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四合院:棒梗逼我掏出金条》最新章节。

有人想帮忙,都不用下来,从这边一跳就到对面,稳得很。

看到这一幕,大壮他们震惊不已,也开始琢磨。

真是厉害,这个从帝都来的城里人,怎么身手这么好?

“大壮,你去问问吧。”

“问什么?”

“问问李知青会不会功夫。”

“你怎么不去问?”

“你是领头的,你不问谁问?”

“就是就是,大壮,你去问问吧。”

……

被五个同伴一鼓动,原本就震惊又兴奋的大壮终于忍不住,走到李放身边。

“那个……李知青,有件事不知道该不该说。”大壮学着书里的说法,装模作样地开口。

“大壮哥,我现在是咱们屯的人了,您有什么事直接说就行,我肯定不会藏着掖着。”李放停下手中的活,笑了笑。

“那我就问了。”大壮搓了搓手,脸上有些不好意思,“那个……你刚才那身手,是不是……是不是老一辈说的国术?”

当时是1973年,《少林寺》还没拍,李小龙在国际上的名气也还没传进国内,“功夫”这个词自然还没流行起来。

那时候人们大多用“武艺”或“武术”来称呼,直到民国时期才出现“国术”的说法。

李放原本以为“国术”是前世网络小说里的说法,后来听葛二炮讲过去的事才知道,民国时期就已经这样叫了。

“差不多吧。”李放坦然承认,这本来就是他有意塑造的形象,“不过我练的不是纯粹的国术,严格来说属于传武这一类。”

“传武?那是什么?”大壮满脸好奇。

不只是他,其他五个壮劳力也放下手里的活围了过来。

“李知青,快给我们讲讲!”

“对啊对啊,说说看!”

大家这么感兴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虽然他们都已成家立业,不再有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想法,但如果能掌握这样的本事,以后进山打猎也能多一份保障。

再说李放之前打了很多猎物,现在看来肯定和这闻所未闻的“传武”有关,怎么能不让人好奇?

“那我就简单说说,说完咱们继续干活,行吗?”李放笑着说。

“行行行,你说完我们就接着干。”大壮连连点头,其他人都纷纷附和。

“所谓传武,其实就是传统武术、传统武艺、传统武学的简称。”李放开始认真解释。

这并不算夸大,他练的太祖长拳确实属于传武一脉。

“原来是这样!”大壮等人眼睛亮了,“李知青,这传武真厉害!”

虽然当时全国正掀起武术热潮的《少林寺》还没上映,李小龙的电影也还没传到内地,但岗岗营子这边的人世代生活于此,久而久之流传着许多奇闻异事。

比如黄皮子坟的元教、泥儿会,东北流行的狐黄白柳灰五仙,还有出马、跳大神等传说,数不胜数。

关于修仙访道、行侠仗义的故事,一直伴随着这些民间传说流传下来。

对大壮他们来说,狐仙、黄鼠狼、刺猬、蛇和老鼠之类的精怪传说,总是让人敬而远之——毕竟这些故事往往牵涉人命。如今日子刚安稳下来,谁愿意自找麻烦?

修仙问道的传说离他们很远,但行侠仗义就不一样了!

哪个男人年轻时没幻想过仗剑天涯、快意恩仇?

“这才刚开始呢。”李放摆摆手,语气谦虚,“我还没出师,最多算是传武这一脉的入门新手。”

“不会吧,李知青,你这么厉害还只是……新手?”大壮瞪大了眼睛,满脸惊讶。

不只是他,其他五个人也露出同样的表情。

在他们看来,这种飞檐走壁的功夫只在老一辈的故事里听过,现实中谁见过?

本以为已经很厉害了,没想到居然只是入门水平?

要是真练成了,岂不是厉害得不得了?

“真的没骗你们,我就是个新手。”李放耸耸肩,“练的也就是最基础的拳脚、刀剑和射箭,可不是传说中那些能飞檐走壁的奇人异士。”

“更多的细节我不能多说了,大家就别问了。”

大壮他们识趣地没再追问,但心里却忍不住想:这传武,我能学吗?

……

就在李放不经意间露了一手时,瑛子那边也默默展示了自己的本事。

瑛子坚持要做二合面馒头,葛大妈看着敞开的精面粉袋子心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