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玄国败退去,局势暂安稳(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最新章节。

墨刃推开殿门时,天光尚在云层深处挣扎,晨风裹挟着未散的露水,悄然浸润了他手中战报的边角,纸页边缘已泛出斑驳的湿痕,仿佛承载着远方烽火的气息。他步履沉稳,靴底踏过青石地面发出低沉回响,未曾片刻停顿,径直将那封染了风霜的军情密报呈至龙案之前。玉沁妜正执一管朱笔,凝神批阅一份关于边饷调拨的奏章,眉宇间透着不容懈怠的肃然。听见脚步声入内,她轻轻抬眸,目光如秋水般清冷,唇间只吐出一字:“念。”

“密道死士已于昨夜子时发动突袭,三座敌军粮仓尽数焚毁,烈焰冲天,火光映红半壁苍穹。押运官首级已被悬于沧州城楼示众,震慑敌胆;前锋部队闻讯溃乱,仓皇南逃,阵脚全无;玄军主力被迫连夜北渡清河,水流湍急,舟楫不足,渡河之际自相践踏,伤亡惨重,阵型大乱,士气几近崩解。”墨刃声音平稳如常,字字清晰,却难掩语调深处那一丝隐而不发的激荡,“鹰牙岭一带山火延烧整整一夜,直至今日寅时方被骤降的雨水扑灭。如今地表焦黑如炭,寸草不生,余烟袅袅,空气中仍弥漫着灰烬与湿土混杂的气息,触目皆是荒芜。”

玉沁妜缓缓搁下朱笔,动作轻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她指尖轻轻落在沙盘之上,沿着那条蜿蜒曲折、隐匿于群山之间的秘道缓缓划过,仿佛能感知到千里之外的杀机与谋略。殿内一时寂静无声,唯有铜漏滴答,光阴流转。她的目光终于从沙盘移开,徐徐转向殿侧静立的百里爵。

他依旧穿着昨夜那身玄铁轻甲,甲片上还沾着几缕未干的夜露,在微弱的烛光下泛着幽冷光泽。乌黑的发丝略显凌乱,几缕垂落额前,衬得他轮廓愈发深邃。眼底浮着淡淡的青影,像是经夜未眠的痕迹,却又掩不住那一双眸中沉淀的冷静与锐利,宛如寒潭深处不动的星芒。

“你早知道他们会疲于奔袭。”她终于开口,嗓音不高,清越如风穿竹林,语气平静得仿佛只是在陈述一个早已洞悉的事实,没有质疑,亦无惊讶,唯有洞察之后的从容。

百里爵微微颔首,动作极轻,却自有千钧之重。他望着窗外渐明的天色,声音低沉而笃定:“长途奔袭者,最忌补给断绝。他们越是急于求成,行军越急,粮道越长,破绽便越多。一旦后援断绝,士卒饥疲,军心必乱。走得越快,垮得就越彻底——这是兵家铁律,也是人心的极限。”

凌霄自侧廊缓步而来,足音轻沉,踏在青石地面上如落叶拂尘。他手中紧握一卷尚未拆封的情报,封泥犹存,墨迹未干,仿佛还带着远方烽火的气息。他的声音低而稳,似寒潭深水,不起波澜:“天机楼细作传回密报,玄国境内已有三路兵马悄然调动,行踪诡秘,显是暗中集结后备军力。若我军贸然深入追击,极可能陷入旷日持久的拉锯之战,粮道难继,士卒疲敝,反为敌所乘。”

玉沁妜闻声缓缓起身,身姿挺拔如雪岭孤松。她披着一袭素白长袍,衣袂随风微动,步履从容地走向殿中央的沙盘。那沙盘以黄铜镶边,山川河流皆按实地比例雕琢而成,沧州以北的地势起伏尽收眼底。她的指尖轻轻划过沧州以北三十里的防线,指节修长,动作精准,最终停在一处险峻隘口——鹰喙崖。

“就到这里。”她开口,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钉入木,不容置疑,“命边军即刻进驻鹰喙崖要隘,修筑烽燧高台,广设了望哨岗;囤积滚木礌石,加固营垒箭楼,严防死守,但——”她顿了顿,眸光凛冽扫过众人,“不得越境一步。”

“是!”墨刃抱拳躬身,铠甲铿然作响,转身大步离去,身影没入殿外晨雾之中。

“且慢。”玉沁妜忽又启唇,清冷之声再度响起,令墨刃止步于门槛之外。

她微微侧首,目光掠过凌霄,语气淡漠却不容反驳:“传令下去,放一批溃兵回玄国腹地。”

凌霄眉头微蹙,眼中闪过一丝惊愕:“放走敌人?此等举措……恐资敌粮草,助长其势。”

“让他们活着回去。”她唇角轻扬,那一抹弧度并非笑意,反倒如霜刃出鞘,透着彻骨寒意,“让他们把话带回玄国中枢——告诉他们的主帅,大胤的箭矢,不仅能射穿边关铁甲,更能直抵主帅帐前三尺;大胤的烈火,不止焚其粮仓,更可燎原千里,烧尽他们祖辈积攒的根基。这一次,我们只烧了粮草;下一次……便是倾覆江山。”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连呼吸都仿佛凝滞。烛火摇曳,映照着梁柱上盘龙雕纹,似也在屏息聆听这杀伐决断之语。墨刃低头领命,不再多言,悄然退去。凌霄迟疑片刻,终是拱手退出,临行前俯身低语,声音几不可闻:“宗人府昨夜截获一封密信,未曾破译内容,但笔迹查证,与旧制派残余势力所用墨式极为相似,恐有内患潜伏。”

玉沁妜眉尖几不可察地一颤,眸光微闪,却并未追问,只是静静立于沙盘之前,宛如一尊琉璃铸就的神像,冷艳而不可亲近。

这时,百里爵却主动上前一步,靴底轻叩地面,声线温润如玉:“若陛下信得过臣,此事愿协查到底,不使奸佞藏匿于朝堂之间。”

她缓缓转头看向他,晨曦初透窗棂,洒落在她脸上,映得双瞳清澈如露珠洗过的琉璃,剔透中藏着不容轻侮的威仪。“你不必事事争先。”她说,语气温柔却不容推拒,“朝中自有法司监察,御史纠劾,何须你亲力亲为?”

“臣若甘做闲云野鹤,袖手旁观,岂非辜负了陛下昔日托付?”他轻笑一声,语气轻松似玩笑,眼神却认真至极,一字一句皆如刻刀镌心,“江山社稷,非一人之天下,亦非一人能独撑。臣不敢懈怠。”

窗外天色渐明,夜风已歇,檐下铜铃不再叮咚作响,仿佛连天地都在静候黎明的到来。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继而染上淡淡的橘红,如同熔金泼洒于云海之上。两人并肩立于殿前宽阔的石阶之上,身后是巍峨宫宇,前方是苍茫晨光。远处宫墙轮廓由幽暗转为灰白,守夜的巡卫正列队换岗,脚步轻而有序,铠甲相碰之声清脆悦耳,宛如晨钟唤醒沉睡的皇城。

“你说,”她忽然启唇,声音很轻,像是问他自己,又像是问命运,“他们真的会就此罢休吗?”

“不会。”他答得干脆利落,没有丝毫犹豫,仿佛早已看透对手的肺腑,“这一败对玄国而言,不只是损兵折将,更是动摇国本。元气大伤,军心涣散,将领畏战,百姓惶恐。他们需要时间疗伤,需要喘息,需要重整旗鼓。三个月内,绝不会再轻启战端。”

她轻轻“嗯”了一声,声音低得几乎融进晨风里,随后便不再言语,只静静望着天边翻涌的霞光。

片刻之后,她转身欲回殿内,裙裾轻摆,步履无声。然而刚迈出一步,身后便传来一声唤——

“陛下。”

百里爵仍立于原地,未随她而行,身影被晨光照得修长而孤清。

她驻足,回首。

他抬眸看她,目光温和却不失深邃:“昨夜您袖中那页残策……还留着吗?”

她脚步一顿,神色微动。

“《春汛防洪策》的残页。”他补充道,语气平和,仿佛只是提起一段寻常往事,“臣记得昨日见您亲手将其收入袖袋,后来……似乎忘了取出。”

她垂眸看向自己的衣袖,果然发现袖口不知何时裂开一道细微口子,内衬空荡,早已不见那纸片踪影。

“不见了。”她低声说,语气平静,却掩不住一丝怅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