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朝堂争功,帝心难测(2/2)
虾皮小说【www.xpxs.net】第一时间更新《我靠双眼!从寒门到权倾天下》最新章节。
再者,官府插手煤炭经营,乃是与民争利,违背祖宗成法,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请父皇严查冯清山,深挖其背后主使,切不可被奸邪小人蒙蔽!”
“臣附议!”
“臣也附议!奇技淫巧,乱政之源,当禁绝之!”
一时间,朝堂上炸开了锅。
三皇子赵楷高声道:“父皇,此乃天佑我大晋之兆,儿臣愿领此功,为父皇分忧!”
五皇子立刻反驳:“三哥此言差矣!黑煤变白煤,闻所未闻,恐是妖术!官府插手煤炭经营,乃是与民争利,违背祖宗成法!”
百官纷纷附和,有人高呼“臣附议”,有人痛斥“奇技淫巧,乱政之源”,整个文华殿乱成一团。
一派以三皇子为首,拼命想把这泼天大功揽到自己身上。
另一派则将“蜂窝煤”打成“妖术”,将官府统筹称为“与民争利”,想把这件足以改变国运的大好事彻底搅黄。
他们争吵着,攻讦着,唾沫横飞。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盯着那虚无缥缈的“蜂窝煤”和“改良织机”所代表的巨大利益。
反而,最初引发这一切的,某些势力在江南垄断布业的恶行,已经无人再提。
仿佛被所有人默契地遗忘了。
自始至终,百官之首的内阁首辅卫渊,都微闭着双目,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无关。
只是,当张阁老念到“白煤”二字时,他握着朝笏的手,微不可察地紧了紧。
龙椅之上,昭武帝安静地看着下方这幅丑态百出的众生相。
他的目光,扫过三皇子那双满是期待的眼睛,扫过五皇子紧握成拳的双手,扫过那些窃窃私语、各自盘算的臣子。
最终,他的目光落回到了张阁老呈上来的那份奏折原件上。
他已经反反复复,看了三遍。
朝臣们争论的每一个字,他都听见了,却又好像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他的手指,在那份质地优良的宣纸上轻轻拂过,最终,停留在了奏折末尾,那个被冯清山一笔带过的名字上。
“……此事,皆赖荆州府院试案首,秀才林昭,献策有功……”
荆州秀才。林昭。
一个年仅十一岁的少年。
昭武帝的目光,在那个名字上停留了许久。
“够了。”
昭武帝淡淡地开口,整个文华殿瞬间鸦雀无声。
所有争吵都停了下来。
所有人都看向了龙椅之上的九五之尊,等待着他的最终裁决。
三皇子赵楷心中狂喜,他认为父皇是要为他一锤定音。
五皇子等人则心头一紧,准备继续死谏。
然而,昭武帝的决定,却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此事,容后再议。”
他没有奖,也没有罚。
他甚至没有表态此事是真是假,是功是过。
他只是将那份奏折轻轻放下,对着身边的太监总管吩咐道:
“传朕旨意,命工部即刻派遣精通格物之学的员外郎,带上最好的工匠,速往荆州,核实'蜂窝煤'之效。务必,亲眼得见,亲手试验,将真伪虚实,毫厘不差地报上来。”
旨意一下,满朝皆惊。
这算什么?不赏功,不问罪,只是派人去看看?这完全不符合常理!
在所有人惊疑不定的目光中,昭武帝站起身,缓缓走下御阶,没有再看任何人一眼。
“退朝。”
当天夜里,养心殿。
昭武帝独自坐在书案前,面前摆着那份来自荆州的奏折。
烛火跳动,将他的影子投射在墙上,显得格外孤独。
他的手指,再次落在那个名字上。
“林昭……”他低声念了一遍,嘴角微微上扬,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神色。
一个十一岁的少年,能掀起如此滔天巨浪,却又将自己完美隐于幕后,只留下一个淡淡的名字。
这样的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昭武帝沉思片刻,对着殿外低声吩咐:“去,查一查这个林昭。家世、履历、师承、交游,事无巨细,全都查清楚。”
“是。”
黑暗中,一道人影无声无息地消失了。
昭武帝重新坐回书案前,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奏折上。
一场足以决定未来国运走向的巨大风暴,正在京城上空疯狂汇集。
而掀起风暴的他,却下了一步谁也看不懂的棋。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
他真正感兴趣的,从来不是那个煤,也不是那台织机。
而是那个叫林昭的少年。