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最新章节。
巍峨的城郭让降兵们目瞪口呆。他们在翼州、荆州见过的郡城,竟都比不上眼前这座交趾城。要知道那些可都是人口稠密的繁华之地啊!
看着众人震惊的模样,刘耕努力保持着严肃。要是让他们看见广州港的景象,怕是要惊掉下巴了。
在系统农民的帮助下,六万降兵很快便安顿下来。当刘耕将系统农田分发给众人时,获得房屋和田地的降兵们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跪地叩谢。
虽然刘耕说明这些田地需要缴纳高额赋税,但这些降兵依然感激涕零,纷纷叩拜致谢。
(李诺心中)比起交州外颠沛流离的日子,如今在交州安家落户、有屋有田的生活,那点税赋根本不足挂齿。
六万降兵全部安置完毕,众人满怀感恩之心,开始在交州扎根生活。
与此同时,刘耕派遣大批军队搜寻溃散的黄巾残部,并散布消息。
得知交州接纳黄巾军的消息后,荆州、扬州、益州三地的黄巾残兵纷纷成群结队涌向交州。
接到刘耕命令后,三处关隘敞开大门,将这些流离失所的黄巾民众全部接纳。
短时间内,大量黄巾兵力的补充使得交州人口再次激增。
对此,刘耕乐见其成。
当前交州地域辽阔,人口却远远不足。
然而就在刘耕收编黄巾残部之际,中原却突生巨变!
**持续数年的黄巾之乱终被朝廷平定。
但这场动荡彻底摧毁了大汉王朝最后的权威,十三州的世家大族与地方州牧野心勃勃,伺机而动。
黄巾之乱成为压垮大汉气运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刘耕在交州不断收容战败的黄巾流民时,时间悄然流转至公元189年,距黄巾之乱已过去五年。
此刻的大汉王朝已岌岌可危。
洛阳皇城之内,嘉德宫气氛压抑凝重,仿佛有无形之物盘踞于宫殿上空。
"阿父……"
"朕大限将至,却无颜面对列祖列宗啊!"
龙榻上的汉灵帝刘宏面色苍白,往日的荒淫无度之态尽褪,竟透出几分明君气概。
这位曾试图力挽狂澜的 ** ,此刻满眼都是不甘。
侍立榻前的张让闻言,面露兔死狐悲之色,颤巍巍跪倒在龙榻边。
世人皆知灵帝视张让如父,许他"一人之下"的尊荣。
但张让心里清楚——待刘宏驾崩,自己与赵忠等人必难逃一死。
这朝堂之上,盼着他们命丧黄泉的又何止一二?
眼见皇帝气息渐弱,张让悲痛欲绝,以头抢地哭喊道:"陛下!保重龙体啊!"
大汉天子乃天命所主,岂会轻易离世!"
"慎言!"
张让小心翼翼地劝慰着刘宏,却见天子神色平静地摇了摇头。
"阿父,朕自知大限将至。"
"朕最牵挂的,是大汉的江山社稷啊!"
刘宏话音方落,苍白的脸上突然泛起不自然的红晕。张让见状心头一紧——作为侍奉过两朝 ** 的内侍,他太清楚这分明是回光返照之兆。
眼见天子气息愈发平稳,张让顿觉不妙。
'糟了!灵帝陛下!'
就在此时,原本病榻缠身的汉灵帝突然挺直了身躯,浑浊的双目突然精光四射。刘宏比谁都清楚自己的状况。
"阿父,朕时日无多。"
"朕要你替朕办最后一件事!"
话音未落,一道黑影鬼魅般出现在嘉德殿内。张让惊骇莫名,没想到天子身边竟隐有如此高手。
"老奴万死不辞!"
刘宏微微颔首,示意来人。那人立即从书架上取下一卷空白诏书。此刻张让才认出,此人正是消失多年的剑圣——帝师王越。
只见刘宏正襟危坐,提笔挥毫。此刻的天子全无往日昏聩之态,反倒显出几分中兴之主的气度。可惜面对世家大族的掣肘,这位 ** 终究只能戴着昏君的帽子走完一生。
待笔墨干透,张让连忙捧来玉玺。当他瞥见诏书中"吾儿刘耕亲启"字样时,顿时如遭雷击。
'居然是被废黜的大皇子!'
众人皆以为天子早已放弃这个儿子,谁曾想......
一百八十
一个惊人的谋划在张让脑海中闪现。他猛然发觉,自己竟已认不出陪伴多年的刘宏。这位从小看到大的 ** ,城府之深远超想象。
注意到张让的失态,刘宏心知肚明。但他毫不在意——区区宦官,岂能左右皇家大事?尽管大汉已不复当年"虽远必诛"的威势,刘氏王朝的根基仍在。
眼见张让盖上玉玺,刘宏转向侍立一旁的王越。
"帝师,朕要托付你最后使命!"
"将这道诏书送往交州,交予朕那痴儿。此事非你不可。"
王越确是理想人选。其剑术冠绝三军,勇武无人能及。更难得的是,这位昔日能在万军中取敌首级的剑客,对功名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可惜碍于形势,刘宏只能赐其"帝师"虚衔。
"臣领命!"
王越郑重收好诏书,正要告退,却听刘宏又道:
"事成之后,你便留在痴儿身边。"
"以你之能,想必能谋个一官半职。"
闻听此言,素来沉稳的王越眼中闪过喜色。他毕生所求,正是功名利禄。如今夙愿得偿,当即激动叩拜。
刘宏挥了挥手:"速去交州。"
待王越离去, ** 独坐深宫,遥望南方。
'痴儿,望你体谅为父苦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