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大网撒开!十万旌旗出太行!(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延安的命令一下,整个华北的抗日力量就像一个沉睡的巨兽被猛然唤醒,开始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运转。

“出山战役”总指挥部设在太行山深处一个叫瓦窑堡的大村子里。

老总亲自坐镇,几位老帅负责具体战役指挥,指挥部的墙上,挂满了巨幅的军用地图,上面红蓝箭头交错,参谋们跑进跑出,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命令!”老总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金石之音,“此次战役,为我八路军首次大规模、多兵团协同作战!目标只有一个:以雷霆之势,横扫太行山区及边缘地带之日伪军,将各根据地连成一片,打造一个稳固的战略后方!”

具体的作战部署迅速下达:

· 北线集团:作为战役核心,由王树声统一指挥。下辖第1、第3、第4、第6四个主力旅,以及新编第11旅,总计超过五万人,配属“东山”加强的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和大量迫击炮、火箭筒。

· 任务:沿滹沱河向东推进,横扫平定、井陉以北区域,重点拔除娘子关以西所有日伪据点,切断正太铁路北侧交通,并伺机向石家庄外围逼近,牵制日军重兵。

· 中线集团(主攻方向):由太行军区第二分区、第四分区及总部特务团组成,为核心攻击力量。下辖第2旅、第5旅、新编第7旅以及加强的“东山”重型火力支队(含一个105毫米榴弹炮营),总兵力三万两千人,由副总指挥亲自指挥。

· 任务:沿邯长公路及其两侧,向武安、涉县、磁县方向猛烈突击!像一把尖刀,直插日军在太行山腹地的控制链条,打通与冀南根据地的陆上通道。

· 南线集团:由太行军区第五分区及太岳军区部分部队组成,下辖第8旅、第9旅和新编第10旅,总兵力约两万五千人。

· 任务:向长治、潞城方向进攻,肃清浊漳河流域之敌,并掩护中线集团侧翼,同时策应晋冀鲁豫边区部队向北发展。

· 战役预备队/快速突击集群:谢毅峰率领的“第九路军”两万精锐!这是最锋利的一把尖刀,全部装备“东山”提供的半自动步枪、通用机枪、迫击炮和“土狼”越野车,具备极强的摩托化机动能力。

· 任务:隐蔽待命于太行山腹地机动位置。随时准备投入战场,用于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或向任何出现战机的方向进行快速穿插、扩大战果!

· 空中力量:由“东山”航空队队长葛振民(老葛)统一协调。集结超过四百架“风啸-36/37”战斗机和两百架“山魈-36”运输轰炸机。

任务划分为:夺取并掌握战役制空权,对重点地面目标实施突击,为前线部队空投紧急补给,进行战场侦察。

这还只是正规军!

在主力部队的作战地图之外,是一张更加庞大、更加细密的人民战争之网。

各县县大队、区小队、游击队和广大民兵,接到了明确的指令:

· 情报网全开:严密监视各自区域内的日伪军动向,为主力部队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

· 交通破袭战:在战役发起的同时,对平汉、正太、同蒲等铁路线以及主要公路,发动不计其数的破袭!扒铁轨、炸桥梁、挖断公路,让鬼子援兵寸步难行!

· 肃清地方:配合主力部队,清剿小股溃散的日伪军和土匪,巩固新解放的乡村,建立基层政权。

后勤,是这场大战的生命线。

这绝对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仗,更是一场空前绝后的后勤体系大考。

八路军和“东山”的家底儿,以及两者的融合程度,都将在这条漫长的补给线上接受最严酷的检验。

在瓦窑堡总部,有一个与作战指挥部同等重要的 “联合后勤指挥部”,这里的紧张程度不亚于前线。

这次战役的后勤,不再是“游击队”模式,而是 “现代化陆军” 的保障模式,复杂程度呈指数级上升。

一、 立体化运输网络:卡车、飞机与扁担的接力赛

1. 战略运输(“东山”主导 - 钢铁动脉):

· 核心力量:超过 300辆“野牛”重卡 和 150辆“土狼”越野车,组成战略运输团。

· 任务:在由工兵紧急加固的几条“战略公路”上,实行24小时不间断倒班运输,将物资从太行山深处核心仓库和西北基地,点对点运至三大战役集团后方的 “一级前进基地”。

· 运输品:油料(重中之重!)、炮弹、航空炸弹、药品、精密零部件、替换的发动机和火炮。

2. 战役运输(八路军主导 - 血肉支线):

· 核心力量:超过三十万支前民工,以及数以万计的骡马、大车。

· 任务:从“一级前进基地”将物资分发到各旅、团的 “二级补给点”。他们穿梭在崎岖的山路和小道上,是物资抵达前线的最后一段,也是最关键、最艰苦的一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运输品:子弹、手榴弹、迫击炮弹、单兵口粮、被服。

3. 空中运输(“东山”王牌 - 天降神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