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厅官心思与资本嫁妆(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山脊线》最新章节。
“褚总,找您肯定是有事相求。”何明远进入正题。
“有事直说,跟我还客气什么?”褚世安很是爽快。
何明远问道:“褚总,上次在国际市场上狙击铜价那一仗,您和徐总那边,最终战果如何?”
褚世安没听出何明远话里的“陷阱”,或许是出于信任,也或许是战果辉煌让他不吐不快,他带着几分自豪地脱口而出:“哈哈,这一仗打得漂亮!我们西矿资本这边,狠狠地从盛高那帮国际资本身上咬下了20亿美金!禹杭总他们西湖资本更狠,狂扫35亿美金!一口气把那帮嚣张家伙打疼了,看他们还敢不敢随意操控大宗商品价格!”
“20亿……35亿……美金……”三位厅长虽然位高权重,但听到如此天文数字的资本博弈和惊人战果,还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震惊和钦慕。他们只是在新闻上看到过那场惊心动魄的金融大战的简讯,却没想到幕后操盘手之一,竟与眼前这位年轻的省长秘书有着如此深厚的渊源,而战果竟如此辉煌!他们看何明远的眼神,瞬间又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意味。
何明远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趁热打铁,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赖皮”:“褚大哥,”他巧妙地换了称呼,拉近关系,“您和徐总这次赚了这么多,是不是也该给我点‘回扣’啊?”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下,显然褚世安被这个突如其来的“回扣”说辞弄得有点懵。“回扣?明远,你这是什么意思?”
何明远赶紧笑着解释:“褚大哥,跟您开个玩笑。是这样,我现在不是在边西省工作嘛,省里正在全力推动电机产业发展,这是构建新质生产力、寻找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战略。但您也知道,地方财政不宽裕,尤其是在人才培养和引进这块,需要巨大的前期投入。现在初步测算,急需19亿元的资金支持。我这是替边西省,向您这位财神爷化缘来了。”
褚世安听完,在电话那头哭笑不得:“好你个何明远!怎么边西省把你要过去,还要我们西矿集团给你出‘嫁妆’啊?要不这样,我这边想办法给你筹措20亿资金支持边西省发展,条件是你调回西矿资本来帮我,怎么样?”褚世安旧事重提,求才若渴之心昭然若揭。
何明远一听褚世安松口能拿出20亿,精神顿时一振,但他不可能答应回去。他立刻用充满敬仰的语气说道:“褚大哥,您这可真是折煞我了。您知道吗?我之所以能在工作中有点冲劲,很大程度上是受您的影响!您在边西省王门镇牵头搞的那个政企共建红色教育基地,现在已经是国家级项目,成了典范!您展现出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还有那种敢想敢干的魄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我……”
“打住,打住!”褚世安笑着打断了他这套“高帽”,“别给我灌迷魂汤了。这样吧,我跟卢书记汇报一下,以支持地方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名义,我们西矿资本出10个亿,算是给你何明远到边西省的‘嫁妆’!我再联系一下禹杭总,让他那边也想想办法,给你凑10个亿,就当是答谢你之前帮忙策应狙击铜价的‘回扣’了!你看这样行不行?”
还没等何明远回答,褚世安又补充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提议:“另外,我建议你直接跟禹杭总商量,让他们西湖私募考虑在边西省设立一个专注于电机产业的创投基金。他们‘西湖资本’这块金字招牌落地边西,本身就能产生极强的示范和引导效应,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关注和投入边西的电机产业生态。”
峰回路转!20亿的资金缺口,竟然一个电话就看到了解决的曙光!三位厅长听得目瞪口呆,他们算是见识到了何明远背后资本的雄厚实力和其个人匪夷所思的人脉能量。
何明远强压住内心的激动,对褚世安连声道谢:“太好了!褚大哥,太感谢您了!我代表边西省,先谢谢您和西矿资本的大力支持!我这就联系徐总!”
挂断褚世安的电话,何明远看向财政厅长宫侬才,语气带着一丝不确定的探询:“宫厅长,您看……这样从企业争取捐赠和引导社会资本设立基金的方式,省里能接受吗?符合程序吗?”
何明远这句略显“门外汉”的问话,把三位厅长都逗乐了。宫侬才脸上难得地露出了舒展的笑容,他摆了摆手,语气轻松了不少:“何秘书啊,我的何老弟!省领导们最头疼的就是‘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只要是合法合规,用于支持地方发展和民生改善,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那是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啊!程序上我们可以专门研究,开辟绿色通道,确保资金规范使用就好!”
就在这时,何明远的手机再次响起,来电显示正是“徐禹杭”。
何明远立刻接通,依旧按了免提键。
“明远!”徐禹杭的声音传来,不同于褚世安的温和,他的语气带着一种天生的冷冽和不容置疑,“你怎么出来也不跟我们说一声?”话语中的责备意味十分明显,“若杭每天两个电话打到我这里,让我在京城到处打听你的情况!你知道我们多担心吗?”
何明远自知理亏,连忙态度诚恳地道歉:“徐先生,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是我的疏忽。从里面出来事情一件接一件,直接见了卢书记就被派到边西省报到,整个过程都是懵的,没来得及向您和若杭报平安,让您们担心了,我再次郑重道歉!”他又简单解释了一遍过程。
徐禹杭听完,语气稍缓:“你的情况,世安总刚也跟我简单说了。既然没事,而且得到了更好的安排,我们也算放心了。以后记住,有什么事,要把我们当亲人,不要自己扛着。”
“一定,一定!谢谢徐先生理解。”何明远连忙保证。
徐禹杭不再纠缠此事,话锋一转,切入正题:“世安总刚跟我通了电话,说了边西省发展电机产业的事。这个产业方向很有前景,符合国家战略,也值得长期投入。他说的捐款10个亿,我们西湖资本这边也跟10个亿,没问题。另外,在边西省设立电机产业创投基金的事,我原则上同意。过几天我亲自带团队到边西省,跟你还有省里相关部门具体洽谈细节。”
何明远闻言大喜:“太好了!禹杭总,欢迎您随时过来!我们一定做好对接准备!”
事情进展得出乎意料的顺利,何明远正准备再说几句感谢的话,徐禹杭却突然提出了一个让他有些措手不及的要求:
“明远,还有一件事。”徐禹杭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商量的意味,“若杭那边,刚刚解决了正科级,现在在王门镇当镇长。基层锻炼是好事,但也不能总待在下面。你看能不能想想办法,把她调到省里,或者东江市里,安排个合适的岗位?我也好方便见她,省得每次想看妹妹,还得跑到那么远的乡镇去。”
徐禹杭这个要求,让何明远瞬间感到了压力。他当然知道徐若杭对自己的情意,也明白徐禹杭这个“护妹狂魔”的心思。但自己刚刚上任省长秘书,只是一个处长,动用影响力去操作一个跨地区、跨层级的干部调动,而且还是为了“方便见面”这种私事,于公于私,都极为敏感和困难。这完全超出了他的职权范围和能力所及。
他沉吟了几秒,谨慎地回答道:“徐哥,若杭的工作调动……我找机会跟韩省长汇报吧。”他没有大包大揽,留下了回旋余地。
徐禹杭何等精明,自然听出了何明远的为难,但他似乎并不在意,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便结束了通话:“好,你先了解一下。具体等我到了边西再谈。”
放下电话,小会议室里陷入了一种奇异的安静。三位厅长看着何明远,眼神复杂。短短半个小时,他们目睹了一场精彩的“化缘”大戏。这位年轻的何秘书,不仅轻描淡写地解决了让他们头疼的19亿资金缺口,甚至还“超额”完成了任务,引来了20亿的捐赠和未来一个知名产业资本落地的承诺。其背后展现出的能量和人际关系网络,让他们这些深耕边西多年的老厅长都暗自咋舌。
而褚世安和徐禹杭态度的转变也显而易见。当他们确认何明远不仅平安无事,反而被委以省长秘书的重任,其政治前途一片光明时,那种称兄道弟的亲近感和毫不迟疑的支持力度,无疑是一种对未来潜力的投资。
“何秘书,真是……真是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啊!”蒋枬厅长率先打破沉默,由衷地感叹道,语气中充满了赞赏。
李正阳和宫侬才也纷纷点头称是。宫侬才更是笑道:“何老弟,你这可是给咱们省里立了一大功!韩省长知道了一定很高兴。”
何明远谦逊地摆摆手:“三位领导过奖了,我只是牵个线,搭个桥。主要还是西矿资本和西湖资本有社会责任感,看好我们边西省的发展前景。后续具体的工作,还需要三位厅里大力推动,把资金用好,把人才政策落实好。”
会议在一种近乎圆满的氛围中结束。三位厅长离去时,对何明远的态度已然不同,少了几分最初的好奇与审视,多了几分认可与重视。
送走三位厅长,何明远独自站在会议室窗边,望着楼下省政府大院。电机产业人才支撑的“第一枪”算是打响了,资金问题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找到了突破口。但他心中清楚,徐禹杭提出的那个要求,像一颗小小的石子投入心湖,泛起了涟漪。如何处理与徐若杭的关系,如何应对徐禹杭看似随意却分量极重的请托,将成为他踏上新岗位后,面临的又一重隐形的考验。他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拿起笔记本,准备去向韩俊峰省长汇报这次会议的“意外”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