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瓦窑堡的棋局(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瓦窑堡,这个太行山深处不起眼的小村庄,一夜之间成了整个华北抗日力量的心脏。

总指挥部设在村里最大的院落里,原本的土墙糊上了白灰,挂上了占据整面墙的巨幅军用地图,红蓝铅笔的箭头和符号密密麻麻,看得人头皮发麻。

老总背着手站在地图前,一动不动,旁边几位老帅低声交换着意见,参谋们脚步匆匆,电话铃声和电台滴答声交织成紧张的背景音。

“都到齐了?”老总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让整个指挥部瞬间安静下来。

“到齐了!”作战参谋立正回答。

“好。”老总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级指挥员,“闲话不多说,这次‘出山战役’,是咱们八路军头一回摆开这么大的阵仗,跟鬼子明刀明枪地干一场阵地战、运动战!

不是小打小闹,是要把咱们的旗帜,插遍整个太行山!”

老总的手指重重地点在地图上那个被红圈反复标记的区域,马坊。

“柯明义送来的这份‘成绩单’,是把双刃剑啊。”

他声音低沉,“马坊打得太顺,暴露了我们的火力,也抬高了上面的期望,现在,不是我们想不想打的问题,是必须打,而且必须打出个名堂来的问题了。”

一位负责情报的参谋立刻补充:“老总说得对,华北日军虽然重心南移,但冈村宁次不是庸才。

我们侦听到的无线电显示,敌人正在重新评估我军实力,尤其是炮火和空中力量,他们收缩了部分孤立据点,加强了交通线和核心城镇的防御,我们的‘牛刀’已经亮了一角,鬼子开始扎紧篱笆了。”

另一位性格沉稳的指挥员指着地图,“鬼子有了防备,我们如果分散兵力,四处攻坚,正好撞上他们加固的防线,会被拖入消耗战,我们这点家底,经不起这么耗。”

会议陷入了僵局。

不打,错失良机,也无法交代;打,又怕陷入泥潭。

而之前的“出山战役”计划,更像是一次大规模出击,目标是瘫痪交通、拔除据点,但要实现“将整个太行山内外线连成一片”这个宏伟的战略目标,一次战役是远远不够的。

这需要一个更宏大、更系统、分阶段的战略。

瓦窑堡指挥部里的争论,最终形成了一份详尽的战役方案和一份关于战后构想的建议,通过绝密电波,发送到了延安。

几乎在同时,延安的窑洞里,一份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战略规划,在最高决策层中酝酿成熟,并通过正式渠道下达。

延安的指令清晰分为两部分:

一、 给总部及各级党组织的《关于巩固与发展太行山根据地的指示》(政治指令):

这份文件高屋建瓴,勾勒出宏大的战略蓝图:

· 总目标: 抓住此次军事胜利创造的有利时机,采取军事斗争与各项建设工作紧密结合的方式,将太行山区建设成为兵精粮足、巩固统一的模范抗日根据地,使之成为未来战略反攻的坚强堡垒。

· 核心任务:

1. 政权建设: 在部队打开的区域内,迅速建立和健全共产党领导下的“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 发动群众,实行减租减息,改善民生,将根扎在人民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