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1/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三国:流放交州,我靠帝国系统暴》最新章节。
其余四人则奉命整训军队。张合更受重任,既随三人习武,又向荀彧研 ** 。
正当交州蒸蒸日上之际,中原却在董卓 ** 下哀鸿遍野。诸侯竞相招揽流民,而洛阳周边百姓深受重税所苦,民不聊生……
---
"这些 ** ,本相不过略享富贵便怨声载道!"
"可恨城内还有逆贼妄图动摇本相权柄!"
"文优,交由你处置了!"
董卓对洛阳城内的动荡毫不在意,听闻奏报后反而变本加厉地穷奢极欲。
李儒奉命彻查,将暗中联络外州诸侯反对董卓的朝臣与义士尽数缉拿。最激烈者被押赴百官宴席,当众割舌断肢。这般 ** 令洛阳哀鸿遍野,各地诸侯闻讯震怒。
曹操得获洛阳密使送来的天子诏书,正欣喜若狂之际,袁绍已率三万精兵赶至渤海会合。二人当即联名发布讨董檄文:
"曹某奉诏告谕天下:董卓欺君罔上,祸国殃民,罪恶滔天!今聚义兵清君侧,望共襄义举,匡扶社稷。"
檄文提及天子名号,纵使汉室衰微,各州诸侯仍不敢怠慢。众人纷纷挥师酸枣会盟。为确保万全,曹操特遣亲卫将檄文分送各路诸侯。
新任交州牧、秦王刘耕展阅檄文,嘴角微扬。他心知这份诏书少不了洛阳那位皇帝弟弟的配合,否则曹操岂敢假托圣意。
"十八路诸侯讨董的戏码终于开场了。"
"此等盛事岂能缺席?不过..."
他沉思片刻,自语道:"此番只需救出宗室,取回那件关乎国运的宝物即可。如今天下未乱,过早显露实力反招祸端。"
---
刘耕心念急转,当即下令集结交州兵马。如今交州在荀彧等五人辅佐下发展迅猛,又新增五万长枪兵,加上原有十五万,共计二十万精锐之师,其中更有一万羽林卫坐镇。
盘算着讨董形势,刘耕深知各路诸侯各怀鬼胎,届时必然互相掣肘。故而此番出兵无需倾巢而出,仅点五万精兵足矣。倘若有人胆敢造次,定让其追悔莫及。
"颜良!文丑!"
"速领五万长枪兵携辎重随孤王赴酸枣会盟!"
军令既出,二将喜形于色。待二人整军之际,刘耕又向荀彧面授机宜。为防不测,他更将系统资源尽数用于扩编长枪兵。欲平天下,尚需积攒更多实力。
大军开拔之时,张合率十五万雄师镇守荆交要道,成为刘耕布下的暗棋。与此同时,中原各路诸侯亦纷纷起兵,打着"讨逆勤王"的旗号向酸枣集结。
会盟大军中,袁术最先响应曹操檄文,韩馥、孔伷等诸侯紧随其后。可笑那孔伷虽居刺史之位,实则徒有虚名。各路兵马多则五万,少则万余,浩浩荡荡奔赴会盟之地。
关东群雄并起,十三州牧守齐集酸枣会盟。衮州刘岱、河内王匡、陈留张邈、东郡乔瑁、山阳袁遗、济北鲍信、北海孔融、广陵张超、北平公孙瓒、上党张扬、长沙孙坚、西凉马超、徐州陶谦皆率兵而至。更有交州牧秦王刘耕意外赴盟,连同发檄的曹操、袁绍,十九路诸侯旌旗蔽空。
烽燧传讯至洛阳时,这座千年帝都正暗流涌动。董卓虽诛尽保皇党羽,朝堂异议之声却未断绝。世家大族暗中操纵,街头巷尾皆传相国暴虐,更有关东联军百万之众的流言四起,弄得京畿人心浮动。
"反了!全都反了!"相府内,董卓将鎏金酒觥砸得粉碎,虎目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当目光掠过袁逢嘴角那抹转瞬即逝的笑意时,这位西凉枭雄瞳孔骤缩——汝南袁氏四世三公的骄傲,此刻竟化作催命符。
"袁氏老贼..."董卓拂袖离席时,殿角青铜灯树的阴影里,几滴新酒正渗入地砖缝隙。宫门外暮云低垂,像极了十八路诸侯连营掀起的烽烟。
董卓心中怒火滔天,他刚刚处死了何皇后,整个皇宫除了两位少帝,其余要职全都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如今的他权倾天下,无人能及。
然而,眼前号称百万的诸侯联军进犯关中,即便是权势滔天的董卓,也不免有些焦头烂额。
“该死!统统该死!”董卓怒不可遏,厉声咒骂,“本相已给他们加官进爵,竟还敢来犯,简直是自寻死路!”
就在董卓暴怒之际,李儒却并未多言,而是迅速召集西凉军众将及归降的吕布并州军将领齐聚议事厅。待众人列席,李儒直入正题。
“泰山大人!局势已定,诸侯狼子野心,既敢来攻,我们便迎战!”
言罢,他示意侍卫抬上沙盘,指尖落在洛阳城外的一座雄关——虎牢关。李儒胸有成竹,悠然道:“这是洛阳门户,欲至洛阳,必先破虎牢。而在此之前,他们还需攻下汜水关!”
“有这两座天险固守,他们休想靠近洛阳!”
稍作停顿,李儒又指向沙盘上联军驻扎的酸枣,冷笑道:“这些诸侯虽号称百万之众,实则不过五十万兵力。况且,他们各怀鬼胎,根本不可能齐心协力。”
“此战,我们胜券在握!”
听闻此言,董卓怒容顿消,面上浮现一丝宽慰。麾下众将也纷纷露出振奋之色。
李儒不愧是西凉智囊,而西凉铁骑与并州狼骑皆是精锐之师,放眼天下,难逢敌手。
很快,李儒调兵遣将,一道道军令下达,西凉铁骑与并州狼骑迅速集结,如潮水般涌入虎牢关与汜水关,严阵以待!
【
两座固若金汤的要塞横亘在前,董卓得以暂享安眠。目睹李儒从容调度防务,这位西凉霸主抚掌大笑:"贤婿真乃吾之张良!"
曹操手持酒盏,与身旁的袁绍碰杯相庆:"本初兄,十九路诸侯响应,五十万大军集结,此番定救天子于水火!"这位刺董未遂的发起者,此刻眼中跳动着志在必得的火光。
檄文传遍九州时,曹操之名响彻中原。袁绍虽失了先机,却仍与这位总角之交把臂言欢。帐中烛火摇曳,照见二人不同心思:一个念着少帝安危,一个盘算着袁氏满门。
"观望者犹在!"袁绍突然拍案,震得竹简哗啦作响。曹操抓起案头那些辞藻华丽的信函——所谓汉室宗亲、州牧郡守,皆以"匪患未平"为由推诿,仅送来陈年旧粮充数。
"豺狼之辈!"曹操冷笑。昔日在灵帝阶前俯首帖耳的臣子,如今个个现出枭雄本色。帐外渐次响起的马蹄声,宣告着即将改变历史的会盟正式开始。
(
岁月在点滴流逝中悄然前行。
数万大军接二连三从四方汇聚至酸枣。
向来与袁绍不睦的袁术,此刻也搁置前嫌,快马加鞭率部前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