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最新章节。

密诏送出后,刘宏只觉身子日渐沉重,仿佛随时会长眠不醒。自知时日无多,他加紧布局。

"阿父不必多虑。"

"朕驾崩后,尔等尽心辅佐新君,可保性命无忧!"

"然太子之位,朕欲立协儿继承。"

汉灵帝刘宏气若游丝地说完这番话,侍立一旁的张让眼中精光骤现。他深知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与大将军何进势同水火,此刻听闻皇帝要废长立幼,心中暗喜。

若能扶持刘协登基,便是从龙之功。何况三朝老臣的身份,新君定不会为难自己。张让偷眼打量龙榻上的君王,却发现刘宏已无声息。

"陛下驾崩了——"

随着这声惊呼,嘉德宫内顿时乱作一团。时值公元189年,汉灵帝猝然离世,未留传位诏书。按祖制当立长子,除流放交州的刘耕外,何进外甥刘辩便成首选。

屠户出身的大将军何进即刻调集五千羽林军,携袁绍等人以"清君侧"为名,在灵柩前拥立刘辩继位。

永乐宫中的董太后闻言大怒,在张让暗中献策下,立刻封刘协为陈留王,并擢升其兄董重为骠骑将军。

阴影中的张让却露出讥诮之色。他看透了这群权贵的把戏——十常侍不过是随时可弃的棋子。为求自保,他必须完成 ** 最后的布局。

朝堂之上,张让推波助澜间,何进 ** 与董氏外戚终成水火之势,刀兵相见。

深宫妇人岂是执掌兵权的何进敌手?转眼间,董太后被遣往洛阳郊外,其兄董重的府邸亦遭围困。眼见穷途末路,董重只得在府中自绝性命。

然十常侍犹在。袁绍作为大将军心腹,接连献上诛宦之策。偏生何皇后庇护阉党,令何进一时束手无策。袁绍又献新计:"不若召四方猛将入京,共诛宦官?"何进闻言,眼前豁然开朗。

阶下忽闻嗤笑。曹操按剑而立:"诛杀阉首,一狱吏足矣,何须兴师动众?"何进闻言怒视——若这般容易,本将军早将张让等人碎尸万段,何至于此!

见良言逆耳,曹操拂袖而去。踏出大将军府时,望着满天星斗,不禁嗟叹:"祸乱天下的,必是这个愚夫!"

洛阳诏书飞驰西凉。董卓展卷览毕,转递身旁李儒。这位女婿兼谋士读罢诏书,竟抚掌大笑。董卓纳闷间,李儒笑问:"岳父以为西凉铁骑比之朝廷禁军如何?"

"自然所向披靡!"

"那岳父自比 ** 刘宏又当如何?"

董卓傲然捋须:"老夫少年从军,征战半生,坐拥雄师,岂是昏君可比?"话音未落,忽见女婿脸上掠过狐狸般的笑容。

董卓仔细揣摩着这番话,内心深处的欲望如野火般迅速蔓延。

"文优!辅佐于我!"

"你可是我若水小说群首发的乘龙快婿,我膝下无子只有女儿,你便是我董卓的亲骨肉!"

"待大事成就,待我百年之后,这位置就是你的!"

想到那至高无上的 ** 宝座近在咫尺,董卓激动得浑身颤抖,热切的目光投向李儒。

见董卓已动心念,李儒不再迟疑。

二十万西凉雄师整装待发之际,李儒亲笔撰写奏表,申明西凉军忠心耿耿只为肃清君侧,以此消除朝臣疑虑。

然而董卓的野心岂是肃清君侧就能满足?在他心中,那原本遥不可及的龙椅此刻已触手可及。

果然,何进见到李儒的奏章后,立即下令董卓率军入京铲除阉党。

殊不知,这正是大汉王朝倾覆的开端!

"诸位,何进这屠夫竟引外兵入京!"

"我等该如何是好?"

"若再坐以待毙,只怕都要命丧于此!"

得知董卓大军正向洛阳进发,宫中的张让等人慌忙聚首商议。

说是商议,实则其余八人都在等张让、赵忠二人定夺。

世人所谓十常侍,真正掌权的不过张让、赵忠二人。

其余八人不过是依附二人作恶,才落得千夫所指的下场。

如今项上人头岌岌可危,八人皆眼巴巴地望着张让二人。

他们的性命此刻全系于这二人之手。

看着这群庸碌之辈,张让与赵忠相视苦笑。

灵帝在位时他们权倾朝野,如今新帝登基,能保住性命已是托赖何太后开恩。

十人若能紧紧依附何皇后,性命便可无虞。

然而何进这厮竟调遣外兵入洛阳,那些外兵的底细,久随汉灵帝的张让等人再清楚不过。

名义上是汉室军队,实则全被各路诸侯掌控,而这些诸侯个个心怀鬼胎。

想到此处,张让等人面露忧色,一时无措。

董卓进京已成定局,他们难以阻拦。

"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杀了何进!"

"只要他一死,我们便可拟旨令董卓退回凉州!"

"届时扶持刘辩继位,至少能保全性命!"

十常侍中一人目露凶光,其余人纷纷赞同。

唯有除掉何进,方能 ** 眼下困局。

决心既定,十常侍迅速动用宫中势力,借何皇后之手召何进入宫。

何皇后自恃大权在握,又因儿子登基为帝,未起疑心——此时谁会加害她的兄长?

然而正是这对兄妹的狂妄,给了十常侍可乘之机。

"这蠢货竟孤身前来,天助我也!"

"准备动手!"

"杀了这屠夫,我们就能活命!"

见何进独自踏入殿中,张让等人喜形于色。

本以为需费周折,没想到此人傲慢至此,自投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