎敌出击,或求增兵驰援,又或奏请闭关自守,以避锋芒。这些折子,年年岁岁,如潮涨潮落,从未真正决断于边关,而皆定于这深宫一念之间。
她眸光沉静,仿若古井无波,唇角微抿,不动声色地转向立于侧后方的墨刃,声音清冷如霜:“华阳宫那边,可有动静?”
墨刃身形挺拔如松,黑衣裹身,面容隐在阴影之中,只一双眼睛锐利如鹰隼。他低声回禀,字字清晰:“百里爵昨夜回宫后,未曾踏出书房半步。然影十七潜伏其院外梧桐树顶,亲见他于今晨寅时三刻焚毁一叠旧纸。火势不大,燃得极尽小心,唯恐留痕。但灰烬飘散之际,仍被截下一缕残片——上有‘齐记’二字残留,墨迹焦而不散。”
玉沁妜闻言,眉梢几不可察地轻轻一挑,仿佛一片落叶拂过湖面,涟漪微漾即止。然而那一瞬的波动,却藏了千钧之思。
齐记皮货行……那个位于城西闹市深处、门面陈旧却客流不断的铺子,原是她多年前亲手布下的暗桩,故意留下些许蛛丝马迹,引蛇出洞。她本以为此局早已尘封,却不料今日竟被人再度启用。而昨夜百里爵在御前饮茶时悄然吞下的那张密笺,所指之地,正是此处。
他是早已知情,故作不知,借此试探她的底线?还是被人蒙蔽,成了他人手中棋子?亦或——他正与她一般,在这盘错综复杂的棋局中悄然落子,借势观势,静待那幕后执线之人露出破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