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官媒点赞·文化出圈(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综艺:雪藏十年我靠实力再封顶流》最新章节。

国家大剧院后台的通道狭窄而幽深,如同一条时光隧道,将舞台的璀璨与现实的尘埃分隔开来。陈楚和苏清并肩走着,脚步声在空旷的通道里发出轻微的回响。两人身上浸染的墨迹未干,晕染在青灰与素白的衣衫上,如同刚刚经历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水墨战役后留下的勋章。苏清赤足踩在微凉的地板上,足底沾着星星点点的墨痕,一步一个浅浅的印子,像是某种神秘的符咒。她的手臂微微发颤,是极限舞动后肌肉不受控制的余波,但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里面燃烧的火焰比舞台上任何一道追光都要炽烈。

陈楚抬手,指腹不经意蹭过额角,那里不知何时沾染了一抹焦黑,是舞台爆炸时飞溅的合金碎片留下的微尘。他低头看着指尖的黑色,轻轻捻了捻,仿佛那不是污迹,而是从一场鏖战中带下的战利品。

“楚哥!苏姐!”助理小唐几乎是扑过来的,手里捏着的手机屏幕还亮着,上面赫然是《墨舞丹青》最后那惊心动魄的悬空一笔的截图。“炸了!彻底炸了!”他声音嘶哑,带着难以置信的亢奋,“热搜前十,占了六个!全是咱们!”

他话音未落,手机屏幕上方又疯狂弹出新的推送通知,如同密集的鼓点砸在人心上:

【爆!#墨舞丹青撕裂虚拟现实# 国家大剧院舞台事故成就艺术神迹!】

【沸!#陈楚悬空一笔开天地#】

【热!#苏清涅盘之舞#】

【新!#威亚故障真实演出# 官方声明:技术意外,演员无碍】

【热!#陈楚苏清后台照曝光# 疲惫与荣光并存!】

陈楚只是扫了一眼,便移开目光,仿佛那排山倒海的喧嚣与他隔着一层无形的壁障。他更在意身边人的状态。“苏老师,手臂怎么样?”他看向苏清微微颤抖的右臂,那是最后甩袖引墨、硬撼蒸汽天幕时爆发的力量超出了负荷。

苏清试着屈伸了一下手指,细微的疼痛让她眉心轻蹙,但随即舒展开,露出一抹近乎锋利的笑意:“小意思。跟那一笔比起来,这点代价,值。”她的目光投向通道尽头隐约可见的舞台方向,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墨香与蒸汽混合的气息,“那感觉……像真的劈开了什么。”

就在这时,小唐的手机猛地一震,一条推送带着前所未有的、醒目的红色标识,如同重磅炸弹般砸了下来:

【人民日报快讯:今晚,国家大剧院上演的跨界舞台作品《墨舞丹丹》,将传统水墨艺术与现代表演形式深度融合,以震撼的视听语言和突破性的艺术表达,呈现了一场关于束缚、挣脱与创造的东方哲思盛宴。其大胆创新的舞台呈现手法,尤其是面对突发技术故障时,艺术家展现出的惊人临场应变与艺术创造力,将危机转化为艺术升华的契机,诠释了真正的“化腐朽为神奇”,堪称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标杆之作![强][强][强] #文化自信# #艺术创新#】

空气瞬间凝固了。连通道里远处传来的工作人员收拾道具的嘈杂声,都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

小唐张着嘴,眼睛瞪得溜圆,拿着手机的手抖得厉害,一个字一个字地读,生怕漏掉半个标点。读完了,他猛地抬头,看看陈楚,又看看苏清,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抽气声,激动得说不出完整的话。

苏清脸上的疲惫被一种巨大的冲击力瞬间冲散,取而代之的是难以置信的愕然,随即,眼底深处那燃烧的火焰仿佛被注入了新的纯氧,轰然升腾。她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看向陈楚。

陈楚的呼吸也微微一顿。官媒发声,而且是如此高的规格,如此不吝溢美之词的肯定!这分量,远非那些娱乐热搜可比。它像一枚无形的、由最高权威机构认证的勋章,沉甸甸地压在了《墨舞丹青》之上,也压在了他和苏清的肩膀上。十年沉寂,他打磨技艺,寻求突破,等的或许就是这样一个被真正“看见”的时刻,不是被流量裹挟,而是被艺术本身的光芒照亮。他闭了闭眼,再睁开时,眸底深处翻涌的复杂情绪已被沉静的坚毅取代。

“标杆……”他低声重复着这两个字,唇角缓缓勾起一个微不可查却重逾千钧的弧度,“这起点,够高。”

网络的狂欢才刚刚开始。“人民日报” 这四个字的官方背书,如同在沸腾的油锅里浇下了一瓢冰水——瞬间炸裂出更为恐怖的能量!

短短半小时内:

央视新闻官微转发了人民日报快讯,并附上精心剪辑的《墨舞丹青》舞台精华片段(重点突出了陈楚撕裂宣纸、苏清浴墨涅盘、蒸汽天幕悬空一笔等神级画面),配文:【当传统遇见创新,当危机化为神奇,这就是中国艺术家的魄力与担当!#文化创新# #艺术的力量#】

光明日报发布长文评论:《从<墨舞丹青>看文化自信的现代表达——兼论技术故障下的艺术真谛》,文中盛赞:“…陈楚与苏清,用身体作笔,以灵魂为墨,在失控的机械与爆裂的蒸汽中,完成了对东方美学核心精神‘天人合一’‘境由心生’的极致演绎。这不是表演,这是一次灵魂层面的突围!其价值,远超一场完美的演出…”

文化部官微紧随其后,发布简短有力的九字评语:【破而后立,艺境无疆!】并@了陈楚和苏清。

共青团中央官微则发起话题#这就是我们青年的创造力#,置顶内容正是陈楚悬空一笔的高清动图。

官方的集体站台,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引发了更为汹涌的民间浪潮。

各大视频平台,《墨舞丹青》的官方及现场观众拍摄的片段(尤其是事故段落和最后的神来之笔)播放量呈几何级暴涨,弹幕厚得完全遮住了画面:

“卧槽卧槽!这真的是舞台事故?确定不是设计好的???”

“给大佬跪了!陈楚那一跃一接一带,动作片导演出来学学什么叫力量与美学的结合!”

“苏清姐姐杀我!旋转抽击那一段,我鸡皮疙瘩掉了一地!那是用生命在跳舞啊!”

“蒸汽幕布裂开那一瞬间,我汗毛倒竖!真·开天辟地!”

“人民日报说‘标杆’!官方认证,含金量拉满!”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陈楚,你值得!”

“艺术圈地震了!这波直接封神!”

热搜榜彻底被“墨舞丹青”相关词条屠版,前十名里一度出现八个相关话题的奇观。朋友圈、微信群、各大论坛,几乎都在讨论这场震撼人心的演出。美术院校的教授将片段搬上课堂,分析其构图与意境;舞蹈学院的学生通宵扒动作,试图模仿苏清那充满爆发力的舞姿;音乐博主逐帧分析陈楚的吟唱与背景古琴、编钟的配合,称其为“声与器的灵魂共振”。

这股由官方引领、全民参与的文化热潮,如同燎原之火,迅速烧出了传统艺术圈层,席卷了各个年龄层和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真正实现了“破圈”。

然而,在铺天盖地的赞誉与惊叹声中,几股带着明显引导性的暗流,开始在某些匿名的八卦论坛和短视频平台的角落悄然滋生。

一个名为“圈内老炮儿”的营销号,发布了一条语焉不详的短视频:“啧,现在的‘艺术’真是越来越会玩了。舞台事故都能营销成‘神迹’,还惊动了官媒?懂的都懂,背后团队能量不小啊。不过话说回来,那位‘十年沉淀’的才子,当年抄袭的旧账,是不是也该翻出来晒晒太阳了?[吃瓜][吃瓜]”

视频刻意剪辑了陈楚十年前某首被卷入抄袭风波的歌曲片段(后已澄清),与另一首冷门歌曲进行模糊对比,配上引导性的字幕和阴恻恻的背景音乐。

几乎同时,另一个百万粉丝的娱乐号发布长文《“墨舞”很美,但别忘了“人设”下的真实》,文中看似客观分析舞台,却话锋一转:“…不可否认陈楚才华横溢,但‘十年雪藏’的悲情牌打了这么久,是否也该换换了?当年不肯配合公司炒CP,究竟是清高还是另有隐情?据‘知情人士’透露,当年那位CP对象,可是被他私下骚扰得不轻才拒绝配合的哦…艺术成就值得肯定,但人品,呵呵…”

文章底下,瞬间涌入大量格式统一、言辞激烈的“路人”评论:

“原来如此!我就说怎么突然翻红了,洗白手段高啊!”

“抄袭狗!骚扰男!滚出娱乐圈!”

“官媒也被蒙蔽了吗?这种劣迹艺人还捧?”

“资本的力量真强大,黑的都能说成白的!”

这些污蔑性的言论如同毒蛇吐信,在狂欢的盛宴下悄然蔓延。前公司“星耀娱乐”的公关部办公室里,总监赵强盯着屏幕上飞速增长的负面评论和带节奏的帖子,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他拿起内线电话:“水军再加三成力度,重点攻击‘抄袭’和‘骚扰’这两点,把‘资本操控’‘洗白’这些关键词刷上去!另外,联系那几个‘老炮儿’,稿酬加倍,让他们‘挖’得更深一点!”

国家大剧院贵宾休息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陈楚和苏清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水润润干得冒烟的嗓子。

进来的是徐克导演,他手里捧着一台平板电脑,脸上的表情混合着激动和一丝凝重。“陈老师,苏老师,打扰了。文化部艺术司的刘司长,想跟二位视频通话,亲自表达慰问和祝贺。”

陈楚和苏清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刚想起身整理一下仪容,平板电脑的屏幕已经亮起,一位身着得体西装、气质儒雅沉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画面中,背景似乎是某个办公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