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爱意渐明,决心下定(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女帝驭心:皇夫谋天下》最新章节。
她走得不疾不徐,每一步都沉稳而清晰,仿佛不是在赶路,而是在丈量自己的心。裙裾拂过石阶,无声无息,唯有脚步叩击地面的轻响,在空旷的宫道上悄然回荡。这寂静衬得她的身影愈发孤清,也愈发坚定。
行至垂花门前,忽见一名宫人捧着药匣匆匆迎面而来。那人低头疾走,乍见她独身而行,神色一怔,慌忙跪伏于地,双手高举药匣,口称不敢。她只微微颔首,目光清淡如水,未曾多言,亦未驻足。那宫人伏地良久,直到她的身影远去,才敢起身续行。
御花园已在眼前,朱红园门半启,铜环静垂,映着天光微亮。她抬手轻挥,声音不高,却自有不容违逆的威仪:“朕欲独行片刻,尔等止步。”
随行内侍、宫女齐齐躬身领命,悄然退至数丈之外,不敢再近。转瞬间,偌大的宫苑入口,唯余她一人独立。春风拂面而来,带着梅花初绽的清冽香气,沁入肺腑,竟有几分令人微醺的凉意。
她伫立片刻,抬手缓缓解下腰间玉佩。那是一枚羊脂白玉雕成的莲纹佩,温润通透,边缘已被岁月磨得圆融。这是母后临终前所赠之物,多年来从不离身,藏于贴身处,视若性命。今日她却特意将它系于腰间,一路携来,仿佛要借这旧物的温度,支撑即将面对的一切。
此刻,她将玉佩轻轻握入掌心,指尖摩挲着那熟悉的纹路,闭目深吸一口气。风穿过园门,卷起衣袖一角,似有若无地牵动着心绪。她知道,前路未必平坦,但她已无退意。
她迈步入园,脚下是蜿蜒曲折的碎石小径,两旁梅树成行,枝干苍劲如墨笔勾勒,枝头残雪未融,与初绽的梅花交相映衬,宛如素绢上点染的几点胭脂。风起时,花瓣簌簌而落,似雪非雪,轻盈飘坠,在空中划出无声的弧线,最终覆于肩头、脚畔,铺就一地清寂。
此处正是当年百里爵初入宫时献梅之所。那时春寒料峭,他执一枝红梅而来,眉目清冷,言辞谦恭,却在转身之际,被她以剑横颈,逼问来意。那是她第一次对他拔剑,也是他第一次直视她眼中的防备与锋芒。彼时她以为,只要手中握得住剑,心中斩得断情念,便能立于不败之地,便可将命运牢牢攥在掌心。
可如今她才真正明白,世间最难掌控的从不是朝局纷争、权谋倾轧,而是人心——尤其是自己的心。那颗心曾如寒铁封冻,坚不可摧;如今却像这早春的雪,悄然松动,开始融化,连她自己都无力阻止。
她缓步前行,足音轻叩在碎石之上,细微得几乎被风吹落的花瓣声掩盖。林间静谧,唯有风穿叶隙的低语,拂过耳际,撩乱了她发间白玉凤钗垂下的那一缕丝绦。她忽然驻足,抬手轻轻将那缕散落的碎发别回耳后,指尖不经意触到凤钗冰凉的表面,玉石沁骨,竟让她心头微颤。
那一刻,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她怔了一瞬,随即从袖中取出一方素净的手帕,帕角绣着极淡的一枝梅,针脚细密,早已洗得泛白。她低头,用帕子一点一点地擦拭凤钗,动作轻柔得仿佛在抚过一段尘封的旧事。这枚白玉凤钗陪她走过了十数载春秋,见证过无数个披甲执锐的清晨,也陪伴她在无数个孤灯独影的夜里批阅奏章。她从未刻意修饰它,也不曾为它多看一眼镜中容颜——毕竟,在那些年里,她只需要威仪,不需要美。
可今日不同。
她细细拭去玉面浮尘,直到光泽温润如初,映出她眸底那一抹难以言说的情绪。她凝望着手中的凤钗,唇角微微扬起,那笑意极浅,转瞬即逝,却像是冰湖裂开一道细纹,透出底下深藏已久的暖流。
“从前总觉得,戴它是为了提醒自己是谁。”她低声自语,声音轻得如同落在雪上的花瓣,“提醒我是谁的女儿,是哪里的皇帝,是谁必须敬畏的主君……可是今天……”
她顿了顿,目光投向远处梅林尽头那道熟悉的身影轮廓,语气悄然柔软下来:
“是想让他看见。”
她将凤钗重新插入发髻,动作缓慢而郑重,每一寸推进都似在完成一场隐秘的仪式。不是为了朝堂上的威严,也不是为了宫闱中的体面,而是为了一个人的目光——那个曾让她拔剑相向,如今却让她愿以最温柔的姿态相见的人。
风再次掠过林梢,卷起几片梅花,环绕她身侧飞舞。她挺直脊背,继续向前走去,步伐依旧沉稳,可脚步落下时,似乎比来时轻了几分,像是卸下了什么,又像是终于拾起了什么。
梅林深处,幽静如画,一座古朴的六角亭掩映在苍劲梅枝之间,仿佛自岁月深处悄然凝立于此。她缓步走入亭中,裙裾轻拂过青石阶面,无声无息。站定于亭心,她抬眸望向那条蜿蜒延伸的小径尽头——那里空寂无人,唯有风穿林而过,吹动满树寒梅,花瓣如雪般簌簌飘落,在空中划出细碎而温柔的弧线。
这是她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等待。不是等一封关乎朝局安危的密报,也不是等一场暗流涌动的政变消息,而是等一个人,一个名字早已深埋心底、却从未宣之于口的人。
她不再刻意收敛神情,脊背笔直如松,双手交叠置于身前,指尖微凉,目光却灼灼如星。那双平日里总含着冷静与疏离的眼中,此刻竟透出一丝难以察觉的柔软与期盼。她任由这份情绪浮现在脸上,不再遮掩,也不再压抑。
远处终于传来脚步声,不疾不徐,踏在铺满落花的小径上,清脆而沉稳。她的心跳微微加快,却依旧挺立原地,没有低头,没有闪避,只是静静望着那声音传来的方向。
月白色的锦袍渐渐映入眼帘,衣料在微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腰间垂落的流苏随着步伐轻轻摇曳,如水波荡漾。那人走得极稳,神情从容,眉宇间依旧挂着惯有的温雅笑意,仿佛今日赴约不过寻常相见,全然不知这一场相会,或将悄然改写彼此命运的轨迹。
她看着他一步步走近,看着他缓缓抬眼,目光相接的一瞬,心跳仿佛漏了一拍。她看着他嘴角自然扬起,那抹笑意如同春风拂过冰河,熟悉得令人心颤。
她没有移开视线,也没有回避那双似能看透人心的眼睛。
风再度拂过亭前,带着几分清冷与悠然,轻轻撩动了散落在地的几片残梅。花瓣随之翩跹而起,在微光中缓缓旋舞,仿佛被某种无形的情绪牵引着,不疾不徐地游走于空气之间。它们翻飞的姿态极尽轻柔,像是在低语,诉说着无人听懂的旧日心事,又宛如时光本身也在此刻屏住了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一瞬的静谧与诗意。片刻之后,舞尽的花瓣渐渐飘落,一片接一片,悄然回归大地,覆于泥土之上,重归沉寂。余下的,唯有亭子静静伫立,和那一缕仍徘徊不去的淡淡梅香,默默见证着方才那一场无声的告别。
他的脚步停在亭外三步之遥,不多不少,恰到好处。他微微躬身行礼,姿态恭敬而不失亲和,声音依旧温润如玉,听不出半分波澜:“陛下召臣来此,可是为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