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自强(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最新章节。

尽管其海军和航空兵依然强大,战争潜力远未耗尽,

但大陆战局的逆转,也极大地动摇了其战争信心。

他们开始更加疯狂地榨取朝鲜、台湾、东南亚和澳大利亚占领区的资源,

同时加紧在中国沿海和东北构筑所谓的“绝对国防圈”,准备进行旷日持久的战斗。

在德日两大轴心巨兽碾碎一切抵抗,盟军苦苦支撑的全球态势下,

中国战场的逆转消息,传到那些在夹缝中求生的中立国时,引发的不是欢呼,而是极度的谨慎和自保的盘算。

瑞士、瑞典等欧洲中立国是沉默的观望者,恐惧是首要反应。

德日联军势头正盛,苏联被打残,英伦三岛岌岌可危,连美军都伤亡过百万。

此时任何可能激怒轴心国的行为都是致命的。

这些国家保持着绝对的沉默,不敢发表任何可能被视为“亲华”或“反轴心”的言论。

他们更加严格地执行对交战双方的物资禁运和技术封锁,至少在表面上是如此,生怕给德日任何干涉的借口,

与“东山”体系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或公开商业往来,在此时被视为极度危险的政治自杀。

但在完全隐秘的情报界和顶级商业圈层,情况略有不同。

这些国家的战略情报部门以最高密级分析来自东方的信息,评估“东山”的潜力和未来格局。

同时,一些胆大包天、追逐暴利的军火原料商人,通过极其复杂的多层空壳公司,

尝试与“明义实业”等外围机构进行绝对隐秘的、以物易物的交易,

用本国严格控制的一些稀有金属或精密仪器,

换取“东山”的某些“非军事”技术专利或特效药配方,过程如履薄冰。

相比于欧洲中立国,土耳其等欧亚桥梁国家,又有不同。

土耳其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德日势力范围的直接前沿,压力巨大。

其策略将是 “强化中立”,甚至“偏向示好”轴心国。

安卡拉立刻主动向柏林和东京示好,重申其中立立场,

并可能进一步限制盟军物资通过土耳其海峡,以取悦德日。

对于中国胜利的消息,官方统一口径,将其弱化为“日军的战术调整”,

避免在国内引发可能刺激轴心国的乐观情绪。

任何试图经土耳其向中国传递信息或物资的渠道都会被无情切断。

南美及其他地区中立国,则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对于大多数南美国家而言,远东的战局过于遥远。

他们的首要关切是德日强大的海军和潜艇部队对其航运和海岸线的潜在威胁。

他们“不闻不问” ,官方没有对此事做出任何评论,媒体在当局引导下淡化处理,以免引火烧身。

与交战任何一方的贸易都会缩减到最低限度,仅限于维持基本民生的必需品。

在德日绝对军事优势的阴影下,中立国的集体反应可以概括为,“恐惧性沉默”和“强化自保”。

他们不敢喝彩,生怕被轴心国顺手收拾他们。

他们不敢接触,与“东山”的任何联系都可能被德日解读为敌对行为。

他们甚至不敢多想,在舆论上主动淡化中国胜利的意义,以维持其危险的平衡。

中国的胜利,在此时并没有带来国际社会的声援或实质帮助,反而让中国在外部环境中显得更加“孤独”。

这更加凸显了,在“东山”体系推动下,中国必须完全依靠自身力量,独立完成对日反击的艰难与伟大。

所有的外部联系和认可,都要等到中国凭借实力率先打破德日封锁的那一刻,才会真正到来。

相较于他们,在被隔绝的世界,“传说”开始诞生:

在德占欧洲、日占东南亚,关于“东方有一支强大军队正在痛揍日本人”的传说,

通过地下抵抗组织和口耳相传,开始缓慢扩散,这给了被压迫人民一丝渺茫但极其珍贵的希望。

全球华人社区成为了信息传递的重要节点,

他们通过隐秘的商业网络和家族渠道,拼凑出祖国胜利的图景,

尽管信息残缺不全,却极大地激发了民族自豪感,

并以各种隐秘方式筹集资金,试图突破封锁汇回国内。

世界的目光或赞赏或警惕,但中国,正以自己的方式和步伐,坚韧地走向那不可逆转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